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氏想了想:“那倒是个好的。”顿了顿,又说“就先照着你说的办吧,有空找孙婆子留意几个干净的小丫头子,明年开春买进府调教两年,大些的都能放出去,免得到时青黄不接。”孙婆子是颜府常用的人牙子,是个稳妥的妇人,徐氏很是放心。
周嬷嬷答应着记下了。
***
昨夜下了一场大雨,今早推开窗时,窗外还飘着细细的雨丝,风吹在身上有些凉。院子里两树才开的玉兰,几株月季,都被打得七零八落,地面上尽是残缺的花瓣,飘落的叶子,倒像是秋天般的光景。
缀幽收了伞,进了屋,便看见颜秉初穿着鹅黄色对襟衣衫,扎着袖子坐在屋左边的红木窗楹踏脚书桌前临着字。
这两日徐氏免了他们姐弟二人的晨昏定省,颜秉初只专心的待在疏柳居默那篇家训,顺便练一练她写得绵软无力的毛笔字。
缀幽弯腰拿帕子擦了擦有些湿了的裙裾,转身去桌前倒了一杯茶送给正在临字的颜秉初。见颜秉初头也不抬,不禁道:“姑娘要不要歇一歇?从早起就一直在写字,右手还跌破了。好歹喝口水吧,用功又不是在这一天两天。”
闻言,颜秉初抬头无辜道:“这不是早上文杏墨磨得太多些了么?不把它全写光了,她又该嚷嚷我哄她了。”
缀幽没好气地嗔了她一眼,要看她的右手。颜秉初乖乖放下笔,伸出手,一面道:“不妨事,好很多了。那膏药真管用。”
缀幽不理她,仔细地瞅了瞅,见伤口收敛结疤了,方放心了些,又将她扎起的袖子放下。
“姑娘手腕凉凉的,今天天冷,我还是拿件褙子给姑娘套上吧。”
颜秉初点点头。缀幽便进了里屋,拿出一件月白色的长袖褙子给她套上,又收了桌上的笔墨,归拢了颜秉初临字的纸张。
捧着热茶,颜秉初拈了块藕粉糖糕,自坐倚在榻上,翻前几天看了一半的《天朝志》。
中午,只听见外面风呼呼地穿过院子,雨点打着瓦片噼里啪啦地响。颜秉初透过窗户看向外面,雨水顺着屋檐挂起了一副水帘。
缀幽领了饭回来,裙裾湿了一大片,连头发也有些湿,几缕黏在脸上。颜秉初急忙催她去换了衣裳。缀幽笑着将食盒里的饭菜都摆了出来。
“不急,奴婢先把菜摆了,等映月换了衣裳来伺候姑娘用饭,奴婢再去换。”
四菜一汤,颜秉初瞅了瞅,都是些素菜,汤是火腿鲜笋汤。
缀幽道:“菜是夫人特意嘱咐厨房的,姑娘手上还有伤,只能吃些清淡的,姑娘家的手留疤太不好看了。”
颜秉初点点头,一时映月进了屋来,缀幽便回屋换衣裳了。
***
千里之外,京都洛阳。
难得的雨天。大雨如注,倾泻在地上,溅起朵朵雨花。城中长街上人迹寥寥。洛阳城外,漫天雨幕中,三骑快马向城中奔来。当先马上之人穿着蓑衣,带着雨帽,帽檐压得低低的。
这人在燕国公府前下了马,丢了缰绳,拍了拍府门。守门的王安开了门,一见来人惊呼一声。
“世子爷回来了”一旁已有小厮立刻往府里报信去了。
谢诩将手中的马鞭扔给他,问道:“国公爷在不在府里?”
王安答道:“一早就出去了,中午也没回来。”
谢诩点点头,自己大步向府里走去。福宝和福安在身后卸着行礼。
老太君和国公夫人宋氏早遣了丫鬟撑着伞在二门等着。碧凡一见谢诩,连忙上前帮他打着伞,一旁的迎彤便上前接谢诩接下的蓑衣。
谢诩将蓑衣递给她,一把拿过她手上的伞道:“你们二人合打一把。”说着径自朝宁善堂走去。
只留下两个丫鬟原地面面相觑。
宁善堂内,谢太君和宋夫人都有些坐不住,不住地扭头朝外看。谢诩这一出京,出了四月有余,早晚看不见他来请安,老太君感觉心里都空旷旷地没个着落,刚刚和过来看她的媳妇闲聊着,听见帘外有人报世子回来了,这心一下子落到实处,忙忙遣了身边大丫头迎彤去接,宋氏也让跟着的碧凡一块去了。
这会儿,老太君不住地念叨着:“怎么还没到?”
宋夫人心里也急,面上却笑着安慰老太太:“这才一会儿呢,雨天走得慢些……”
话未说完,帘子一把被掀开,随着小丫头“世子来了”的回禀声中,跨进来一个人。
老太君一下子站起来,急急忙忙上前,一把搂住正要下拜的谢诩“心儿肝儿”地叫着。
第二十章 做针线
第二十章 做针线
谢诩颇为尴尬地被老太君抱在怀里。他轻轻地拍了拍老太君道:“奶奶,孙儿回来了。身上有些湿,别弄脏了奶奶的衣服。”
老太君松开他,闻言道:“不妨事。”又连连擦着眼角的泪道:“回来好,回来好。”
谢诩又向站在一旁神情激动的宋夫人磕下头去,被宋夫人一把拉住,满脸喜意地仔细打量着他。
“高了些,也瘦了些。”宋夫人哽咽着。
老太君口中称是,一迭连声地吩咐厨房做些谢诩爱吃的菜好好给他补补。
谢诩笑盈盈地任由祖母和母亲打量着,问什么答什么,又向她们细细讲述出京一路上的风情事故。
到了晚间,燕国公谢毅回府,召了谢诩在外书房说话。
“你一个人回的京?”
“公主队伍走到宛城。儿子先赶回来,避免和公主一同进京,造成风言风语。”
燕国公点点头,又问了几句,便摆手让他退了,早点休息。
谢诩回了自己的院子,福平早垂着手在院门口候着了,他上前问了安。
谢诩笑道:“可见着你弟弟了?”原来这福平是谢诩身边第一得用的小厮,今年刚进府的福宝却是他的弟弟,谢诩年后就带着福宝出了京,留下福平看着院子。
福平满脸笑容的弯下腰,恭敬的答道:“见着了,托世子的福,长高了不少,看着也懂事些了。”
说着撩起帘子,让谢诩进了屋。
谢诩在桌前坐下,屋里的大丫鬟映平替他倒了一杯热茶。福平便立在一边向他回禀出京四个月京里的动静。
“……走后没多久三皇子被封了泰王,因还在国子监念着书,那位便让在京城开了府邸,暂不去封地……御史台陈大人弹劾柱国公纵子当街行凶,家风不严……”
“你明日去街市上看看有没有好看的盒子。”
“盒子?”福平以为自己听错了。
“嗯。”谢诩不再多言,摆摆手让他退下。
福平只得满腹疑惑地告了退。
映平打了热水来,低头蹲在世子身边准备伺候着烫脚,半晌不见世子有动静,抬头却见世子静静地捏着手里一对银花出神,眼角眉梢都带着温和的笑意,不禁愕然。
***
一大早,颜秉初就带着默写的二十遍家训去向徐氏请安。
徐氏今天有些起迟了。颜秉初便进了里屋,坐在一边看着周嬷嬷给徐氏梳头。
颜秉初艳羡地看着徐氏一头浓密的黑发,道:“娘的头发真好看。”
周嬷嬷看了看颜秉初,笑道:“姑娘的头发倒没随了夫人。”
徐氏伸手招了颜秉初近前来,摸了摸她的发辫也笑道:“都说女儿肖父,初儿的头发随了老爷,倒是又细又软的。”
周嬷嬷将玉梳轻轻插入徐氏盘好的发髻。
“头发细软的人脾气都好,我们姑娘一看就是好脾气的。”
颜秉初也笑。
徐氏突然想起来周嬷嬷说的事,便同颜秉初道:“从今天之后,你就上半天学,下午的时间就空出来。”
见颜秉初不解地望向她,徐氏顿了顿道:“娘替你请了一位针线师傅,功夫很好,你年纪也大了,也该学学针线了。”
做针线?她都忘了是古代女子的必修课。她都七岁了,比起从会走动就开始拈针线的闺秀们来说确实是晚了。
“是从今天就开始学么?”
“那位师傅还没有到。”徐氏看着女儿有些稚气的小脸,慢慢说道“娘想着,你的奶嬷嬷被遣到庄子上去了,屋里还缺个嬷嬷,以后那位针线师傅就当你屋里的管事嬷嬷好不好?”
颜秉初点点头。
从临安府到福州走了不到一星期,来得也太快了些。颜秉初一面偷偷抬眼打量那个做得一手好针线的林嬷嬷,一边内心有点感伤地想,从今天开始就得过捻针搭线的日子了。
林嬷嬷是个三四十岁的妇人,满头黑发用一支银簪子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露出有些宽的额头,一双眼睛眼睛大大的,大约是做多了针线的缘故,看人不自觉会微微眯着,倒显得她有些和善。
徐氏拉过颜秉初“还不见过林嬷嬷。”
颜秉初乖顺地福了福,唤了声“林嬷嬷”。
林嬷嬷口里说道:“承姑娘的礼了”微微欠了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