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量不与倾穆说话,生怕一不注意触及了禁区招来一个黑脸加白眼。
不过,倾穆毕竟也是公私分明之人,纵有不满,其实也不会迁怒于他人。借着饭食或是休憩之际,也会主动和副将们商讨战势及应对之策。大致而言,敌人由五个外族组成,每一个都是不值一提的小部族,无法形成威胁,只要乱了一方,其余便会不攻自破。
经过大约半月的行程,倾穆及其率领的军队终于来到了边关的城池,比之上次迎战匈奴的至南之地边关之城,这次的至北之城漠北镇显然荒凉了不少。
此时,虽然只是初夏,却已然炎热难耐,除了蝉鸣阵阵恼人心神之外,路上几乎见不得几个人来,只有风吹黄土漫天飞扬,扑面而来,便弄得一干将士满身的汗水混着尘埃,个个灰头土脸。若是用手一抹汗,更是涂花了脸一般狼狈不堪。好在将士们也如倾穆一样是单纯的乐天派,一路奔波而来互相看着对方黑白分明的花脸,也不过是相视一笑,连疲劳也消减了不少。
虽然,倾穆一行左赶右赶,总算赶在了五族外敌到来之前,先行来到了漠北镇。只是,这个先手也最多不过一两日光景,能够稍事休息。倾穆和上位的将领更是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立刻紧锣密鼓的策划着排兵布阵的方案,考察漠北镇周边环境,组织镇中百姓修理城门,绘制城中和城外地图,确认军粮运输路径,操练整顿镇中和随行而来的兵士……
这样的忙碌,便也让倾穆总算能够暂时逃离相思之苦,直到外族大军隐约可见黑压压的一片,倾穆连合眼的机会也没有便直接走上了城楼高处,准备开始指挥作战。
外族联军最大的问题在于战线太长,如若不再短时间之内攻入城中,后方补给便会成为其最大的弱点。于是,外族联军贯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则,没有在城外安营扎寨,趁着血性正盛,直接兵临城下。
倾穆已然安排妥当城中的守势。城门被牢牢的固定住,城门之外也被布置了陷阱,城墙之上密集的弓箭手,个个蓄势待发。
外族联军同时发力,正中间的一波人抬着巨大的树干准备强行撞门,却中了地洞的陷阱连人带木跌了进去,后方的众人前仆后继,拿着梯子的兵士将梯子放在了陷阱之上,从梯子铺就的道路上继续向漠北镇前进。
好不容易接近了漠北镇的城门,密密麻麻的火箭又从天而降,辛辛苦苦过来的兵士便只得燃烧成团满地打滚。天气本就炎热不已,至北之地又干燥,再借助东风的帮助,城外敌军便没入了火海之中,只得节节败退而去。
第一场战役下来,敌军便被灭去半数军力,只得先在城外五里之地的山野之中安营扎寨,再谋后事。虽然大获全胜,城外的火光却只得等待自行灭去,城中兵士也无法出城追击。
于是,双方各自休养生息,整顿军备。外族联军不时会发起佯攻,本也不成气候,只不过是刺探虚实罢了。若是如此下去,坚守到冬季,敌军也能不攻自破。只是,倾穆惦记着玉龙公子便想早日平定战乱。
金戈铁马沙漫天,刀光火海东风借。
山川河流雁高飞,林暗草曳马蹄啸。
声动如雷将士呼,齐心报君将军令。
白日千秋家国事,夜阑人静孤枕眠。
不过,战事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趋近大雨季节,为恐漠北镇年久失修的河堤经不出流经此处的黑漠河大水,玉龙公子还将修复河堤,治理水患一事交托给了倾穆。
毕竟,玉龙公子初登皇位,又刚刚清理了丞相与太子余党,群臣人人自危,大凡不愿有所作为,治水一事与边关高级又都是至关重要之事。玉龙公子能够信任之人已然寥寥无几,又能同时兼顾治水与边关要务的,除了倾穆便也没有第二人选。如果这是一局棋,玉龙公子表面而言是高高在上的皇上,实则并没有太多的战力,想要取胜,只能靠着为数不多的棋子稳扎稳打。
于是,倾穆只得一边亲力亲为的督促漠北镇镇守,主持修复河堤,疏通河川之事,一边练兵备战,派遣探子摸索外族联军的补给路线。只有到了每日夜深人静之时,倾穆才总算能够闲下来,相思之情便又会猛然侵入心头。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待到河堤之事几近完工之时,大水也如期而至。虽有河水没过堤岸,灌入城中,在倾穆的带领下,城中兵士与百姓同心协力,幸得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算未有再添枝节。
待到洪水一事刚一落定,外族联军的补给路线也初显了端倪。之所以一直摸不透路线,不过是由于五族联军的补给由五族轮流承担,因此,每次的补给路线都会有所变化,这样的安排,也不知道是谋事之人为了迷惑对手,还是单纯的为了让五族大军求得一个公平罢了。
不过,只要知道了路线,破敌之法便也清晰了起来。倾穆先绘制出五族各自补给的路线,按照时间推算出下一次补给为哪一条,再安排一支队伍在补给的必经之路伏击,再不留痕迹的抹杀掉补给部队。
一族的补给未能按时抵达,在本族军中便会引发混乱,在外族军中更会导致猜疑,疑心一起,五族同仇敌忾的士气便会各自为政。
当然,单单抹杀掉一只补给队伍并不至于如此,怀疑的种子埋下之后,还要培养才会生根发芽。待到枝繁叶茂,只等结果之时,倾穆的队伍已然不动声色的收拾掉三族的补给队伍。
饥肠辘辘之下,五族联军本来就不甚牢固的羁绊,便是更加的岌岌可危之势,不用倾穆动手,五族联军自己便纷争四起,乱作一团。
于是,无需花费一兵一卒,五族联军自己已然损失惨重,只得纷纷退兵而去。只是,这五族伤了得和气,却非简简单单能够弥补的,想来数年之内,五族再无联合对外的可能。
其实,倾穆本来可以强攻取胜,选择这样迂回的方式,一来自然是为了顺应玉龙公子减少伤亡的冀望,二来破了五族的团结不失为一个长治久安之法,三来越是玄乎的方式传言开来越能让其余各族产生敬畏……
漠北镇的战事总算告一段落,已然三月有余。虽然,倾穆一心想要快些回到皇城,为了玉龙公子的身份着想,却也只得按部就班的汇报战事情况,请求回朝,待到皇命下达之后,才能率兵返程。
只是,与皇上准许返程的旨意一并到达的,还有关于玉龙公子选妃订立后宫一事的消息。本来传信的兵士以为这是一件皆大欢喜之事,却不知怎么触了倾穆的霉头,倾穆冷傲的眼神再配上微怒的黑脸,让传信的兵士不由得打了好几个寒颤,甚至差点忘了将皇上交予的表功信件转交倾穆。
作者有话要说:果然战争什么的还是等笔者好好学习学习兵法之后再来修改好了,觉得实在是写得智商捉急的说。
、乍暖还寒别知音
另一方面,三月之前,皇宫之中。
玉龙公子目送着倾穆的背影消失在城门之外,直到兵士们扬起的尘埃都散去无痕迹之后,玉龙公子才不舍的收回目光,吩咐内侍回宫。
丞相之位以及丞相心腹之人霸占的几个要位,一时半会儿也寻不着合适人选,玉龙公子便一并操持着相关事务。身边总是有着许多人,玉龙公子却又感觉不过是自己一个人。本来以为十几年来早已习惯的这样的形单影只,却又在这样的时候,不由得想到远在边关的倾穆,而不禁有了些许怅然若失。
玉龙公子挥去脑中的思绪,随着内侍之人前往大殿上朝,下朝之后会后殿批阅奏折,每日重复着大致相同的行程。这样恢复了先皇所在之时的秩序,却并非玉龙公子所期望的将来。
玉龙公子一直希望,百姓能够成为自由不羁之民,靠自己的力量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靠着所谓的“天授皇权”。再者,权力需要权力相制约,不管是君主还是官员,一人之力总有思虑不周之时,都不如全体民众的智慧来的周全。待到,万民与社稷都不再依赖于所谓的明君之时,是不是自己也便能逃离皇室的束缚。
只是,这样的改革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难免还会付出血的代价,这些都是玉龙公子不愿见到的。当然,如今的时机也并不成熟,玉龙公子也只能计划着等待着。
在倾穆离开的几月之中,也不过发生了两件事。
其一,便是悠然仙人辞行而去。其二,便是三朝元老的礼部尚书催促立后纳置后宫之事。
近日的奏折多了起来,大抵是因为府城官员借着朝贺之名,行打探虚实之意,不过,玉龙公子也可以借机反过来了解各地的情况。于是,尽管数量众多,玉龙公子也便一个不落的亲自批阅。虽然倾穆已然离开皇城,去往边关,玉龙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