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的马车是径直驶进了大堂里,春绯发现还有一间小隔间,心也终于是落了下来。
天寒地冻的,虽然马车里很舒适,却也不能一直让黛玉待在马车里。那么小的地方点了炭炉子,即使是上好的银霜炭,但狭小的空间里烟也会把人熏死。
只是黛玉若是要下马车,这一屋子的家丁和护院可怎么办,难道让他们去马棚子里挤么?要说若是隔着帘子也是个办法,可这也是万不得已之措了。
马车便挡在了大堂和隔间中间,隔间的木门早已经损坏,便只能临时装了一道棉帘,还多亏了那辆马车隔开了外面的视线。
黛玉身边有脸面的丫鬟也是轻易不见外人的,虽然在这一路上黛玉嫌带来的三等丫鬟不够伶俐,况且还是在特殊时期,黛玉便也让闻音知雅传了不少话,但是春绯这个大丫鬟却也是跟黛玉一样,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
春绯便隔着马车对门外的婆子吩咐着,又让闻音和知雅带着小丫头去马车上拿东西。黛玉便坐在铺了一层厚厚褥子的小杌子上,看着春绯站在一旁忙得都没空理会自己。
等马车里能用到东西都搬了下来,小丫头们又都打扫了一番,这破旧又带着潮湿的霉气的小仓库,顿时就焕然一新了。至少黛玉觉得吸进鼻子里的气息没有那么让人堵心,这个小仓库也显得比之前大了一些。
屋子里早就烧起了炉子,黛玉喝下一杯滚烫的茶,这才觉得胃里好过了。
“姑娘晚膳可是未曾用过,我把原先的燕窝粥热一热,姑娘好歹就着点心吃点垫垫。”春绯叹了一口气,“本来想给姑娘做点别的,可是银霜炭也不多了,这雨也不知道要下几天,倒是委屈姑娘了。”
黛玉却是笑了出来:“出门在外能这样已经不错了,又何必说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说完她接过春绯手中的小瓷碗,一勺一勺的舀着吃了,没一会儿碗便见了底。
“你们也不必因为我在这里便拘束着,除了上夜的,其他人今晚便好好休息。”
黛玉和那些婆子小丫鬟中间隔了一道纱帘,倒是能影影绰绰的看到对面一些模糊的影像,“这次你们跟着我下扬州,一路上确实是辛苦了。等回京之后,我必然不会薄待你们。”
帘子那头便是一些压抑了喜悦的应答声。
没过一会儿,林管家便隔了几道帘子回话,黛玉对这种规矩表示无奈。但是越是出门在外,便越要重规矩。
“都已经在外面安置好了,轮值的人也安排好了,姑娘大可放心。”林管家声音很低,但是却足以让黛玉听清楚。
“炭火可点了?可是吃了东西暖胃?”黛玉便紧着问了一句。
林管家诧异的看了黛玉一眼,自然是被几道帘子阻了视线。他笑了笑:“姑娘心善,自然是都安排好了才敢来跟姑娘回话的。”
黛玉“嗯”了一声,林管家见黛玉没吩咐了,便退了下去。
“姑娘也梳洗一下,早些歇了吧。今日车里颠簸的厉害,我瞧着姑娘也是强忍着。”春绯给黛玉除下了披风,只是这屋子虽然点了炉子,春绯也是怕黛玉冻着,到底是不敢再把棉衣除下了。
黛玉也确实是困了,便和衣钻进了捂着汤婆子的锦被里,迷迷糊糊间,她突然间问道:“今夜是谁上夜呢?”
“上半夜闻音守着,下半夜换我守着,姑娘安心睡吧。”春绯给黛玉塞紧了被角,声音遥远却温和。
黛玉半睡半醒的点了点头,这才沉沉睡了过去。
吵醒黛玉的却不是夜半震耳欲聋的春雷,而是外面“啪啪”作响的拍门声。
这间小客栈里面的门残缺不全,被家丁们劈了用来烧了火。虽然客栈的大门要强上那么一点,却也是用力推便会倒的模样。
林管家和崔管事让人用大的物件从里面把门挡住,又打发几个身强力壮的护院靠着大门睡,好歹是挡结实了。
不管是因为“轰隆”的雷声,还是因为过大的敲门声,黛玉已然从黑甜睡梦中醒了过来。春绯见黛玉有动静,便赶紧凑了过来:“林管家发现外面有灯火的时候就已经打发人来说了,我见姑娘睡得沉便没叫醒姑娘。以林管家的意思,多半也是赶夜路,见雨下大了来躲雨的。”
黛玉虽然点了点头,却还是竖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只是越听下去,外面的动静却是越来越小了。
不久春绯便从帘子里面出来,指着一个守着外面的粗使婆子道:“王婆子,还麻烦你去外面看看,有什么动静赶紧进来跟姑娘回话。”
那王婆子被点了名,脸上便立刻出现了一丝喜色:“看春绯姑娘说的,什么麻烦不麻烦,我这就去外面瞧瞧去。”
说是瞧瞧,那王婆子到底也只是能隔着马车看着,不一会儿她便进来跟黛玉回了话。
原来确实像林管家想的那样,是见到客栈,进来避雨的人。
原先的连绵细雨越下越大,至半夜时已经变成瓢泼大雨,在加上惊雷闪电,夜路就更加难行了。行路难,有人夜半进来避雨,也并不奇怪。
黛玉想要的就是一个大概的信息,至于其他的,林管家自然会跟她说清楚细节。那王婆子喜滋滋的接过知雅手里的一百个大钱,连连说着好话下去继续守夜了。
没一会儿,林管家果然过来回话了,还是隔着几道帘子,只能听到他带着一丝难辩的声音:“姑娘不用担心,是进来避雨的行人,只是……”
见林管家说的断断续续,黛玉便问道:“来人是哪个府上的?”
若是一般的行人,贩夫马卒之类,即使人多,便只要在大堂里腾出一些位子便不算过分了。林管家这般犹豫,就是因为光在大堂里腾出来一片地方显然是不够的。
“来的人似乎知道是咱们家,又说他们是将军府中的,拿的也是吴家的名帖,话倒是说的很客气。”林管家顿了顿,“说若不是带了女眷,是不会叨扰的,只是这其中还有幼子,想让咱们行个方便。”
这整个大兴朝的吴将军除了西北大将军吴府里出的还能有谁,看来必然是吴家的什么人了。黛玉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是想了一会儿,便说道:“既然有女眷幼子,自然是要请到屋子里来。天寒地冻的,小孩子可经不住这些。”
林管家得到准信,便立刻退了出去请人进来了。
黛玉都醒了,屋子里的丫鬟还有哪个敢睡?黛玉见如此,便索性吩咐丫鬟们把炉子烧旺些,又让春绯备着热水。
不一会儿门外便又传来了喧哗声,比起之前的那一次,声音大了许多。这屋子里不比外面,黛玉畏寒,炉火便一直未熄过,因此房间里暖和的很。棉帘一被掀开,即使隔着几道帘子,黛玉也能感受到迎面扑来的寒气。
黛玉虽然知道那是吴家的人,却也不知道是哪一支哪一脉,便只能让闻音和知雅去帘子外面请进来。
首先进来的是一个中年的夫人,看着也三、四十岁的样子。她不像黛玉见过的那些夫人们面相相似的和善,而是透着一股子英气。
不管怎么说,这位夫人也算是长辈,黛玉便上前给她行了礼。
“想必这就是林姑娘了,倒真跟将军说的那样,是个好孩子。”那位夫人说了这一句,又对帘子后面说道,“快把哥儿、姐儿抱进来,仔细冻着了。”
话音刚落,几个丫鬟便鱼贯而入了,中间的两个丫鬟一人抱着一个小孩子。
那两个小孩子被包的严严实实的,一其中一个似乎已经熟睡了,另外一个只露出一双眼睛,此刻正骨碌碌的打量着四周。
那夫人这样一说,黛玉便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183章 双生
只要是听过自家长辈说古的人,自然会知道西北大将军吴晋白在还不满周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当时的威远大将军竟然因为多喝了几杯酒,大醉之下竟然和当时的晋成侯府蒋家换了信物,结了儿女亲家。
当时的晋成侯蒋重在北边任守备,也不过是五品而已,而那时吴家已经出了一个太齤子妃了。
让太齤子妃的胞弟娶一个守备的女儿,况且还是出自远在西北的已经落魄了的晋成侯府,本来就是一件怎么看怎么不划算的事情。
只是向来是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倒也没有多少非议。只是十几年之后蒋家的姑娘来了一趟京中,京中很多夫人们提起她都要暗自摇头。
这姑娘倒是跟着自己的母亲出现几次在各府的春酒宴席上,瞧着模样便跟京中的姑娘们有些出入。看得出来这规矩是刻意教了一些的,只是跟京中的姑娘们相比,这个边关来的蒋家姑娘到底是粗糙了一些。
况且,这位蒋家姑娘听说是自幼习武,这就更让许多姑娘们避之不及了。
蒋重这十年来一直待在北边,倒是还在原位上混着。而吴家已经是皇后娘娘的外家了,况且吴家兵权在握,自然是贵不可言。
而吴晋白更是从十五岁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