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家虽然早前交了兵权,但是这兵权主动交和被动交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这虎符只是一道死物,吴家在西北蛰居多年,驻守西北的将领从上到下有几个不是吴家人提携上去的?这西北,和吴家多的是千丝万缕的联囘系。
虎符虽然交了,西北大将军也卸任了,但是吴家在西北的势力照样不少。
今上逐渐大了,和吴家的往来也密切了,吴家便把京中和江南的人脉全部给了今上,自己则是在西北替今上养兵,以备不时之需。
只是今上的能力也让吴老太爷意外,西北养的兵没用上一兵一卒。这些年他暗中挑囘拨昭王和淳王,让他们的矛盾公之于众,太囘上囘皇也终于心灰传位于今上。
今上兵不血刃的坐上了本来遥不可及的皇位,这个时候才让吴老将军带着兵从西北过来,控囘制京中的局面,又在暗中制止了昭王和淳王的蠢囘蠢囘欲囘动。
吴家人这次便学了乖,即使今上是自己的亲外甥,局面刚刚定下来,他们便主动把西北的人脉呈了上去。
今上虽然疑心也重,但比太囘上囘皇好的一点是,他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吴老将军虽然交上了西北的人脉网,但是今上却没有对西北驻军做任何改变,反而对吴老太爷和吴老将军更多了一丝敬重。
正是因为这份敬重,在私下和吴老将军相处时,今上便都是以“我”自居,称呼吴晋白为“舅舅”。
若是没有吴家,这皇位他恐怕就无法肖想。是以当初赵渊想帮林如海,便是在船上做了手脚,引林如海和吴晋白结交。
若是吴晋白认可林如海的能力,他便是最好的说客。若是林如海连让吴晋白承认的实能力没有,又如何能过今上的这一关?赵渊的引荐,只是给林如海多铺了一条路,只是林如海能不能从这条路上过,便是他自己能力的问题。
吴晋白从未跟今上开口提过要求,他刚才的语气,便是有事相求。
“舅舅有话不妨直说。”今上的神色间倒是颇为重视。
吴晋白想了想,最终还是道:“听说今年巡盐御史任期已满,陛下已经钦点了新的巡盐御史,现在已经走马上囘任了?”
“一个多月之前便已经到任了,可是江南那边出了什么事?还是这新的巡盐御史又有问题?”虽然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但是今上神色间看着并没有慎重之意。那新的巡盐御史是他身边的重臣,既然让他坐到这个位子,今上自然信任他。
“这倒是没有。”吴晋白垂着眼,再次抬起眼来便道:“臣要说的,便是前任巡盐御史林如海的事情。”
今上挑了挑眉,倒是出现了一丝少见的纳罕:“舅舅可是认识这人?”
“先前不认识,这次从闽地回来,去时在海上时船便已经有了耗损。回来时虽然是走的运河,但是却突遇暴风雨,船又漏水,正巧便遇到了林家上囘京的船在一个小港湾里停泊,因此便搭了林家的船上囘京来的。”
随船保护大皇子的还有今上的暗卫流光,因此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今上也是清楚的,吴晋白便都是照实说,只是隐去了赵渊从中作梗的这个细节。
其实在河道上的时候,若不是突然遇到了林家的船,吴晋白也不会怀疑赵渊在里面动了手脚。后来刚巧和林家相遇,几个船舱的水都浸了上来,赵渊便建议跟着林家的船一起上囘京。
那个时候吴晋白才有了一丝怀疑,但是想着自己船上的情况,便也同意了。赵渊那次在扬州遇险,恰巧被林如海所救的事情吴晋白是知道的。他明白赵渊的为人,便也就顺水推舟了。
吴家吴晋白这一辈,便只有已故皇太后吴氏这么一个姑娘,家中的人自然是疼爱的紧。因此对于和佳公主的身世和经历,吴晋白也是同情万分和满含内疚的。
也许“隔代亲”这三个字是真的有道理,对于今上吴晋白是忠诚和敬重。和赵渊也相处了半年时间,对于这个小辈,吴晋白是真心疼的紧。
因此赵渊在船上的那一段,吴晋白认为无伤大雅,便瞒了下来。而赵渊确实也是因为笃定吴晋白会替自己瞒下来,便放心大胆的计划了这件事情。
不过和林如海相处这半个多月,吴晋白也是时时试探的,见林如海这人确实有几分才学本事,吴晋白心中也安定了下来。
果然知道表面上事情经过的今上便“哦”了一声,又问道:“舅舅可是觉得林如海这人如何。”
“当年林如海被钦点为探花,自然是有几分才学的。在船上半个月,我倒是觉得此人心思通透,思维缜密细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见今上一副倾听的样子,吴晋白却突然之间问道:“敢问陛下,这每年的盐政都有详细的记录,林如海接管盐政前的那几任,江南的盐政是个什么情况?”
今上想了想,却也是如实说了:“林如海之前的那几任,江南的盐政乱的很。”说完也不待吴晋白继续问,今上又道,“林如海接管盐政后,几年的时间,盐政有条理多了。比起之前的那些年,盐政收上来的银钱也多了许多年。”
说到这里,今上便停了下来,只是表情间倒是有了思索。
“我也知道林如海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舅舅也知道,巡盐御史到底做的是什么,既然他让林如海坐到了这个位子,林如海便只会是他的心腹。”今上道出了关键点,言语中的“他”指的多半就是太囘上囘皇了。
“陛下是怕这林如海有二心?”吴晋白便直白的问了出来。
今上沉默了一会儿,这才道:“若是这如海没有救下子深,又在扬州打乱囘了昭王的步子,我便会再留他三年,等扬州的盐政彻底稳定下来了,便……”接下来也不是什么好话,今上便顿住了,“只是他这临阵一脚,倒是让我不知该怎么办了。”
吴晋白见事情有回转的余地,便道:“依臣之见,这林如海的忠心倒是不必怀疑。陛下也清楚,当年昭王到江南招揽势力,这林如海可是从未应下,可见此人身上有士大夫的气节。他尽忠的是当今的天子,当初他未作墙头草,那日后也必然不会两头摇摆。况且,最后他看清了局势,临时插了这么一脚,可见此人心思缜密,也不是愚忠之人。”
今上敛下眼帘看了吴晋白一眼,半晌才道:“本来是想着晾他一段时日,再给一个无权的闲散位子,只是今日舅舅这般说,我倒还需要重新想想了。”
“反正他人已经在京中了,陛下大可以拖他一段时日,暗中观察再下论断也不迟。”吴晋白便建议道。
今上笑了笑:“我正有此意,既然是舅舅觉得此人不错,明日便召他进宫看看。”
第147章 谈论
夏太监刚离开,贾家的人便都陷进了狂喜之中。王熙凤立即按照贾母的吩咐,立即打发人去宁国府和林府上,请他们第二日来荣国府聚聚,也热闹热闹。
贾家的人到林府的时候,已经过了正午了,芷兰见黛玉还在睡着,便未曾叫醒她。黛玉刚刚歇了午觉起来,正是有些不清醒的时候,徒然听芷兰说了这件事情,便有些愣住了。
原著中对贾元春提及的倒是不多,除了她才封凤藻宫和省亲几乎掏空了贾家之外,就连死也只是略略提了一句,然后死而不僵的贾家便彻底的败下来了。这样看起来,贾家的兴衰倒还真是身系她一人似地。
黛玉只知道后世对她封妃的原因有诸多争议,却没料到她还是先做了才人。算一算时间,离元春封妃倒也要不了几年了。
元春只是才人,贾家倒是还没有得意的那般明显,还知道只请“自家人”吃吃酒便好。若是往常倒也罢了,只是现在黄河发了大水,堤坝被冲垮了,山东那一带的田地都被淹的差不多了,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人。
贾家在这个时候虽然只是小打小闹的庆祝一下,只是御史们也不管你是小打小闹还是大肆铺张,若是被谁参了一本,贾家这个时候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黛玉也不想去凑这个热闹,便说皓玉前几日受了风,家中没个人照料他自己总是不放心。又让去回话的人说若是等皓玉好了,便亲自上门去跟贾母请安。
贾母虽然会不高兴,但是黛玉的借口却是合情合理,况且又说了等过些时日再来贾府,她也就不能深究了。
而当日撤了晚饭,“受了风”的皓玉便跟着黛玉一起去了林如海的书房。
林如海倒是刚从外间回来,晚饭都还没摆。黛玉便和皓玉在书房的小隔间里坐着说话,等林如海饭毕之后传见。
大概是怕两人多等,林如海只吃了一刻钟,便也就让二人进来见他。
见两人相携着进来,林如海便笑道:“你们这次一起过来,怕不是只请安这么简单吧。”
这次主要是催促林如海早些替皓玉把先生定下来。皓玉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