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朝南坐在宋老财身边的车辕上,方氏跟宋乔坐在一边,方宁则坐在宋柳和小木头中间,三人嘀嘀咕咕说个不停。
宋柳问她:“你怎么不来找我玩了?”
方宁笑道:“我也想啊,可是家里很忙,我得帮着跑腿干活。”
宋柳哦了一声,表示明白。
方氏笑着接话:“这几天就不忙了,让她找你去。”
宋老财没收着钱,就想让自己心里舒坦些,于是他边赶车边得意地问道:“方宁啊,你长这么大没坐过这么好的车吧?”
宋柳不赞同地看了自家老爹一眼,宋乔也无可奈何的冲方氏一笑。
方宁一脸天真地答道:“是啊,从没坐过这么平稳的车。宋大叔你可比那些车把式强多了。”
宋老财十分不乐意方宁拿自己跟车把式比,不冷不热的答应一句就没再搭理她,转而跟旁边的杜朝南说话,当然是他说,杜朝南在听。
到了县城之后,两家人分头采办年货。宋乔多嘴又说两个时辰后,他们还会路过原地,让他们在这儿等着。宋老财已经被这个呆儿子磨得没脾气了。
50第五十章过个好年
街上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方氏拉着方宁先去了陆家布庄,不过,方宁熟悉的陆九青不在。方氏扯了几尺桃红色的细布,准备给三个闺女做家新袄。
方宁说道:“娘,你和爹忙了一年,也扯几尺做衣裳吧。”
方氏犹豫了一会儿;也给自己扯了几尺蓝布;然后给杜朝南扯了三尺藏青色的布。出了布店;三人又直奔粮店。卖了二十斤米和三十斤面,然后又要些零零碎碎的作料。
“他爹;这猪肉咱们等村里杀猪了再割吧。”
“你看着办吧。”杜朝南只管拿东西;很少发表意见。
“还得买些鞭炮和门对子;还有红糖和点心……”方氏一一算计着,眼看着荷包越来越瘪,筐里的东西越来越多。
三人采买了一大堆东西,慢慢往回挤,方氏问杜朝南:“咱还去汪家坐坐吗?”
杜朝南摇头:“还是别去了,过几天我专门去一趟。”方氏一想也是,带着这么多东西怪不方便的。他们走到来时下车的地方,宋老财一家人还没到。
方氏又道:“他爹,咱来时已经占了人家的便宜了,不能真等他们吧?”
方宁看了一堆东西,再看看那些人满为患的牛马驴车。不禁皱了皱眉头,这会儿,她意识到宋老财的方便和好处了,一会儿她得给他说些好听的,回去再让娘送点什么。
想到这儿,方宁忙接道:“娘,还是等吧。咱刚才说好了,要是咱真走了,他们要等咱们可咋办?”
方氏迟疑着点点头,放下竹筐,安心等着宋老财。
还好,他们并没有等很久,宋老财就驾着驴车吆喝着过来了。
小木头十分高兴,老远就咧着白牙对方宁笑着。
宋老财停下驴车,让三人把东西放上去,他看看筐里的东西,又问问价钱,十分惋惜的摇头道:“你们都被坑了,这米面要我买,怎么也能讲下去七八文钱,还有那油你也买亏了,你咋地也得缠着卖家添上一勺……”总之在他眼里,所有的东西都买亏了。
宋乔有些尴尬,连忙出语提醒:“爹——”
宋老财横了大儿子一眼,“咋地了?嫌我罗嗦是吧?方才我讲价时我就见你满脸不耐烦。有啥害臊的?人家专门就爱宰你这种好面儿的人,小毛孩子没过过苦日子,不知道挣钱的难处……”
宋乔连连摇头:“我没有,爹。”
方宁决定说些暖心的好话,她一脸崇拜地接道:“宋大叔,你好厉害,我爹要是有你一半精明就好了。”
宋老财心里十分受用,很谦虚的摆摆手:“不值一提。”
方宁的好话还没送完,旋即又来了一句:“宋叔,我们下回再赶上一起进城,一定请你把关讲价,讲下来的钱咱下馆子去。俗话说,挨金似鑫,挨玉似玉,我爹娘跟着你见识多了,说不定也变精明了。”
宋老财更高兴了,压根就忘了要是还一起来还得免费拉人家的事。他笑吟吟地对方氏竖竖大拇指,盛赞方宁:“你家丫头不但实诚还会说话,比我家柳柳好多了,那个熊孩子怎么气人怎么说。”
哪个父母不喜欢听人夸自己儿女,方氏喜得满脸带笑,连忙反夸了一通宋柳和宋乔当然还有小木头。宋柳眨巴着一双大眼睛,脆生生地对方宁说道:“别让大人夸了,还是咱俩自己夸吧。我比较明白自己的优点,你呢?”
“扑哧。”众人忍不住一起笑了。宋老财自个儿也笑了。
方宁一本正经地答道:“我不太了解,我觉得宋大叔挺了解我的优点的,毕竟他见识多嘛。”
众人:“……”
宋乔坐在对面嘴角上扬,一双清亮有神的眸子时不时扫过方宁那被冷风吹得红扑扑的面颊,看着她那红润的小嘴一张一合,一会儿把自家老爹夸得找不着北,一会儿又跟柳柳你来我往把众人逗得忍俊不禁,他觉得听她说话其实挺有意思的。
到村口时,宋老材一高兴就特意绕了个弯,一直把他们一家三口送到家门口。路上有村民看见了,不由得一脸惊诧,私下偷偷议论道:“杜老三啥时候和宋老财那么好了?”
有的接道:“宋家有钱,杜老三巴结他呗。”
有的摇头:“不是吧,杜老三那么老实会巴结人?”
……
方氏夫妻连声感谢宋老财,宋老财照旧摆摆手:“客气啥,不值一提。”说完,挥鞭赶着车离开了。
回到家里,方氏问了夏宁和秋宁,得知家里一切无事,才彻底放了心。
第二天,方牛子来了。他一见了方宁,就笑眯眯地问道:“方宁,快过年了,说说想要啥,小舅给你买。”
方宁也不客气,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她让方牛子帮他做了一个圆形的箭靶,再做几个飞镖,她没事就在家练习,等天气好了,也可以挂在树上一边放鸭子一边练习,贼来了扎贼,贼不来就当锻炼身体。
方牛子当下就拍着胸脯答应了。接着他又郁闷地叹道:“闲得发慌,这些日子就帮人做了一些小凳子修了桌子腿,大件的没人找我做。”
方宁眼珠一转,问道:“小舅,我有一个主意,不用花本钱,就是挣得少,有些累,不知你愿不愿意干?”
方氏刚好路过,顺口接道:“牛子,你也让娘发豆芽卖呗。”方牛子摇头拒绝,有他姐夫卖就行了,他还想再干些别的。
方宁拿出一张宣纸,再拿了一块烧黑的柴火头当炭笔,在纸上画了个大概图形,边画边讲解:“这个可以用苞谷、麦子和大米做爆米花。一刻大概能做三锅,一天做个上百锅都有可能。”她才不承认其实是她自己想吃了。古代的精神生活太贫乏,天一黑就得上床睡觉,于是她就躺在床上瞎想,除了想怎么对付极品就是想吃的。这两天不知怎地就想起了这个东西。
方牛子不禁双眼一亮,捏着下巴,点头道:“这些东西,除了铁锅其他我都能自个做,木炭家里也有,还真得试试。”
“那就试试呗,咱炸一锅只收一文钱,他们自带苞谷麦子。”
“行。我一会儿就去镇上找胡铁匠去。”
“还有小舅,这个铁锅封口得封紧。”方宁又补画了个螺旋形状,指着图纸告诉方牛子。方牛子认真琢磨了会儿,点头说没问题。
方牛子在方宁吃过午饭就匆匆去镇上了。方牛子走后,方氏也带着夏宁秋宁开始忙碌起来,炼油、蒸馒头、炸丸子、炸豆腐等等样样都要做。
方宁在屋里转来转去,看看这些东西就问道:“娘,就这些啊?”
方氏笑问:“这还不好,你还想吃啥?”
方宁用手比划了一下:“我想吃馓子、排叉、小麻花还有……”
方氏眼睛睁得溜圆,扬声嚷道:“你的小嘴还真会吃,净是些精细东西。”
方宁一想,这东西要用白面还很费油,连忙摆手说道:“要是嫌费油就算了,明年再做吧。”
方氏想着自家的孩子都没享过什么福,反正他们的房子也盖好了,手头又有些小钱,就破费一回算了。
她内心挣扎了一会儿我,最后一咬牙一跺脚:“咱今年就做!咱家累了一年不就为了一张嘴吗?”方氏小时候也过过几年好日子,这些活她都曾见人做过,琢磨琢磨就会了。
隔日清晨,方氏老早就开始起来忙活。做馓子是个麻烦活,要先用盐活好面,醒好,在案板上抹上油,把面搓成细条一层层盘在盆里,盘一层洒上一些油,直到细条浸透了油,再将细条的一头缠在手上绕圈圈,缠个十圈以后就可以用筷子撑着放油盆里浸着,专等下油锅。方氏夏宁秋宁三人通力合作,方宁继续干她的老本行,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