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款世界上先进的发动机,包括他让人垂涎欲滴的技术资料,美国方面和国内方面自然是心照不宣,而我却仍旧什么都不管,只用操心吸收技术的事情。
这件事情,摆在台面上了说是蓝茵科技公司和美国波音以及普。惠公司之间的一些技术交流而已。暗地里,美国人当然知道国内方面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没准会高兴的跳起来,不过他们也没什么办法,谁让他们的技术比不上我沈浩呢?
蓝茵科技公司,只是一个商业化的科技公司,当然不会和一些军事什么的扯上太深的关系,而国内自然也有顾虑,如果正大光明的从蓝茵手里挖去这些技术,自然得冒着“中国威胁论”的风险,美国人、包括日本人和韩国人哪怕是印度人都会来质问一下。所以国内方面和美国方面都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只留着蓝茵科技公司“光明磊落”的做着正当生意。
→第一百九十一章 … 智能蜻蜓←
在技术的准备和追赶上我从来就不会拖拖拉拉,早在半个月以前位于上海浦东高科技园区的庞大工业群已经在建造当中了。所以这批设备刚一运过来,就能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数字化采集工作。
为此,我特意让楚仪成立了“蓝茵动力研究所”,专门从事各种发动机以及燃料和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包括汽车的发动机设计、制造等等也一并纳入了进来。
这个“蓝茵动力研究所”,自然也纳入了公司的智能监控网络,这样的话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可以对它的研究和运作了如指掌。
果然,才一试,小妖就把嘴撇了一撇,有些不屑的说道:“我果然猜的没错!美国人真是大滑头!”
原来,美国人在提供技术数据和加工以及设计的一些工艺资料的时候,故意漏掉或者毁掉了一部分的数据资料,但是一般的人发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因为这些数据资料浩如烟海,就算让很多人一起去排查都没有办法挑出来,毕竟在这一方面我们完全没有任何的经验,那些数据看起来都是非常陌生的。
不过,美国人太小看小妖了,甚至都小看小蓝了。这些故意布置下的技术“漏洞”,小蓝看上一遍就可以准确无误的挑出来,而小妖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想办法从美国那边“弄”回来一些东西,来把这些漏洞补上。
说实话,美国人还要感谢小妖的大度,不然的话小妖往他们的绝密数据库里扔几个开玩笑的病毒都够他们受的了!
“开工喽!我要开飞机!”小妖笑嘻嘻的说道。
“蚂蚁平台”销量的持续增长,让我和小妖的信心增加了不少。整个“蚂蚁平台”“武装版”第一批次的销量,除美国以外英国就签订了八十台的合同,之后以色列、法国,订单源源而来,甚至我们的产量都跟不上了!
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为这些“蚂蚁平台”的销售操过心,甚至它们连宣传都没有,唯一的一次也就是在那次民用机器展上被印在展板上的那一次。
“飞行蚂蚁”的构想,最初是在“蚂蚁平台”定型的时候我就提出来的——说到这里,小妖肯定要不服气了……她肯定会举一大堆的例子,比如说是她首先把整个想法“藏”在我的脑子里的之类……
“哼!小耗子,你坏!”小妖气哼哼的两手叉腰撅着嘴瞪着我。
“好啦好啦,我错了!”我嬉皮笑脸的说道,跟小妖在一起这么久,开玩笑的本事倒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切!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小妖没好气的看着我嘟囔了一句,不过那嘴角隐藏的笑意还是暴露了她的心思。
最初我和小妖的设想,远远不止是如此。因为算起来“蚂蚁平台”的应用层面终究是比较狭窄的,它无法像“智能汽车”或者“智能昆虫宠物”那样将整个社会都提升成为自己的消费市场。所以我们才有了更新的,更好玩的想法,那就是基于“蚂蚁平台”一样的综合智能化平台,再结合“智能汽车”那样具有广泛消费市场的交通工具平台,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空中交通工具,我们代号为“蜻蜓”的短线运输平台。
“蜻蜓”短线运输平台,是一种比民用支线客机的运输距离更短的快速空中运输工具,它的运输市场以城市为平台,利用城市上空闲置的空中区域进行人员的快速运送,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它和现在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倒是有几分相似。所不同的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而已。
也许过不了多久,在城市那密集的高楼大厦上办公的人们也许一抬头就会从二十几层高的窗户里看到一个东西飞快的飞过,它在城市上空、在大楼之间灵活的飞行,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将人员或者一些物资运送到变得越来越大的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
当然,没有强劲的动力系统,这一切终究都只会是一个幻影。而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热衷于先进的航空动力系统的原因了。
当我们这些“层出不穷”的想法从脑袋里接二连三的冒出来的时候,小妖不由得打趣道:“看看,整个蓝茵都好像是专门为我们的一些“好点子”服务一样!”
其实这样说也不算太对,可能在这样一些比较“超前”的创意上是我在主导整个蓝茵科技公司的发展速度和步伐,而事实上蓝茵整体强悍的科技基础和实力才是我所有想法不可撼动的根基,而蓝茵也在世界各个技术领域内不断的在取得新的成就。
蓝茵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向来以“惊人”而著称,曾是蓝茵远景规划中的第一批和第二批的一些重点工程都已经陆续完工,包括设在纽约的“蓝茵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在非洲南非的“石油中心”,以及设立在非洲和中国的“金属材料中心”、以及位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研究中心,这些重点项目构成了蓝茵全球化的金融网络和金属材料以及能源网络。
现在的蓝茵,早已经完全属于全球化的大公司了,专业的工业设计中心分布在美国、中国、欧洲、日本,不论是规模还是实力都超越了像福特、大众、丰田这样的工业设计中心。位于美国的蓝茵科技(美国)公司还下属一座“世界信息大厦”,将全世界散布的所有“CLY网络”都连结了起来,这是一张异常庞大的网络,它几乎包裹了整个地球,除了日本、美国、欧洲以及零星的一些地区,它是现在地球上最庞大的信息网络!
虽然有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甚至也包括微软和比尔盖茨在内,但是我却丝毫不在意,因为在这些方面有时候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但是明眼的人谁看不出来,等到微软公司和蓝茵科技公司合作的“智能操作系统”上市,其中的骨干力量,“CLY数字标准”难道还存在被人超越的可能吗?
我知道有些人不服气,还老想着能重新掌控整个世界的“心脏”——信息数据主动权,不过恐怕他们都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难,毕竟现在的“CLY数字标准”几乎已经完全覆盖了世界多媒体数字娱乐市场,世界上所有的影音娱乐包括游戏厂商都心照不宣的将“CLY数字标准”作为了自己产品的默认信息格式,要是有人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恐怕是太有难度了。
正因为在信息领域处处占尽先机,蓝茵每年光靠着给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制造商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就已经近乎垄断的占据了全球信息产业百分之六十的市场,每年的利润更是从不曾低于四百亿美元,再加上像是“智能航空防卫系统”这样的一笔笔的大单和来自非洲的外汇,有专业的金融评估机构甚至测算出来蓝茵科技公司每年的产值在八百多亿美元以上!只不过我的行事风格向来低调,再加上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公司一部分的财政收入都因为涉及某些机密——比如向美国销售的“蚂蚁平台”,就因为他们考虑到美国国内的一些形势而采用了“过滤”加“隐身”的资产数值处理方式,并且由于估算蓝茵科技公司的市值必须要考虑中国和美国两个完全不同的资产市场,所以蓝茵科技公司的资产总值的数字总是一个既神秘而又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甚至,因为蓝茵在世界很多领域的强势地位,让中美之间的关系都在持续的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毕竟,有蓝茵科技公司这个“隐形”的掌控着整个世界数字信息命脉的巨人站在中国,美国人还是有几分忌惮的。
另外,中国在非常多的技术方面都有了突破,包括民用的、军用的等等技术,以前都是美国人用来卡中国人脖子的东西,却在很短的时间里被中国人给“解锁”了,美国几乎已经丧失殆尽了挟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