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烽烟不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硕。”可是,心里害怕什么偏是来什么,只听他唤我一声,然后,淡淡然地问道:“我本不想过问什么,却又抵不住好奇,倒是想知晓这除却夫妇,你我还能是什么?”
我猛地抬眸,有些惊诧地望着他,可是,目光在触及他的双眸时又无奈地挪开了,微微叹息,答不上话来。
犹豫了片刻,顶着逐渐绯红的双颊,我缓缓地攀上他的颈脖,对着他好看的薄唇怯懦的扬首亲吻,心想,不知这样能不能让他暂时忘却这个问题。
孔明,其实,离开的这几月,我颇为思念你,思念到不知晓要怎么表达才好……
“唔……”倏地,有人反客为主,拥着我加深了那个吻,掠夺走我所有的思绪和气力,弄得我只能全身酥软地倒在他怀中,无力地攥着他的衣领维持平衡。随后,背脊一软,我已是安然地平躺到床榻之上,衣衫半褪。
他的吻虽不是万分的轻柔,但是动作轻柔得过分,避开了我身上所有的伤处。
四年已逝,我同他早已不是那时的青涩少年少女,因而,即使需要注意我的伤处,亦是得以尽享鱼水之欢。
过程中,我一直有些迷糊,不明白单纯的献吻怎生变成了献身,还在不知不觉间被折腾了多次。如此,待我困乏地安寝于被衾之中时,一直低低垂着脑袋,羞到恨不得把自己埋进土里。
孔明倒依旧是淡然的模样,淡淡的笑容,淡淡的神色,就连额际的汗液也都是浅薄的一层,全然不同于我的狼狈。
还真是不公平啊……
我撇撇唇,心中想得却是不弃,那个小丫头几月不见,不知有没有长高长胖,不知会不会笑了?想着,我便轻声道,“孔明,我想去把不弃接回来。”原本,我不在,由甘夫人照顾她最是佳好,既不会烦扰孔明也不会让不弃受了忽略,毕竟孔明政务繁忙得紧。但,如今我既已是归来,就委实不该再继续劳烦甘夫人了,她本是一府之主母,君主之发妻,岂能日日替我照料婴孩。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孔明并没有应允我的要求。他浅淡一笑,拥着我言:“过些时日吧。”说着,停顿了片刻才又道:“主公有令,命我指挥三军攻打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阿硕,你可愿随我同行?”
我没有拒绝的理由,满心皆是因他想要携我到各处而产生的喜悦,可恰是这份喜悦让我忽略了某些不对劲的地方。直到许多年后,回望当年的种种,我才恍然想起孔明乃是浅淡之人,纵使是日后对我有了喜爱之情也决然不会是在作战时也想着要同我一起的,因而,他此今愿携我离开县府的缘由只有一个,那便是不想我留我一人,孤身面对县府中的种种流言蜚语和指责。
谋害主公之女的骂名有多么沉重,此时的我自然不会知晓,也不会想到。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后半段是不是写得很激烈?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写后半段时没有空调吹的缘故~
总之,阿硕个二货总算是回家了。
后面,很羞愧地说,前几日还很现的和小鱼说我有日更,然后就消失了好几天,是不是很招嫌弃?
好吧,我错了,跑到我的江南小水乡玩了几天,我没有电脑,所以,你们懂的~
好吧,顶锅盖跑~
最后保证,虽然我的坑品不是很好,但那都是过去了,现在的某栖会努力码字的!
突然很怀念写墨竹的时候~嘤嘤~
好吧,废话有点多,我就真的走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

兴兵那日,我恰是伤好,行动自如。在此之前,因是多有不便,我几乎日日憋闷于屋室之中,与医书相伴,时而,当孔明闲暇的时候,才有机会出去,被他抱着,置放到屋室前的石案旁,享受片刻的温暖日光。自然,他有闲暇的时候委实很少,自从徐庶离开刘营,他被擢升为军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所要处理的政务又添了许些。
这般,他休憩的时间亦是减少,常常会在陪我晒日的时候浅浅小眠于桌案之上,惹得我分外心疼。每到此时,我皆会默默地凝视着他,不停地告知自己,要好好照顾他,一定要好好地照顾他。
不过,即便再为忙碌,他也从未遗忘过允诺我的约定,日日之初陪我用早食。
如此,安稳静好的过了几日,我复又回归到随军前行的生活,男儿扮相,书童身份,大致同于在曹营之中。唯一不同的是,此番我没有徒步随军,而是被孔明拥在怀中,光明正大地共乘一骑,缘由是我脚伤初愈不久,委实不适合长途跋涉。
不同于司马懿,孔明向来给将士一种和善、好相与的映像,因而,将我这么个书童置于身前,虽有些不和礼数却也不算违和,并没有惹来任何人的诧异之语,反倒是夸赞的言语较多,大抵不过是军师尊情重义之类。
或许,这就是孔明和司马懿之间的根本区别所在。孔明和善亲民,受百姓爱戴,是绝然佳好的辅国之臣,而司马懿淡漠疏离,能震慑世人,有为人君王的风姿。若是这俩人能够共谋天下的话,三国定能改头换面一番,只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孔明和司马懿追求的东西并不相似,因而,是怎么也无法联合的,而这注定的无法联合也预示着他们的结局,一个因后主不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因迫为人臣,毕生谋划,未能成事。
而我这个后世之人本该以全然淡漠的态度去观望这所有的一切,却又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不得不融入其中,甚至变成历史的缔造者。
也许,这就是命运,将我们牢牢地束缚在其中,挣脱不得。
我扼腕叹息,但又学会了释然,若说这就是命运的话,予我来讲未必不是恩赐,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荆州四郡从地图上看来,皆位于南方,其中武陵最近,其次是长沙、零陵,最末是桂阳。原本,按照地图,理应最先攻取武陵,再取长沙、零陵,最后取桂阳。但是,从地理条件来看,湘江之西最近的乃是零陵,此地依水而居,战略位置位于四郡之首,遂改为先夺。此后再参照人力物力的耗费,决定次取桂阳,而后武陵、长沙。
取零陵,张飞为先锋,赵云合后,孔明和刘备为中军,人马一万五千,得零陵后,再由赵云率兵马数千调转攻取桂阳。得桂阳后,赵云就地屯兵,官拜桂阳太守。期间,有趣事一件,不论是史书中还是演义中皆有笔墨涉及,说原桂阳太守赵范有寡嫂樊氏一人,生得天姿国色,为了讨好赵云,赵范欲将这寡嫂配予赵云,赵云则以赵范之兄与其同姓,许是本族之人,固辞不受。
知晓这趣事后,我同孔明说,待我入桂阳,定要去瞧瞧这樊氏,看她可真的是天姿国色。若是真的,劝赵云纳她为妾倒也不错,孔明听罢则是笑着摇摇首,不置可否。自然,我说得是玩笑话,赵范献樊氏乃是别有用心,赵云不会不知晓,如此,即使樊氏再美,他也决然不会为美人计所迷惑。
可惜,赵范太沉不住气,还不待我随孔明等入桂阳,就是因叛逃而走为赵云所获,落得个军法处置的下场,死于乱世。
赵范死后,其旧部群龙无首,就算非是心甘情愿归降的也只能乖乖地做刘军的将士,闹不出什么大事来。这般,桂阳也算是彻底平定了。平定桂阳后,孔明又命张飞率兵三千攻打武陵。武陵太守金旋是个聪明人,见大势已去,主动归降。最后长沙,情况大致同于武陵,其太守韩玄归降。
并收四郡后,刘备擢孔明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收赋税,以充军实。自然而然,孔明留在了四郡,居于长沙临烝,我易钗而弁相伴。
作为一个书童,我做得显然有些多,早食、晚食皆是亲手烹调,就连打扫居室也不愿假借他人之手。孔明处理公文时,我则研磨相伴,备好香茗,阅读一卷书简或是做一份绣活,什么也不说。他出外察视,我随侍在旁,帮他整理些文字,以备日后回阅。
人人都说我这书童做得委实谄媚,不知是不是在图孔明的看重,盼日后仕途锦绣。对此,我往往一笑付之,心想出仕予我来说实在有些困难,到底这是古代,女子不可为官。若说我做此些真的要图些什么,那必然就是图人了,图孔明的人。
可惜,自从来到临烝,我和孔明便是分居两室,顾及舆论,从未同床共枕过。即便是在此今夜深人静的情形之下,他也没有碰过我,或是留我入睡。一般,他都会在歇息之前,将我送回居室中,然后同我辞别,回到他自己的屋室,熄灯入睡。
虽然,我的居室同他的只相隔一堵砖墙,但我还是抵不住内心的思念和渴望,想要和他同衾而眠,被他的气息环绕。不过,我始终是女子,还是个死要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