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一”等,或如“如何”等于“原因”
,“如此”同于“素质”(有时同于“普遍”)
;(二)用普通名词或动字加以变化或组合,造作新名词,例如“除去物质”成为“抽象”
,“划定界限”成为“定义”。译者希望在译文中力求辞义正确外,仍保留着学术用语初创时的浑朴,繁衍中的脉络;但这很难做到。
因汉、希文字原始构造的差异与以后蕃殖方式的不同,同一希腊字,常得用不同的几个汉文字来翻译,以适应各章节的文理;关于这些,读者也可于各页脚注及“索引三”中窥见一斑。
(丁)
二千三百年前的古文当然可于许多句读发生异解,而历经传抄,错字异文也是到处有的。这些,经过近百余年的校订功夫,都已有人勘定,我们只在脚注中偶尔举些例示。
译 者1958年9月
…… 410
。
804。形而上学
译后记
壹 亚氏著作的编成、传习与翻译
(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著作可分三类:第一类为“对话”
,大都是早年在雅典柏拉图学院中(公元前36—348)写的。 公元前第二世纪初海尔密浦(Hermipus)
曾编有“亚氏书目”。
第一世纪安得洛尼可(AnLdronicus)重订亚氏全部遗著时,亦曾编有“总目”
,这总目今已失传。稍后又有希茜溪(Hesychius)书目。公元后第三世纪初,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学者列传”
,其中亚氏本传亦附有一书目,内容与“海尔密浦书目”略同。
“第氏书目”一百数十书名中列有“对话”
19种。
这些“对话”所含题旨、思想与笔调,都是仿效柏拉图的,叙事属句较现存讲稿为清润;公元前后的拉丁作家常传诵这些“对话”
,作为文章典范。这一类书籍均已逸失。
亚氏生平曾为学术研究收集了大量材料,作成剳记。
旧传诸“书目”中若干逸书属于此类。
1890年在埃及苇纸堆中发现的“雅典宪法”应是这类遗稿中“148种希腊城邦宪法”
内的一篇。
剳氏亚记遍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部门;这一类书籍的损失甚为可惜。
第三类就是现存“亚氏全集”。
其中大部分篇章为吕克昂学院中的讲义,均简略而未杀青。所涉事例,经与希腊史传相校勘,显见这些学术讲话是对公元前335—323年的听众说
…… 411
形而上学。
904。
的。 后人常推测这些遗稿可能是学生笔记。 但现存各书大体上思想一致,理解无误,造语充实,卷章亦多能互相联贯,因此,近人推论这些书,也可能大多数是亚氏自己著录的。属稿既历多年,前后或作或辍,故复沓与差池在所不免;各书往往有未完成的篇章,象是正待补缀的。 凭这些讲稿的内容与旧传的诠疏,略可考订其著作的先后:“名学”六种(“范畴”
、“释文”
、“解析前后编”
、“命题”
、“诡辩纠谬”)
“物学”
、“说大”
、“成坏论”
、“灵魂论”
、“欧台谟伦理学”
,可能是中年期(公元前347—335)在亚索、里斯布、贝拉所作。
“动物史”
、“形而上学”
(哲学)和“政治学”若干卷帙可能也在此时先已着笔,到亚氏重回雅典(公元前335)后陆续完成。
“气象学”
、“生物”
、“生理”等自然哲学诸短篇以及“尼哥马可伦理学”
、“诗学”
、“修辞学”等也是这时期(公元前35—323)讲授或著录的。现行“亚氏全集”
,如“贝刻尔校订本”
,所包括的“集题”
、“异闻志”以及心理、生理、伦理若干短篇,则大都亚氏门人色乌弗拉斯托、斯特拉托(Strato)与后世漫步学派的文章。后世漫步学派的作品趋重于自然科学各个部门;这该是亚氏尚实思想所应有的后果。
公元后数世纪间,漫步学派曾被当作自然科学专家,为柏拉图学派的一个分支。
(2)传说吕克昂学院第一代继任人色乌弗拉斯托,将亚氏和他自己的手稿交与门弟子纳留(Neleus)
收藏。
纳留后来带着这些纸卷回返小亚细亚的瑟柏雪(Scepsis)。
在亚太力王朝征书民间时,这些稿件藏入了地窖,历一百五十年。
约公元前100年,有蒂渥人亚贝里根(Apelicon of
…… 412
。
014。形而上学
Teos)收购了这批故纸,归还雅典。又几经波澜,而学院第十一代继承人罗得岛的安得洛尼可(盛年公元前40)应用这些旧稿与院中传习的讲义相校勘,重新编整了“亚氏全集”。
此后流传亦便增广,各个学派均诵习这些文章。亚氏行文谨于名词分析,未经藻饰,很少逞辞锋的笔触。世人慢慢的注意到其中蕴蓄有珍重的创意、深严的批判与“理知的乾光”。
公元后第二世纪亚斯巴修(Aspasius)
等诠疏家兴起,相继穷治亚氏经典,完成了十分详备的注释。 这种朴学遗风直至第十四世纪初,苏福尼亚(Sophonias)还在孜孜兀兀的作增补工作。其中功绩最大的当是亚茀洛第西亚的亚历山大(盛年约公元后205)。
(3)
529年拜占庭皇帝朱斯丁宁(Justinian
I)
以亚氏学术违异宗教教义与政治体制,压抑了此项研究。 亚氏学者自君士坦丁移转到波斯王朝的势力范围,散布在叙利亚及北非洲各地。 亚历山大城继君士坦丁之后为亚学中心。第五世纪就有叙文注释的亚氏书籍;此后叙文译本盛行于地中海南岸,直至第十二世纪。第八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教勃起,次第占领地中海南部各城市,更进展到西班牙。阿拉伯文的翻译与注释较叙利亚文为尤盛。第十到十二世纪间阿尔加瑞(Algazeh)
、阿维瑟那(Avicena)
与阿微勒斯(AveroDes)
相继为阿拉伯的亚氏学权威。亚微勒斯生长在西班牙,并不娴习希腊文,竟将由叙文转译的阿文本亚氏全书疏解殆遍。而且这些诠疏向东又被传译为希伯来文,向北传译为拉丁文。
(4)罗马拉丁文化的发展得于希腊者甚多。然拉丁学者直接阅读希腊原著的并不多。亚氏之学,在第六世纪卑栖乌
…… 413
形而上学。
14。
(Boethius)整理“名学”的拉丁译本并加以注释之后,才流行起来。中古时,西方各国向拜占庭地区与伊斯兰教地区求取书籍很不容易,巴黎等地的学者只得到西班牙去搜罗阿微勒斯的阿拉伯文著述,从中汲取希腊-希伯来-叙利亚-阿拉伯学术思想的含混产物。
1204年十字军入君士坦丁,东西方恢复了交通。 希腊学术迅速传布于西欧各国。 亚氏书直接由希文译出,订正了先前转译本的许多谬误。摩尔培克的威廉(Wilhemof
Moerbeke)在第十三世纪完成了全书的拉丁译文。 此后拉丁诠疏家也象希腊前辈一样,积累了卷帙浩繁的注释。 哥罗业(Cologne)杜敏尼修道院的亚尔培托(Albertus
Magnus)素以专精亚学著称,他的学生就是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5?—1274)
,把亚氏学术结合于天主教义,成为当代神哲权威。
1453年君士坦丁陷落于土耳其人手中,希腊语文学者纷纷西迁。于是意大利到处可有希腊文教师;巴图亚(Padua)
一时蔚成亚学的新中心。在不列颠、法兰西、日耳曼、意大利等地,亚氏之学普遍成为高等学校的课本。
十四世纪,巴黎的文教法令规定了学校中除圣经外,凡世俗一切知识均以亚氏书籍为准。 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寻求新大陆的信心,实际得之于亚氏物学著作中的地圆诸论证(“说天”298a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