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周士渊是中国研究习惯问题的专家,著名的激励专家、行为学家、中国习惯培养权威教练。作为〃习惯改变命运〃的倡导者,周士渊先生的忠告便是:想到习惯,人们要么把它与小节联系在一起而不加重视,要么就是害怕付出、漫长和痛苦,这些都是因为人们没有看到习惯的价值,其实你一旦养成好习惯,意味着你将终身享用它带来的好处。
他不仅这样说,而且也这样去做。他每天都坚持早上5点钟左右起床,然后散步5千米左右;坚持每天吃10个枣、10个枸杞子、10颗花生、3个核桃以锻炼自己的毅力;坚持每天记第二天要做的6件事;坚持每天散步时背一些精彩的诗歌、散文以及幽默小段。由于他每天坚持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样经过多年的磨炼,最终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
前不久,我看过一本书叫《习惯的力量》,这本书是美国作家杰克·霍吉写的。书中有这样的一则小故事:作者幼年在叔叔的农场发现了一道没有电的电篱笆,叔叔告诉他,电篱笆的设置仅仅是为了给牲畜以警告,它发挥了一两次作用后就可以不再供电,而动物们也不会再次以身犯险,继续过它们平安无事的圈养生活。
细细想来,这个道理又何尝不适用于我们人类自身呢?只不过那道无形的电篱笆并非确有实物,而是深深地套在标刻在我们头脑之中的无形枷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约束人的不是外界恶劣的环境,而是人类自己用奴性建筑的牢狱,用惯性打造的枷锁。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几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小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不再挣扎了,直到长成了大象。这时的它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Qī|shu|ωang|,但它放弃了挣扎。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而我们也常常被习惯的锁链束缚着,却从来不知道钥匙就在自己手中。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负面的经验就像一条大铁链,把我们捆缚着。因此,我们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忘记过去,努力向前,冲破自我设限。
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于习惯。这就是说,倘若我们能看清并且改掉坏习惯,看清并且坚持好习惯,我们至少能在人生道路上得90分。关键在于看清自己,关键在于经常地自我评估。
习惯要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习惯是所有伟人的奴仆,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你可以利用习惯获取财富,也可能由于习惯而遭到毁灭。人应当支配习惯,而决不是让习惯支配人。
怎样培养良好的习惯?
1。好习惯要从小培养,坏习惯要趁早根除。
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应该从小就加以训练和培养。外国有句话说:〃开始做得好,一半做到了。〃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的养成,莫不由〃渐〃而来。做人是顶难的,一定要从小就加以训练,养成种种优良的习惯和态度。在幼儿时期已经受了良好的教育,到青年的时候,自然可以减少许多问题。〃慎始则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
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儿时期,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习惯培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培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教育专家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6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培养得好,以后只要顺其自然,他就可以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这个时期没有教育好,那么,以后不管你怎么矫正也弄不好,因为: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习惯最初是细小的蜘蛛网,但最终将变成牢不可破的大网。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一天,一位睿智的教师与他的年轻的学生一起在树林里散步。教师突然停了下来,并仔细看着身边的四株植物。第一株植物是一棵刚刚冒出土的幼苗;第二株植物已经算得上挺拔的小树苗了,它的根牢牢地盘踞到了肥沃的土壤中;第三株植物已经枝叶茂盛,差不多与年轻学生一样高大了;第四株植物是一棵巨大的橡树,年轻学生几乎看不到它的树冠。
老师指着第一株植物对年轻学生说:〃把它拔起来。〃年轻学生用手轻松地拔出了幼苗。〃现在,拔出第二株植物。〃年轻学生听从老师的吩咐,略加用力,便将树苗连根拔起。〃好了,现在,拔出第三株植物。〃年轻学生先用一只手尝试,然后改用双手全力以赴。最后,树木终于倒在了筋疲力尽的年轻学生的脚下。〃好的,〃老师接着说,〃去试一试那棵橡树吧。〃年轻学生抬头看了看眼前巨大的橡树,想了想自己刚才拔第三棵树时已经筋疲力尽,于是他拒绝了老师的提议,甚至没有去做任何尝试。〃我的孩子,〃老师叹了口气说道,〃你的举动恰恰告诉你,习惯对生活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啊!〃
故事中的植物就好像我们的习惯一样,根基越雄厚,就越难以根除。的确,故事中的橡树是如此巨大,就像根深蒂固的习惯那样令人生畏,让人甚至惮于去改变它。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的:〃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在习惯由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习惯被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存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它们也越来越像一个自动装置,越来越难以改变。因此,我们要在坏习惯还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之前,就把它连根拔除。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孩子小的时候,就像一摊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孩子长大了,这摊铁水冷却了,变成了一块铁砣子,再改变可就困难了。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因此,养成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住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对孩子各种良好习惯进行培养,以便为孩子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家长、老师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
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认为,习惯支配着人的绝大多数行为。他说:〃人们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他们的言谈话语取决于他们的学识和所吸收的见解,但是他们的行动却遵循平日的习惯。〃
因此,在培根看来,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他写道:〃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但愿人们能尽可能培养起良好的习惯。〃这样,培养良好习惯就应该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培根说:〃毫无疑问,幼年时期开始的习惯是最完善的,我们称之为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早期的习惯。〃培根的这些经典论述,为后来的人们所广泛引用。
2。约法三章。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出严格的家规以约束孩子的行为。中央电视台曾报道,一名五岁的儿童生活很有条理,自己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都是自己主动整理,小小的年纪已初步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令人称赞。原来,孩子从两岁开始,他的母亲就给他立下规矩,要求他必须将玩过的玩具收回原处,若不收拾好就将玩具没收。正是由于这位母亲注意立规矩并严格要求,孩子才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
人都有一定的惰性,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也需要纪律制约,没有家规,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就很难成才。有了家规,孩子才知道该怎样做,家长也知道该照着什么标准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几年前,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讲的是瑞士人的文明礼貌习惯。瑞士人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以下两个好习惯。
一是不乱丢东西。
瑞士人的规则意识非常强。有个中国人在联合国任职,他的孩子从小在瑞士长大。有一次他们在日内瓦湖上划船,同行的一个游客喝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