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我因为爱你才跟你结的婚……”
“见你的鬼吧。别把我当三岁的小孩。你因为爱我……”倏然,郝青暴发一阵令人毛骨惊然的大笑,“因为爱我……爱我?我俩站在大街上,你说你爱我,看看别人会不会相信?你会爱我?爱我这么多年不跟我同一次房?连孩子都是向别人借的种才有的。你说……你爱我?”
在郝青歇斯底里痛哭声中,高文颓然无语。
这时候,我们知道了另一个事实,高文的女儿高婷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
更隐秘的事实是:高婷是郝青跟那个瘸子的结晶。
高文奇怪的是,这并没有妨碍他对婷婷父性的情感。
而且还多了一层深刻而秘不可宣、难以诉说的同情。
父亲对女儿的同情是一种什么滋味,局外人是无法知道的。
在郝青哭喊的时候,婷婷的形象又一次浮现在高文的脑际。高文感到眼睛发潮……
《北京往事》第十四章(1)
夜色降临的时候,高文突然想起寻呼机已关了一天。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寻呼机类似现在的手机,是交流通讯的至高无上的工具。高文此时正在大街上游荡。和妻子争吵了一天,斗智斗勇了一天,担惊受怕了一天,高文借故出来时浑身松坦多了,在晚风的轻拂下,高文甚至有了一种悠哉悠哉的感觉,高文已经忘了多长日子没有这种感觉了,高文刚要意识到要好好珍惜、体味这种感觉的时候,这种感觉戛然而止,取代的依然是郁结在心的沉云乱絮。就在这时候,高文想到盛珠今天可能呼他了。
高文打开寻呼机,嘀——嘀——嘀声在高文听来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意味,高文知道这是开机的信号,不是有人呼他。
高文想到盛珠在等一个公用电话亭呼他而久久不见回音的情景,心里产生一种酸涩。在关机的时候,当然接不到她的寻呼信号,但盛珠肯定没有想到他关机,盛珠一定以为他遇上什么麻烦了,盛珠在猜测他遇上麻烦的时候心里一定不好受。盛珠当然不会想到别的麻烦,盛珠想到的肯定是他妻子察觉了什么,所以他才没有回话。
高文决定到那家饭店找她。高文听盛珠说过那家餐厅的名字,文化餐厅这一名称还曾遭到他的暗暗讥笑。高文知道那餐厅在小庄那一块,便乘车去了小庄。
很快找到了“文化餐厅”。板寸在高文询问盛珠在不在这儿上班的时候,脸上有一种莫测高深的古怪表情。
“你是这儿的经理?”高文问
“这还有假吗?”板寸扬了扬头。
油滑的京腔令高文生厌,但高文说话的语气依然平和:
“能不能告诉我,盛珠到底在不在这儿上班?”
“被我解雇了。”
“什么时候解雇的?”
“昨晚。”
高文意识到盛珠被解雇与昨晚她陪这位老板和他的朋友上歌厅有关,高文问:
“昨晚……她不是陪你们上歌厅了吗?”
“看来你对她的行踪还挺了解。你是她什么人?”
“一个朋友。”
“一个朋友?”
“你知道她现在上哪儿了吗?”
“无可奉告。”
“我有点急事找她,请告诉我,好吗?”
“我没有这个义务,再说,我哪知道她上哪儿了?”
高文不知为何,对这个经理突然感到深恶痛绝,但高文离开餐厅的时候没有任何反应,高文的内心活动永远不能变成外部力量,这不能不说是高文性格中的一个重要的悲剧性因素。
高文猜想盛珠可能会去施大爷那儿,于是他又跑到施大爷家。施大爷在高文进屋之前正在卫生间“出恭”,高文在施大爷拉开门的时候发现他脸涨得通红,高文知道这种脸色是施大爷“出恭”之后的正常脸色。
“盛珠在不在?”高文单刀直入地问。
“我正要问你呢,你把她气跑到哪儿去了?我下午去餐厅找她了,那里的服务员说她不在那儿上班了。”
“她没回来过吗?”
“今天一早就出去了,没回来。”施大爷说。
“你到底稿的什么名堂?今天我越寻思越觉得不对劲,你妻子在新疆有好好的工作,干吗要在北京的小饭店打工?”
“当然是为了跟我在一起了。我让她先找个工作干着,以后想办法把她调到北京。”
“不,不,”施大爷煞有介事地摇着头,说,“我寻思了一个下午,觉得你小子是在耍花招,盛珠……可能不是你妻子。给你拍电报的那个女人才是你的妻子,你在骗盛珠。盛珠本来肯定不知道你有妻子,现在你露了马脚,盛珠这才气跑了。我寻思的没错吧?”
高文想否定,但一刹那间止住了。高文觉得既然施大爷发神经对他的这种事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那迟早会被他查出实情的,何不现在顺水推舟告诉他实情?
高文递给施大爷一支烟,并替他点燃,自己也燃了一支,然后拉着施大爷在沙发上坐下了。
“施大爷,”高文神情恳切,语气低缓,“你寻思的没错,是这样的,盛珠不是我妻子,拍电报的那个女人是我妻子……”
“真的?这么说是真的了?”老头的反应之激烈出乎高文意料,他站起身,大张着那张又瘪又皱的嘴,像要随时吞掉高文似的。
高文被吓懵了。但既然都承认了,说服老头儿是他唯一的选择。
“施大爷,你听我慢慢说……”
“不,不,我不听,我要找盛珠去,我要告诉她你是个骗子。”
施大爷走到门口的时候,高文强行拉住了他。高文把他按坐在沙发上。
“这一切盛珠早就知道了。”高文说,“我什么也没骗她。”
高文蹊跷的是,荒唐可笑而又固执己见的施大爷对他的这句话却信了,高文以为让老头儿相信他说的话需要花费很大精力,高文从施大爷茫然的眼神中判断施大爷没有怀疑他。
“我妻子拍电报的内容,我也告诉盛珠了。盛珠知道我妻子来了北京。”
“这么说,盛珠……也在骗我?她怎么说是传达室的李大爷看错了?她说没有的事,替你搪塞得干干净净。盛珠会这样傻吗?”
“盛珠怕您着急,所以才这么说的。”
《北京往事》第十四章(2)
接下来,高文把跟盛珠如何相识的事如实告诉了施大爷。
“盛珠是个好女人,她来北京是为了挣钱给丈夫治病。”高文最后说。
“原来是这样……”施大爷哺哺自语,好像一时还无法适应这一切。
“她是安徽人。但她在新疆呆过好长时间。”
高文后来所说的施大爷一句也没听清,施大爷的态度很暧昧,高文不知道施大爷下一步会做什么。
高文在离开施大爷这儿的时候,施大爷依旧神情叵测,高文是带着悬念离开的。
高文再次游荡在大街上的时候,知道郝青在旅馆一定疑神疑鬼,想入非非,但高文实在不想回旅馆,一想到她那张狞恶的脸高文就不寒而栗。
高文恍惚茫然地乘上了西去的小公共,高文乘上车之后才意识到此举全是被动和无意识的,小公共售票员的吆喝执著而又可怜巴巴。高文不知道他乘车要去哪儿。到了京广大厦的时候,高文下车了。
高文下车之后首先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想好了是要寻找盛珠的时候,心里又犯疑,夜色遮盖下的茫茫京都,上哪儿去找盛珠?
高文判断,盛珠今天一天可能都在找工作,或许现在已经找好工作正在上班了。
盛珠由于在家乡的时候在饭店干过活儿,高文判断盛珠找工作的目标可能还是饭店,尽管她已被那个令人生厌的“板寸”炒了一次鱿鱼,但盛珠初到北京,不会“改行”的。
高文想起了盛珠说的挨着家乡里板镇电影院的那家餐厅,盛珠就是从那开始步入后来的生活的,包括入狱坐牢,包括和那个名叫柯迪的小青年结婚。
直到这时,高文还没有产生以盛珠经历为蓝本创作小说的打算,因为还没有产生那种通常被人们称作“灵感”的东西。
高文在京广立交桥下的一家家小餐厅门前停留、观望,后来高文觉得这样盲目寻找无疑是大海捞针,便不再抱期望今晚能找到她了。
那位化工厂的脸上有疤痕的姑娘就是在这时候发现他的,高文准备穿过立交桥底下的公路到京广大厦门口看看热闹,高文对出没于这类五星级大饭店的人很是歆羡,在北京混了这么多年,高文对所谓“崇高的精神”已远远不像当初那么热衷并共鸣了,高文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在这类大饭店里包房间和一个个美女共度良宵。高文在立交桥下的公路中间被那位姑娘叫住了。
“哎,你去哪儿?怎么,不认识我了?”
姑娘嬉笑着脸,高文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