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它最省事。但是,图省事往往会造成一些认知偏差。什么美国人开放,英国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农民老实本分。。。。。。这些说法虽与某些人的特征相吻合,但绝不是个个如此,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人如其面,各各不同,不能用概念来衡量人,把人简单化。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从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人是社会的动物,人际交往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需要。在人际交往中,过分留心、处处算计、总怕吃亏上当,这当然得不到快乐。可以说,这样的人还没有领悟人际交往的真正内涵,因此他无法体验到交往中的快乐。两人互相交换一个苹果,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两人互相交换一个主意,一人就有了两个主意,这个例子是交往内涵的一个体现。此外,交往的意义还在于增大个人的心理空间,减少彼此的心理距离,建立“我们感”。这些都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社会需求。
消极的情绪,如不快、痛苦、愤怒、失望等,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这点不言而喻。这些消极情绪的产生,可能来自某种压力、或者受挫、或是某种丧失。每个人都要学会在生活中对付这些不良情绪,这也是个人成长的一种重要表现。
现代社会主张个性独立,人际交往也日益复杂,如果说在一些场合,或和某些人的临时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应酬,那么,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诚相见、表达真实的自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假扮的圣人。当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审视、认识自己和他人,不断领悟人生,这是人际交往的内涵之所在。
人为什么爱生猜疑之心呢?
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古代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他的邻居偷了。他有心观察,觉得邻居走路、说话、神态都象是偷了他的斧子,他肯定邻居就是小偷。不久,他在自家地里找到了斧子,再观察邻居,觉得他说话、走路、神态竟全然不象小偷的样子。这位丢斧者为什么会对同一个人作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这正说明猜疑是一种主观的想象和推测,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
一是心理不够健康。他们常常会歪曲地理解别人善意的、正常的言行。例如别人赞扬他,他会怀疑是在挖苦、讥讽他;别人批评他,他又会怀疑是攻击他;别人不理他,他又怀疑别人是在孤立他。狭窄的心胸使他(她)无法容纳别人对他的正确评价。
二是思想方法主观。戴上“有色眼镜”去观察人,用别人的举动来验证而不是修正自己的看法,因而常常歪曲事实,对别人产生怀疑。
三是缺乏自信。他们总要以别人的评价来作为衡量自己言行的是非标准,很在乎别人的说长道短。而当别人的态度不明朗时,他就往往要从不利于自己的方面去猜疑、怀疑,自寻烦恼。
四是听信流言,不作调查分析,产生疑虑。
不管怎样,猜疑都是人际关系的大敌。它会破坏朋友间的友谊,疏远同学间的关系,无端地挑起同学和朋友间的矛盾纠纷,也很影响自己的情绪。生活在猜疑中的人,总是郁郁寡欢,缺少内心宁静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她本来身体就弱,加之常常在猜疑中度日,使自己情绪沮丧,常暗自垂泪,结果是身心俱毁,早年夭折。
爱猜疑的同学,首先要开阔自己的心胸,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开朗、豁达、大度的性格。需要澄清的事实,诚恳同别人交换意见;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要过分计较。不必过分在乎别人的态度与说法,“未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走自己的路,任别人评说吧”。这些话都是鼓励人们心胸坦荡、豁达开朗的。人生在世,难免受他人的议论,只要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相信别人也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相反,一切都要按别人意志去做,自己又怎么个活法?对似是而非的流言,不要偏听偏信,要用理智分析对待,静观事情的变化,切勿感情用事。有的人一听流言,就暴跳如雷,“说风就是雨”,迫不及待地找上门去讲理争辩。由于缺乏调查研究,找错了说理对象,反倒使自己十分尴尬被动。无端地猜疑别人,理智、冷静地对待别人的猜疑,这就是我们应保持的正常心态。
理解万岁?先理解别人的不理解
我们常常讲〃理解万岁〃。这正是我们希求他人同情我们的呼唤。但是,当别人还是不理解你时,又该怎么办呢?
正确的态度是:〃理解万岁〃,先要理解别人的不理解!这是从我做起的第一步。具体而言,遵循如下次序来解决问题:
一.承认别人不理解的现实
二.尊重别人的不理解,认为它总有一定合理性
三.尽可能了解别人为什么不理解
四.采取让别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让其理解
人际关系:沟通不是万灵药 胸襟和谅解更需要
不少人以为,人际关系出了毛病主要是由于双方的沟通存在问题。于是,寄希望于加强沟通和交流。然而,有时沟通并不是促进两个人相互理解的万灵药。
按照词典的解释,沟通是指“使双方能通连”。而在人与人之间架起“通连”的桥梁并非单方面的机械行动。当双方的想法和情绪放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成为阻碍沟通的障碍。
如果你假定,解决冲突的最佳方式就是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就会拼命地向对方游说自己的立场,而把对方的观点和感受放在一旁。如果对方根据同样的假定来诉说,你们之间就会形成自说自话的表白,并不能增加彼此的理解。
也许对方完全明白你的想法,但就是不愿意让步和妥协。这时,最好的办法不是继续游说,而是试图探索对方“不投降”的理由,或者准备接受“沟而不通”的现实。其实,好的关系并非总是“追求真理”,更需要胸襟和原谅。
如果你假定,你和别人的关系有问题必定是他的错,你就听不到对方合理的地方,而是不停地重申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这样,沟通的努力变成了不断升级的自我辩解和争吵。
促进彼此理解的前提,需要首先放下“谁对谁错”的假定。但事实上,谁愿意在别人的指责中放下自己的防御,反思多种可能性呢?
如果你总是想要所有的人都理解自己、喜欢自己,你就不能容忍关系中存在“张力”。实际上,在人的一生中,并非所有的人际冲突都可以解决。因为关系总是双方的,对方起码有一半的权利。你想与对方建立好的关系,对方也完全有权利不想改善与你的关系。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人好像遭受了灭顶之灾。但其实不必!在一生中,难道你只有一桩人际关系吗?难道除了这个人就没有别人愿意与你交往?就没有别人值得你去交往?
达到相互理解的重要前提不是沟通技巧,而是双方是否愿意理解对方,是否愿意原谅对方。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多层面的,不存在一个标准版本。当你与某人的关系出现张力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需要为沟通做出努力,是否接受对方的解释,是否原谅对方的冒犯。
当然,对方也有选择的权利。有时,尽管你付出了很大努力,可是人家就是不理你。不少人为此感到很屈辱、委屈。其实,人家或不愿或无力接受你,是他的选择,并非一定是你的过错,你为什么觉得没面子,为别人的选择承担责任?
我们不能指望在一个关系中满足人生的所有需要。可以暂时放下这个看似没有希望的关系,去建设新的关系。不过,生活总是奇妙的,有时,等待本身就足以令一桩濒死的关系起死回生。
第九卷 名人交际
海岩谈人际关系
我是靠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与欣赏坐到今天的位置上的,但凭什么只欣赏你不欣赏他?这是需要研究的。机会都是别人给你的,但反过来说机会都是自己创造的。我上升虽不是很快,但能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我自己曾分析过我的长处和短处,短处是文化程度低,那时没学历也就觉得你没文化。长处一是我虽不刻苦,但我很吃苦,打水扫地我都能干,在基层单位这很重要,关系到你给别人的印象和你的口碑好不好,你要又贪又自私,就没人喜欢你;二是我和人相处比较谦让,不喜欢争,这和我从小的经历有关,我被动,我不追求特定目标,只要这件事做得大家都挺高兴,目标没达到就没达到,没关系。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