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鱿执慕馐汀T谒承蛏嫌纱沓て谀勘甑墓ひ怠⑴┮怠⒐馈⒖萍急浠晃诎才挪煌墓馈⑴┮怠⒐ひ怠⒖萍肌H呓ㄉ枋导室呀馈⒐ひ怠⒖萍即涌占渖霞性谝黄稹�

1965年6月16日,周恩来带着余秋里赶到杭州,向毛泽东汇报新起草白勺兰五计划设想,初步安排基本建设投资为1080亿元。听了汇报,毛泽东认为:基本建设投资太多,指标定得过高。五年投资要从1080亿元压到八九百亿元,三线建设也要从四五百亿压到300多个亿。建设项目不要搞那么多,少搞点项目就能打歼灭战。粮食4800亿斤能达到吗?1970年钢搞到1600万吨就行了。要留点余地在老百姓那里。

他说: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打仗出发,把加强国防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大体解决吃、穿、用,加强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把屁股坐稳,发挥一、二线生产潜力,有目标有重点地积极发展新技术。有人担心地提出,这样一来是不是违反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和农轻重的次序。毛泽东果断地说:农轻重的次序要违反一下,吃穿用每年略有增加就好。搞农业要靠大寨精神,农业投资不要那么多,要减下来。搞化肥我不反对,但是要靠养猪、养羊、搞绿肥。他还强调:内地建设鉴于过去的经验欲速则不达,还不如小一点,慢一点能达到。工业布局不能分散了。对老百姓不能搞得太紧张。把老百姓搞翻了不行,这是个原则问题。总之,第一是老百姓,不要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计划要考虑这三个因素。

根据毛泽东6月16日指示,国家计委重新研究了三五计划的建设规模和主要生产指标,7月21日拟定了基建投资900亿元和800亿元两种方案,并且同各部交换意见。多数部门表示为了保证国防,不争投资和项目,力争少花钱多办事。也有的部门认为投资太少,安排不下去,要求增加。

7月22日至26日,余秋里和小计委负责人连续五个上午向周恩来汇报了调整修改后的三五计划设想《汇报提纲》和1966年年度计划。提出:根据主席的战略思想,必须争取时间,在大小三线把国防工业的基地、原料、材料、燃料、动力、机械工业的基地,以及交通运输系统建立起来,改变我国现有的工业布局,使三线成为坚实的战略大后方。

900亿元方案是毛泽东提出三线建设决策后的第一个较为完备的规划。在投资方案中,三线地区占344亿元,一二线地区占384亿元,另有172亿元暂时分不出地区。

三者之比为382:427191三线地区投资中,西南为222亿元,西北为102亿元,湘西、鄂西为15亿元。其中四川为136亿元,是重点中的重点。国家财政总支出中,乎均每年与1965年相比,国防战备费用增加386%,基建投资增加12%,物资储备增加82%,对外援助增加154%(主要是援助越南),支援农业减少为了保证国防与三线建设,农业、轻工业、文教科学已经做了很大压缩。因此亿元方案又说明!权衡利弊,我们倾向于900亿元方案,再要减少100亿只能减少国防和基础工业投资了。周恩来在听取汇报时插话建议:总的可以按照900亿来考虑,要留50亿的机动,照850亿列项目,50亿元不列项目,如果能够多留些余地更好。无论是长期计划还是年度计划,都要分析项目,注意布局、规模、进展和协作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同时要考虑计划的执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打起仗来,完不成计划,另一种是打不起仗来,就可能完成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国家计委分别向各大区征求意见。8月3日周恩来亲自到上海听取了意见。余秋里、谷牧到西南、西北摸了一下究竟大三线上哪些项目。8月中旬回到北京,再次修改计划。8月30日至9月8日,周恩来连续七次听取了谷牧和小计委的修改和调查汇报,9月2日将三五计划《汇报提纲》拟出,基建投资最终确定为850亿元。9月14日,国家计委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振送《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草稿)》(简称三五汇报提纲)。

9月18日至10月12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讨论三五汇报提纲,共分十个问题,提出的方针、任务是:

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轻工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建设;充分发挥一二线的生产潜力;积极地、有目标、有重点地发展新技术,努力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关于三线建设,三五汇报提纲特别指出:

这是关系着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全局、关系国家安危、关系世界人民革命运动的一个大问题,也是解决长远和当前战略任务的一个根本问题。我们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一定要把建设重点放在三线,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不采取坚定的态度,那么,就会犯方针性的错误。

与1964年5月提交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的三五初步设想相比三五汇报提纲

是一个战备计划。其主要变化是:指导思想由解决吃穿用转变为加强国防战备建设,安排顺序由农轻重转变为重农轻。原来没有重点安排的大项目如攀枝花、酒泉钢铁工业基地,成昆、湘黔铁路,都成为重点项目,要求茌1970年以前基本建成。原定年建成的国防工业体系提前到1970年。而原定的45亿亩稳产高产农田目标被留置到四五计划考虑。

三五汇报提纲预期三五计划完成的1970年底的各项指标是:粮食48001乙斤,钢产量1600万吨,原煤28-29亿吨,发电量1100亿度,原油1850万吨;工农业总产值2700-2750亿元,每年平均递增7%;农业递增4%-5%,工业递增在总支出上,三五汇报提纲所拟各部类分配资金额度没有变化,只有基本建设投资减少50亿,降为850亿元。基本建设计划施工的大中型项目共2000个左右;投资按部门分,重工业、国防工业、交通运输共628亿,比例占74%;农业120亿,由原来的下降为14。1%;轻工业375亿,占44%。按地区分,三线建设总投资为360亿元,占三五汇报提纲关于三线地区基本建设的安排,是这个计划的核心内容:投资分配:按地区分,用在三线地区的投资占全国的比例,西南地区约为2083亿,占245%:

西北地区约为1053亿,占12。4%;湘鄂西地区约为195亿,占23%。按部门分,用在三线地区的授资占该部门的比例,国防工业74%,冶金工业58%,铁道工业45%,电力工业40%,煤炭工业35%,石油工业30%,化学工业48%。建设项目:三线地区大中型项目共823个,西南435个(四川247个),西北268个,湘鄂西120个。

从上述安排看,三线地区的建设在计划中确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横向相比,西南地区投资预算几乎占全国的1/4四川是三线的中心,1966年该省的基本建设投资几乎接近全国的1/6纵向上与四川、西南地区建国以来其他时期历史投资情况相比,更可以知道其分量之大。四川省在三线建设以前,年投资完成额最高的是1960年的2326亿元,三线建设前一年的1964年只有76亿元,而1966年则猛增到3319亿元,分别相当于17倍和436倍。二五计划时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比重是1:89057,而三五计划时期则变为1:111:130中央工作会议讨论了三五汇报提纲提出的计划方针和各项指标。大家认为,草案体现了主席的战略思想,方针明确,重点突出,是留有余地的。在会上也有些人提出了意见。总的来说是两种。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准备打仗,还可以再狠一点,把大小三线、国防建设搞得更突出一些。首先应该加快两弹一机(导弹、氢弹、超音速飞机)的进度,其次再增加青藏铁路等8条对战备有重要意义的铁路干线,争取两三年内从西宁修到拉萨,并延伸到亚东。西南的国防公路也应该增加。另一种意见希望培加地方钢铁厂、农林水利、化肥、纺织、轻工业的投资建设,建议增加20多亿元和搞54个小钢铁厂。

10月6日,国家计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向周恩来提出了报告。认为:必须坚决贯彻把国防放在第一位的方针,挤出一些钱来,把大小三线和国防建设的主要东西多搞一点,其他方面不能多搞。原来安排的两弹一机投资是少了一些,进度慢了一些,加快是必要的。青藏铁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