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月开会征求意见;在农村,供销社要召开社员代表会议监督商品供应。党的各级监察机构要监察这些工作。
5。农业的包产到户。
鉴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严重困难,1961年1月14日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吃饭第一,建设第二。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1961年要搞实事求是年。为了使吃饭第一工作落到实处,中共安徽省委在部分地区开始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经营管理方法。所谓万事开头难,为了推行这个责任制,安徽省委书记三次上书毛泽东,解释包产到户的优缺点。5月7日刘少奇在湖南省与农民谈农村工作问题时,首次提出可以酌情实行包产到户。虽然他说总的来讲不能搞分田到户、包产到户,但有些零星生产,如荒山等可以包产到户,收入交一点给生产队,剩下的都是社员自己的。
当年这些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思想和做法,包含了从中国实际出发与借鉴西方经济管理经验的远见卓识,在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设领域,具有开风气之先河的示范地位。在经济调整当中起了重要作用。
(四)制定和实施《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
大跃进时期的左倾错误,在宏观上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在微观上破坏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以致责任制度废弛,生产秩序混乱;在不少企业中,瞎指挥、乱操作的现象严重,许多设备受到了损坏;有不少的金业,不计工本,不计盈亏,不讲究经济核算,国营企业的全民财产和人力受到侵犯,或者受到其他方面不应有的无代价的调用;许多企业的工资和奖励制度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许多企业的党委包揽日常行政事务,放松了党委本身的工作,特别是调查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期间,国家一方面从宏观上调整国民经济,同时在微观上也对企业进行整顿,加强企业管理。《工业七十条》是在总结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和大跃进时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是在薄一波领导下,由国家经委副主任饶斌具体负责拟定的。参加起草工作的还有马洪、梅行、廖季立、董峰、张沛、赵荫华等。1960年底,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就开始组织一些同志下厂调查。毛泽东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后,又进一步加强了企业调查和调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薄一波于1961年6月带领一个起草文件的班子到沈阳,边调查、边讨论、边起草,袁宝华也参加了这次讨论。在沈阳起草了企业管理工作条例的草稿。然后,薄一波带着写出的草稿,赴哈尔滨、长春等地征求地方和企业的意见,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形成《国营工业企业管理工作条例(草案)》。8月,在邓小平同志主持下,中央书记处在北戴河连续举衍4天会议,逐条进行讨论、修改,最后将文件定为七十条。后来又经过在庐山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讨论、修改。9月17日,毛主席和周总理审阅时,不约而同地将《条例》题目中管理两字删掉了,最后定名为《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
《工业七十条》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国营工业企业管理的章程,是调整时期整顿工业企业、加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
(1)规定五定是摸清和核定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办法,是整顿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五定就是定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定人员和机构;定主要的原料、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的消耗定额和供应来源;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定协作关系。
(2)十分重视协作问题。强调了凡是需要和能够固定的协作关系,都必须固定下来;固定的协作任务要纳入计划;协作双方签订的经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不准单方面废除。当前要特别注意解决的问题是:原有的协作关系,中断了的,要尽可能迅速恢复;由于条件变化而不能恢复的,要另行安排;不正常、不合理的,也要重新安排。需要建立的新的协作关系,要迅速建立。
(3)对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责任制度作了具体规定。责任制度的核心是衍政管理方面的厂长负责制,在党委领导下依靠群众、建立一个厂长负责的统一的生产行政的指挥系统。此外,还要在以厂长为首的行政领导下,建立和健全技术责任制、财务责任制和其他的责任制,使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都有专人负责,使各个岗位的职工,人人都有专职,克服和防止责职不明、无人负责的现象。条例草案强调建立一系列的责任制度。
(4)对企业的技术管理作了具体规定。
(5)对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作了具体规定,强调节约是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根本原则。不计工本,不计盈亏,是不符合这个原则的。除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需要国家给予计划补贴的少数企业以外,一切企业和生产部门,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都不容许发生亏本赔钱的现象。
(6)对职工的工资、奖励、生活福利专列了一章。关于劳动报酬规定贯彻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的原则,反对平均主义。工人的工资形式,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根据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否有利,实行计时工资制或者计件工资制。强调企业的领导人员,必须经常关心职工的生活,切实做好生活福利工作。
(7)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企业中的党委会是企业工作的领导核心。企业党委应当把调查研究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不要去代替厂长,包办行政事务,而要好好地领导和支持以厂长为首的全厂统一的生产行政指挥系统行使职权。
(8)规定每个企业,在行政上只能由一个主管机关管理,木能多头领导。企业的生产任务,企业的人员、物资和资金,除了按照中央的规定或者经过上级行政主管机关的同意以外,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能改变和调动。《工业七十条》关于企业管理体制的这些规定,有利于恢复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有利于保障国营工业企业的独立经济核算权;有利于发挥企业本身和行政主管机关的积极性,并发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积极性,把这两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结合起来。
《工业七十条》的贯彻执行,采取面上普遍传达,能改的马上改;点上分批试行,企业一个个地进行整顿。到1962年第一季度检查时,第一批试点的3000个工业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理顺了企业内部的关系,企业管理都有所加强和改善,生产也逐步好转。
由于工业调整与企业整顿同时进行,到1965年,大跃进中受到破坏的国营工业企业大部分都恢复了元气。
(五)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计划工作
在国民经济调整的过程中,国家计委认真地总结了经验教训,坦诚地指出,在计划工作中发生了严重的缺点和错误,最主要的是:指标过高、战线过长、权力分散、计划多变,综合平衡工作做得很差。并且对改进计划工作提出了15条规定:
1。计划工作必须按照有计划、按比例的经济规律亦事,加强综合平衡,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生产资料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的关系,以及积累同消费的关系,使建设和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安排计划要抓住重点,但必须照顾前后左右,不能一马当先,不顾其他。同时,注意加强各个部门内部的综合平衡。加强大区的计划,在全国的统一计划下,按照各地区的特点,逐步实行以大区为单位的地区综合平衡,中央各部的按行业的综合平衡必须同地区的综合平衡相结合。【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2。国家各项计划之间必须互相衔接,比例适当。各级计划机关必须坚决改正注意工业而不注意农业,注意建设而不注意生产,注意生产而不注意劳动、成本、财务,以及注意数量而不注意质量等片面性和局部观点。
3。在全面安排中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是调整当前工业各方面关系的重点政策。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应该先保证当年生产,然后再安排基本建设。不论生产计划还是基建计划,既要安排好生产消费,又要安排好生活消费;既要计算重工业可能提供的原材料、设备和动力,又要计算农业可能提供的商品粮、原材料和劳动力,以及轻工业可能提供的各种消费品。
4。农业计划和工业计划是基本建设计划的基础,安排基本建设必须连看几年。同时,要编制国家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