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如海是男的,心思的确不够细,何氏却自小和杜杏娟一起长大,她这小姑身为珠宝皇商家的嫡亲大小姐,本身又会做饰品,你见过她什么时候戴过和别人一样的首饰了。
其实送杜杏娟和张家的礼物早早就送出去了,只是江南离京城可不近,他们的礼物估计也是这两天到张家。
送礼的时候,何氏没想着专门让杜若香为姑姑设计新首饰,小女孩毕竟是刚学的,把她做的东西当中秋节的正式礼品,当姑姑的不会说什么,但张家不知道杜若香本事的免不了要笑话的。
正好这回张家往宫里送货的人是杜杏娟的小叔,等他回去时托他顺便带上,就说孩子想姑姑了,做些小饰品给姑姑戴着玩,这样张家有眼力的自然会夸礼物用心,没眼力的也不能挑小孩子的孝心吧。
……
杜若香专心挑中意的珠宝,爹爹难得不让她用边角料了,一来是因为这是给她姑姑的,主要是给在婆家的姑姑,二来也是想看看她上回能设计出金属首饰盒是不是只是一时的巧合,这些上等材料她要能物尽其用,那她才真有在店里说话的资格。
反正大哥已经显露极好的天份了,光彩还是主要在杜家的长子身上,这就可以了,杜若香不会用自己两世的经验去抢大哥的风头,现在有大哥的能干摆在前面,她才可以慢慢展现自己的本事。
挑到快中午要吃饭了,杜若香和杜长平才从材料室出来,这里的材料哪怕是手指盖一点大的,也能值不少银子,所以是有专人看管的,今天值班的是薛、钱两位师傅,家主交代了,就是杜家的少爷小姐进来挑也得他同意,而且身旁不能离人,挑好了一样得登记,不然少了什么,还得当值的师傅赔偿损失。
这不是当爹的信不过自己孩子,杜家的少爷小姐要什么不就是一句话的事,他是为了让外人知道杜家是一视同仁的。
杜若香先不拿东西,她记下了自己看中的那些,打算回去画图看看效果,好的话再选实物也不迟。
谢过薛、钱两位师傅,杜若香和杜长平就往前院去,该吃午饭了。
这时候她们的二叔杜如津兴冲冲的进来了,看见侄子侄女笑得更欢:“你们还在里面忙什么,不知道外面的大喜事吗?”
“大喜事?杜家的吗?”杜长平奇怪了,他这杜家大少爷怎么不知道?
“是全天下的,”事太大了,杜如津不好卖关子,“今天上午宫里贴出了喜报,皇后娘娘今晨诞下太子,母子均安。”
“…太子…”杜长平有些迟疑。
杜如津点头:“的确是太子,喜报上写的,我想立太子的圣旨很快也会下来了。”刚出生的孩子就立为太子,我朝是没有先例的,不过想想当今皇上的年龄,就可以理解了。
杜如海和杜如津兄弟都松口气,皇后和太子母子均安,那他们的贺礼就可以在这两天送进宫了,礼品都有着子孙满堂的吉祥意义,宫里这时候看到了只会高兴才对。
杜若香也放心了,今天凌晨那金光的方向应该就是皇后娘娘的寝宫,加上佛门的人出面,那位太子应该也是个有来历的,不用她担心了。
杜若香和杜长平吃了午饭回了杜宅,何氏这时候却没在家里,杜家兄妹一点也不奇怪倒相视一笑,母亲打听消息的本事可比父亲和二叔厉害。
……
何氏是黄昏时才回来的,面对丈夫和儿女的目光,她抱歉的摇摇头:“今天京城有头有脸的夫人都去沈家到贺,可尤夫人进了宫,是沈家长媳接待的大家,但她只说上午宫里给他们家送的信,具体情况还得尤夫人回来再说。”
“皇上都召告天下了,反正这是喜事不会错的。”杜如海是放心了,杜家又不是那些藩王,该高兴就得和大家一样高兴。
何氏点点头,心里倒想着能打听出什么详情更好,女人嘛,对这种事总有点八卦的天性在的。
……
何氏第二天倒没出去,她打听了尤夫人还在宫里,第三天尤夫人仍没回来,而这时候杜家和张家的货物和礼品都交上去了,张家小叔还没回江南,大家都在等宫里的消息。
第四天尤夫人一早出了宫,一上午沈家就坐满了来贺喜的各府女眷,何氏当然也去了,她本来以为依自己的地位,今天是很难打听到什么,但想不到尤夫人神采奕奕,一句话重复说上好几遍,她听到的比自己想知道的还多。
第三十八章 外戚
何氏中午前就从沈府回来了,她听到的可是尤夫人当着数十位夫人说的,这些话估计下午全京城的人能都知道了,那她告诉自家人也不算散播什么。
所以何氏专门让人去告诉杜如海,让他中午请张家小叔来杜家吃个便饭。
杜如海一听就知道妻子这是打听出宫里的详情了,而且应该是好事,不然她会先叫他回来私下商议的。
何氏回来时也快中午,今天请客事先大家都不知道,现在叫自家的厨房临时加菜加不出多少贵重菜,她干脆让人叫大酒楼买了几份回来。
张家客人是杜家姑娘的丈夫的嫡亲弟弟,这可不算外人,他也是杜若香的长辈,何况家里吃好的小女儿却不能上桌,何氏和杜如海都会心疼的,反正自家孩子不过才七岁,也不用马上就计较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规矩。
张家小叔也没意见,事实上杜若香今年是六岁还是七岁他根本记不住,他现在最关心的是何氏带回来的宫里的消息,那可关系到张家的钱途甚至性命啊。
杜若香有幸坐在饭桌旁听爹娘和张家小叔说话,因为这太子是她上一世没有的,所以今天这场面也是她记忆里不存在的,她也好奇宫里到底怎么样了,虽然事后问何氏也应该不会瞒她,但总不如现在大人们一起说的详细。
杜若香是记得自己七岁了,不过她更记得她前世十七岁了家里来了亲戚还是坐一桌的,杜家就一个嫡女,谁忍心让她一个人一桌吃饭。
至于何氏,那是得了杜家太老太太的余荫,杜家祖先本来就是招赘的,真正出面理事的还是姓杜的女子,如果连和亲戚吃饭都要避让,杜家女人也不用在外面混了。
所以杜家有这个规矩,小宴的话杜家的当家主母是可以与男性亲戚同席的,正式宴席当然还得坐回女客那一边了。
张家小叔也知道杜家这规矩,本来他小时候还笑过杜家也太把女人当一回事,结果让他娘听到,亲自拿鸡毛掸子教训了一下,那时候同席的杜家主母是卫氏,是张夫人的好友,再说你瞧不起的女人,是不是也包括生你养你的那个!?
再议论杜家的规矩,就上升到不孝的程度了,何况是今晚,张家的小叔还唯恐何氏坐得远了,让他落掉什么关键。
何氏也知道她能得人尊敬,全靠自己消息灵通,她更欣喜自己的眼力,沈皇后多年没有子嗣,皇后的娘家人在京城达官贵人中根本没法挺胸抬头,也没有几个商人愿意往他们家送银子,也只有何氏几个极个别的,有什么都不忘了沈家。
其实原来何氏只是在分析,沈皇后多年无所出还能稳坐中宫的位子,这应该也是位极有手段的女子,对她的好总比对那些后妃的娘家好保险些,也更名正言顺些,但她也没想到沈皇后真有生下嫡亲骨肉的一天,毕竟皇后娘娘的年龄可是…
外人想不到,沈家人更想不到,尤夫人这几天就跟做梦似的,她在宫里服侍皇后娘娘三天,其实一直是晕头转向的,好在真让她动手的活也没有。
别笑妇道人家经受不起大事,沈侍候这几天也是似梦非醒的,昨天皇上散朝时说太子“洗三”该见见舅舅了,他才在满朝文武的羡慕眼光中进了后*宫,而见了尤夫人后,夫妻三天才见面的第一件事就是互相掐对方一把——疼,这真不是梦!
到了“洗三”娘家人给孩子见面礼的时候,沈侍郎又尴尬了,这都三天了,他又不是不知道“洗三”的规矩,居然什么也没准备,他这礼部右侍郎真是白当了。
总算沈家也是小心这些年过来的,一点急智还是有的,沈侍郎解下自己官服上系的玉佩递过去,这总比什么都拿不出要好。
更万幸太子外甥很给侍郎舅舅面子,新生儿伸小手去抓玉佩,还笑了,这明知道刚出生三天的孩子其实根本看不清东西,但一屋子气氛顿时就好了。
事后沈皇后就单独见了兄长,她不顾生产才三天的体弱,严厉的将兄长训了又训,训得沈侍郎汗下来了,人也清醒了。
然后沈侍郎再和尤夫人单独相处,确定宫里的人没偷听,他摆出丈夫的威严将妻子训了又训,这三天妻子在宫里的表现皇后妹妹都说了,丢沈家的面子还是小事,要是有人借她的手让太子出点意外,沈家哭都没地方哭去!
“知道为什么今天皇上只让太子殿下的娘家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