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励两个孩子好好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竞赛,一定要考到同一所大学。朋友说这样的鼓励,让两个孩子更有了信心,后来两人考上了同一所高中,而且在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中,两人确实是在互相鼓励,互相竞赛,互相关心。但考大学时,女孩的分数低了一些,被省内一所大学录取。这时他们家长倒真心希望两个孩子能够结合到一起,但两个孩子的感情却慢慢地淡了,虽然两人仍然有联系,但已经成了普通的朋友,他们想往一起撮合,也撮合不到一起了。
在今天,孩子早恋已经比较普遍,早恋的事也让家长们伤脑筋,但能够处理好的,并不是很多。不少家长得知孩子早恋,总是自然而然想到让孩子彻底断绝,然后采取粗暴严厉的措施,但结果往往是不能如意,不但影响了学习,也影响了和孩子的感情。所以说,孩子早恋这样的事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处理不好,孩子也会记恨一辈子。
有一位老师得知自己的女儿和一个男孩子谈恋爱时,一下无法接受,觉得这个男孩就是一个不良少年,而且男孩的家庭情况也不好,于是便采取了说教甚至打骂的措施,然后对女儿严加看管,上学去送,放学去接,而且没事也不许出去玩耍。但还是没能看住孩子,因为在校时间就是两人谈恋爱的时间,而且上课时还互传纸条。这位老师得知情况后,便把女儿转到了另一所学校,而且看管得更加严格。没想到没过多久,女儿突然失踪,几天后女儿才打电话回来,说她要和男朋友合开一家烧烤店,店铺已经租好了。这位老师去看,果然店铺正在装修,而且是男孩子的父母出钱出面装修的,男孩子的父母坚决支持孩子的恋爱和创业。这位老师强行拉不回孩子后,便宣布与女儿断绝关系。后来我们发现,女儿有了孩子后,这位老师还是认了女儿,也认了这门亲事。但再后来,因烧烤店生意不景气,女儿和女婿的关系也紧张起来,这时女婿又迷恋上了赌博,后来两人终于离了婚,现在女儿一直领着孩子住在父母家,也没出去找工作,女儿母子两人靠父母养活。提起这件事,这位老师就后悔,后悔当时太冲动,后悔当时教育处理不当。而他的女儿,也对父母不满,怨父母当时的打骂管教,说如果当时不转学不逼她,她也许会考上大学,也不至于两人弃学开烧烤店。
早恋也是孩子生理和心理作用下的一种冲动,因为孩子小,这时的恋爱理性的成分很少,更多的就是生理和心理的冲动,在冲动的驱使下,往往会只满足于生理的需要,因此,如果发现孩子早恋,家长就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我所在的大学紧靠黄河,每天都有男女在河边谈情说爱,而且有时也可以看到年龄很小的中学生,而且中学生和大学生谈情说爱也有差别。大学生搂抱在一起,让人看出是情感在交流,而那些中学生搂抱在一起,往往会做出生理需要的动作。
有次写作课为训练学生的叙事能力,我让学生写一件最刻骨铭心的事情,就有不少学生写中学时的恋爱。这么多的学生写这样的事,我当然吃惊,因为我知道,有更多的同学是不愿意说这些事的。但说这些事的,基本都是伤痛,而且大多是女生。她们有骂男朋友负心的,有后悔谈恋爱而耽误了学习的,也有说被欺骗的。更有一位学生在考数学时,在考卷上写文章骂曾经的男友,说是那个负心人害了她,让她没好好学习,以至于面对试卷答不上来。这件事一时成为全校人议论的话题。这也说明,早恋影响了学习或者留下伤痛的很多,因此,早恋不是一件小事,早恋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正因为如此,遇到孩子早恋时,千万不要惊慌,更不要急躁,也不能简单粗暴,而是要静下心来细想,要多动脑筋,而且要结合孩子的性格和现实情况,然后制定出应对的办法和教育引导的办法。如果两个孩子爱得很深,那就要先承认事实,然后因势利导,让孩子不要过多地把精力放在谈恋爱上。如果只是一时的冲动和好奇,那就要给孩子讲清利害,讲清事情的严重性,要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果是看了黄色录像模仿,那就要给孩子讲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也要讲一些道理,让孩子自己珍惜自己,自己爱护自己。但不论是哪种情况,简单粗暴的打骂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因为不解决心理问题,越打骂,孩子会越对抗,也会越隐蔽,也越容易出事情,也更影响孩子的学习。
第十一章 人生观和传统道德品质教育
传统美德教育必不可少
在传统教育中,孝是第一位的。子孝,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子不孝,就是家门的最大不幸。今天,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孝顺,但这方面的培养,却有所削弱,也没引起我们父母的足够重视。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自然是全家的掌上明珠,也成为全家围绕的中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养成孩子唯我独尊的习惯,甚至养成只知道让别人敬他养他,却不知道他要孝敬别人,因此,对独生子女孝道方面的教育,就显得尤为紧要。
在过去的家庭,长辈要坐在上首,第一碗饭,也要舀给长辈;现在,在不少的家庭这种情况却倒了过来,第一碗饭总是舀给孩子。其实这不是先吃后吃的问题,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问题,长期这样,孩子就会自然觉得自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而别人都是不重要甚至是次要的,而且别人都应该为我服务。这样孩子当然想不到为别人服务、为别人着想,更别说孝敬别人了。
在我家,平日我们也是让孩子先吃,第一碗饭也是给女儿的,因为三口之家,做饭时,我和妻子都是厨师,第一碗饭自然得给女儿。而且我的女儿小的时候一直不好好吃饭,不仅第一碗饭给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吃饭时还得督促伺候她吃。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得不好。但如果是我们家里的人来或者是来了客人,情况就不同,第一碗饭绝对是要给家里的来人或者是客人的。比如我的母亲来我这里,饭熟前就要让孩子喊奶奶吃饭,然后让奶奶先坐好,然后让孩子把筷子和碗给奶奶准备好。这一点我们做得是好的,因为我的妻子从小生活在大家庭里,最多时祖孙四代二十多口人,如果不是长幼有序,这样的家庭就无法维持,因此我的妻子就很注意这一点,也觉得这不是一个吃饭的问题,而是一个长幼有序孝敬老人的问题。因此,如果家中有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客人,在舀饭吃饭时,孩子的父母最好还是先给孩子的爷爷奶奶舀饭,也让爷爷奶奶先吃,而且要让孩子喊爷爷奶奶来吃饭,并给爷爷奶奶拿碗筷。这些事看起来是小事,却体现着孝敬教育的大道理,而且孝敬教育,就是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孩子是否孝敬,也要从这些小事中体现。
不要小看一碗饭,它体现的是一种教育理念。但现在不少人已经很不注意这些,比如到饭店吃饭,坐满满一桌子人,菜还没上齐,如果有小孩,不少父母总让小孩先吃,而且挑拣孩子爱吃的吃。这样我不是说大人们会有意见,大人们肯定不会有意见,而且还会主动劝孩子先吃,但这样做确实对孩子不好,是教育孩子不把大人放在眼里的表现,这样的结果孩子心里当然不会敬重大人,当然也不知道敬重长辈。如果父母会教育孩子,这时就应该让孩子给大人们做点什么,比如给大人们摆放一下餐具,给大人敬酒祝福什么的,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孩子也学到了礼貌,孩子也惹人喜爱。
我们一直没和父母住在一起,教育孩子孝敬,也只能是口头教育多,具体教育少,具体教育也是让孩子常给老家的亲人打打电话,寄钱带礼物时让孩子参与,亲人来了热情招待等等,这些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我还要说说那年给我的母亲过八十大寿。我母亲八十寿辰那天,还不是放暑假的时间,于是我们建议往后推半个月庆贺,放假后我们带着孩子去,让孩子也体验一下孝敬长辈。那天在生日的宴会上,我们儿女们鞠躬拜寿完毕,就让孙子孙女们给奶奶磕头。磕头虽然是封建礼仪,但我们还是让孩子们这样做了,因为这样做他们会记忆深刻,会知道奶奶是他们最敬重的人。过后我的女儿果然问我为什么要磕头,我告诉她,因为你的奶奶很重要,也最值得你们去敬重,所以才用磕头的方式来表达。然后我告诉她,孝道是咱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会一直延续下去,等你过八十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