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培养女儿上北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个亲戚,每次说到自己的孩子总是不满,总是要叙说孩子做过的一些坏事,但叙说时并不生气。比如他说孩子有次偷着把班里的锦旗拿回了家,他们发现后觉得这事麻烦,觉得怎么送回去都不合适,还是他想出了一个聪明的点子,让妻子把锦旗洗干净,陪孩子拿到班里,然后告诉老师说孩子想做好事,看到锦旗脏了就拿回家洗干净了,于是老师当场表扬了孩子。亲戚说这话时,孩子就在一旁看电视,根本没管父亲说的什么,我也不知亲戚是夸奖孩子还是批评孩子,反正感觉这话他已经说了多遍,已经把说孩子的坏当成了家常便饭,孩子也根本就不再当回事,你说你的,好像和他无关。我想,照此下去,孩子还不知要干出什么事来。那天我和他谈了许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他还是能够听得进去,但他就是信心不足,说我们不能和你们知识分子家庭比,我们当工人的,怎么教育孩子,也没大希望。我告诉他错就错在这里,根源就是一开始就没把教育孩子当回事,也没把自己当回事,甚至觉得自己不懂教育,就随意教育孩子,由着自己的性子教育孩子,遇事不考虑怎么教育效果好,而是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高兴时乱表扬,不高兴时乱批评。我告诉他,其实教育孩子并不神秘,一是教育孩子前我们先想一想,许多道理一想就明白了;二是我们自己要做表率,有了孩子,我们就要先严格要求自己,做什么说什么,也要考虑对孩子的影响,随意说孩子的坏处,就是一个不小的坏毛病,就一定得改。而且以后还要懂得尊重孩子,孩子得到尊重,孩子就会自己把自己当回事,也把荣辱当回事,也才能约束自己,做事才会考虑后果。

也有人总喜欢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然后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总觉得自家的孩子有许多方面不如别人,总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够争气。久而久之,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就会变成一种对孩子的高度不满,甚至会无缘无故地挖苦责备孩子,从而和孩子产生很深的隔阂,进而产生对立情绪,这时孩子对父母的话不但不听,反而会顶撞争吵。那回去一个朋友家,得知我的女儿考上了北大,朋友的妻子立即就说自己的女儿不行,太笨,笨得补习了一年,成绩反而倒退了十几分。当时她女儿也在场,听到后立即哭着跳了起来,然后哭喊着说:“你不笨怎么生下了我这么笨的女儿,我笨就是你遗传的,谁让你生下我这么个笨蛋!”然后哭着摔门进了自己的屋子。这样我们都很尴尬。但朋友的妻子还是述说女儿的不争气。我只好告诉她我教育孩子一直是用鼓励的办法,我从来没说过孩子笨,也没说过孩子不好,孩子有不会做的题,我就说题太难,需要认真思考认真对付,经过努力孩子把难题做出来了,我就表扬孩子。然后我就讲鼓励教育的重要性,告诉她鼓励会让孩子增强信心奋发向上,讽刺挖苦只能让孩子没有信心从而破罐破摔。

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重,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出众的,至少也不能比别人家的差。这种盲目的攀比心理,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也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让孩子在学习上产生一种恐慌心理,使孩子害怕考试,更害怕考不好。这样的心理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会影响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我在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位熟人,有次她说她的女儿心理素质太差,一遇考试,哪怕是随便的一次班级测验,女儿都是在考前失眠,而且进了考场,总要条件反射地拉肚子。我觉得可能是父母给的压力太大,孩子也太想考好,或者是太害怕考不好。她说她也觉得有这方面的原因,然后问怎么办。我说只能是减压,让她感到考试也就那么回事,考好考不好也无所谓,也许就不会再有这些毛病。后来她想出了一个减压的办法。因为那学期孩子感冒了,而且比较重,孩子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于是她便告诉女儿,说这学期考试肯定考不好了,因为请了一星期的假,功课落下了不少,能考个及格就可以了。这样孩子果然考试前没失眠,考试回来也没说拉肚子。

做父母的当然更不能羞辱孩子,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有时气极了,也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有次我在马路上散步,一位母亲找儿子回家,可能是到处找得辛苦,我看到她找到儿子时,儿子正和一帮小朋友玩耍,母亲快步走上去责备孩子,不知孩子说了句什么,这位母亲竟突然把一口唾沫吐在了孩子的脸上。因这个孩子都快有母亲高了,孩子当时愣一下,然后扭头向相反的方向走了,母亲只能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我不知她过后怎么处理,但我要说的是,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能冲动,更不能粗俗,父母的冲动和粗俗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也会变得冲动粗俗,孩子的性格虽然有遗传的因素,但绝大多数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父母的冲动会影响孩子,父母的过激行为也会增加孩子对父母的陌生和不满,甚至会导致孩子仇恨父母。
说了这么多不当的教育,总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父母要多用鼓励教育,把孩子的信心鼓起来,把孩子的荣誉感鼓起来,把孩子鼓励到一个高处,让孩子永远觉得自己是好样的,至少是也有很多优点,至少是不比别人差多少。相反,如果讽刺挖苦孩子,甚至是侮辱孩子,孩子将会越来越和父母对立,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越来越不把父母当回事。

第六章 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孩子上学前,应了解学校的情况和规矩,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孩子初入校门,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环境,面对这一切,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心理,有的可能胆怯,有的可能好奇,有的可能想在新同学面前称王称霸。环境的改变也会让孩子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时的父母就需要特别地注意和留心,要多观察孩子,多和孩子交谈。每天送孩子去学校时要交谈,告诉孩子要注意一些什么事情,孩子回来,更要交谈,询问一下今天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也要问问孩子在学校的感受。如果发现问题,就要想法解决,即使是一些很小的问题,也不能放过,因为刚入学从孩子的学习方面来说,是孩子的起点,起点很重要,如果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就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比如不愿意去学校,不想学习、和同学相处不好、苦恼害怕等。

记得我七岁初入校门去报名时,是我的哥哥领我去的,那时他读三年级。我现在还模模糊糊记得,他把我领到报名老师面前,他就跑了。我当时很害怕,站在那里不知要干什么,好像老师问我,我才说报名上学,记得老师让我从一数到五十,我一口气就数到了。接下来的羞辱我至今记得,老师问过姓名后,就问成分。因我的父亲是地主出身,又是右派,又当过国民党军官,又是国民党党员,这么多黑帽子,在村里就很是显眼和与众不同。而且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成分又是区分好人和坏人的直接标准,所以我们从小也成了人们眼里的阶级敌人,经常遭到村里孩子的欺负,人家骂我们也骂地主反革命,我从小就恨透了地主这两个字,所以我当时不敢说,也不愿意说。这时老师突然喊道:“成分你都不知道!是不是地主?!”我当时就吓哭了,也不知老师在报名册上写了什么。因此,我进入校门,就对学校怀有一种恐惧,而且进入教室后,印象最深的就是放在讲台上的那杆教鞭。教鞭是很长的一根拇指粗的木棍,教鞭也不是用来指黑板的,而是专门用来打学生的,如果谁在课堂上有小动作或者打瞌睡,老师就会劈头盖脸地用教鞭打。因为那时我们的老师基本都是民办老师,也是大队的造反派和打砸抢积极分子,武斗也很卖力,在课堂上打人更不含糊,把学生打得头破血流也是经常的事情。我虽然挨的打不算多,但我对那杆教鞭最害怕,上课时常常盯着老师的教鞭,根本没用心听老师讲什么,学习成绩当然也是比较差的,当然那时也没有人管什么学习成绩,上课也是胡说乱讲。而且那时如果老师不想讲课想恶作剧,就让学生斗地主,让学生去生产队让队长派一两个地主来,让地主低头弯腰站在讲台上,然后让学生批判谩骂和踢打。有一次就把我的父亲拉来了,我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侮辱殴打我的父亲,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倒不是有多仇恨,就是羞愧,恨不得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