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么说你就被灭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很惊讶,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后来询问他,他说自己每天下班后,都会发一封邮件过去,给那个艺人,讲明光线传媒在内地是一个什么样的集团,邀请他参加的节目是什么样的节目,参加过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那个台湾艺人,后来也打电话过来跟我讲,如果不是你们这个导演,我不会答应去。是他找到我的网页,给我每天留言,跟我说,你们为什么需要我来做这个节目。这让我很感动。他是真正尊重和需要我的人。

现在集团的人事总监,路过没有打酱油,没有觉得事情已经结束了。我不做无用功,结果,他成功了。成功后,引起了集团上下的注意,大家都在观察,他沟通这么厉害,看他能做到什么地步。

整整一年,365天,我们这个节目邀请了四百名明星。他和这些明星,经纪公司,相处的都非常好。可以说把关系调理的井井有条。什么时间,那个明星有活动,生日,或者其它特殊的日子,他都记得非常清楚。

那么好,在集团需要一个人事总监的时候。老板忽然想,做人事也是主要沟通,交际,管理人。他对待明星都能做到这么好,何况是公司内部的员工呢?

打酱油是一种不负责的姿态,在职场,没有绝对的无用功。只要你做的用心,做的越多,收获就越多。虽然未必都是升迁或者加薪的机会。但是,各方面的经验和能力的积累,是不会作假的。

坦白讲,我其实就是一个不打酱油的获益者。

现在我本身能力,和可以做的事情,比如一些比较专业的技术岗位需要我来做,我也马上能够去适应,就是我不打酱油带来的优势。

我在光线六年间,在集团内部的各个事业部换了九次岗位。从最早的策划开始做,因为策划要说服导演接受你的想法,但是你要说服导演,就要明白导演需要做的工作到底怎么开展。我没有像其他策划一样,只是说明想法,然后任由导演去选择决定,而是自己了解了导演的工作,以及做决定的角度。

就是掌握的这些“盘外”的技能,让旅游卫 视一档娱乐资讯节目找到了我,邀我去做了主编。主编是全面管理一个节目的岗位。除了导演,策划外,还要管理场地,拍摄,以及协助广告部进行节目的广告洽谈。这时,最大的进步是,人权开始全部放在我的手里。

这是一个很好的磨练的平台。然后,我从旅游卫视被光线挖了回来,回到光线做一档日播访谈节目的制片人。它与主编的不同是,它除了要负责人事之外,还要负责整个节目的广告运营。当时,光线节目邀请明星的话,是不通过导演直接约的,而是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叫艺人关系部。

可是合作之后,我发现艺人关系部在效率和艺人邀约的质量上离节目的需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加上某次,节目需要邀请一名歌手参与,可是邀了几次,都没有给个肯定的答复。

我去问艺人关系部,你们能不能把这个明星的联系方式给节目组,我们直接去约约看?

组里当时的同事拉住我低声说:“刘同,你疯了。这不是我们需要做的事儿。艺人关系部有艺人关系部的任务。他们约不来人,到时候开会是他们的失误,也责怪不到我们的头上。

对这种话,其实我打心眼里是不赞成的。我的目标是将工作做好, 不是考虑最后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的问题。如果说,我去约下试试,能给工作带来转机的话,我不介意多做一些工作,这才是最正确的工作态度。

现在企业是一个简单化程序化的“流水线“。虽然各司其职,但是一个环节上的失误或者出现意外,就会使整个流水线遭遇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打酱油,觉得事不关己,是个错误的思维。因为你是流水线的一部分,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出于这种考虑,我拿着要来的电话,去约了艺人。我没想到,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一次新的变化。当几个月后,老板说要和我谈谈,问我愿意不愿意去做艺人关系部的总监时,我自己都愣住了。

这是集团的一份肥缺,大家都羡慕的工作。因为你管理者艺人的资源,管理统筹着艺人的经纪公司。你等于把所有资源都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而我,刘同,年纪不大,入行来说时间也不长,这等于天上掉下来个馅饼,在众人羡慕的眼光里,掉到了我的嘴里。

只有我和老板知道,为什么。

不打酱油,做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做,你做了,做的多了,就变的不简单了。

现在,我能来到节目部,主管人权,财权,有自己开发新节目的权利。很多集团里的员工都说:“刘同,你那里就是个微缩版的小光线啊!“

我总是笑笑。其实这些,你们也都做的到。不过太多人,都在各扫门前雪的想法里,丢掉了这个机会而已。 

嘿!我想让你听我的

“刘同,我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下你。“

“请讲,谈不上咨询,我们可以聊聊。“

“我又换工作了,这是我两年里换的第五份工作了。我不知道怎么了,命犯小人啊,到哪里都有人跟我作对,我说东,他偏偏要说西,明明知道他是错的,就是不听我的!”

“你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太固执啊,那些狗娘养的,都不好好跟我合作。”

“你介意不介意我说一句直接的话?”

“你说”

“这样下去,你不是换来换去一直换工作,就是彻底的没工作可言。”

我不是一个太受欢迎的人,尤其是接触过我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因为我说话直接,很多时候都会刺激到别人。可我坚持要说出我心里的想法,这样才能给这些发私信咨询的观众带来一些些的帮助。

这个电话里,我留了一个问题给对方去想。你说别人不听你的,不愿意和你好好合作。那么好,请你拿出一个让别人听你的,信服你的理由?

再简单一些问,你,真的就认定,你的想法和做法,是最正确的吗?

遗憾的是,这个观众给我的答案,是他直接也犹豫了。是,有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力,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敢于肯定自己的做法是优选。

但明显,他不是。

想让别人听你的,前提是自信。而且要对事情有绝对的把握。在你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办法也许有一些冒险的时候。企图让别人照着你的想法来做,就是一场赌博。而且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风格,如果你不是最好的。最适合现在这个环境和背景的,你凭什么去要别人按你说的做呢?

自信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他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上。如果你恰好拥有这种能力。那么就可以提出让别人听你的,这种要求。

人是需要去说服的。这种说服,语言上的争执是无能为力的。人嘴两张皮,反正都是理,任何想法和办法,只要想找毛病,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来。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儿。

比如说,有观众不服气的问我,当初我在一家牛奶企业。给他们做市场推广和宣传,我觉得,到央视去做广告,是对企业和品牌都推动力巨大的好事,可是我的提案一次次的被否决。我不服,这明显就是欺负我。

没人欺负你,真的。我问了下他就职的企业的情况。一家地方性奶企。占据的市场份额,和主要的销售渠道就是在本地区。一年的生产量也很有限。诚然,到央视打广告,这是个优秀的,甚至说打出品牌最优的选择方案。

可是央视的广告费用要多少,你的生产量和利润有多少。在央视打完广告,你生产量跟不上要货量,利润没有明显的提升。等你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广告推动效应已经过期了。投资等于白费,而且对企业的利益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提升。你能说你的办法是最好的吗?

不能综合性分析,脱离背景的想想,会让办法和主意像空中楼阁。最好的未必是最适合的,抓住这一点,在想要别人向你靠拢的时候,多做一点点的分析,会对你有未雨绸缪的好处。

这种假设都不存在。你的办法的确是最适合的。那么好,有这个信心,去用行动和事实说服别人把。不用在会议上争吵,也不用嘴上斗个不休。

我们部门半年前,进了一个新人。他约明星的时候,总是三番五次的没有结果。他很郁闷,工作的动力也越来越小。我问他,你是不是按照我们培训的那么去做的?他说是。

我说肯定不是,你肯定有什么环节没有到位,没有按照我让你那么做的办法去做。从现在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