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垃圾邮件和广告无处不在。可能接受你邮件的人,邮箱设置的过滤或者黑名单的功能。只接受联系人的邮件。你怎么知道你的邮件是否安全抵达,还是沮丧的躺在对方的垃圾箱里。
错过了机会和要沟通的事情,这是不是需要你来负责?
3:你所有邮箱显示的名字,是不是都是你的正式名或者英文名。我想大概不会,想想你的老板收到一封来自“火爆女郎”的来信时的表情吧,或者会马上删除掉。或者
工作上的MAIL,最好使用一个固定的邮箱来进行发送。要正式的写上你的名字,或者英文名字。并且,为邮箱固定好一个专业,职业的格式,否则的话,你很可能自己被自己搞的手忙脚乱。
发送邮件最好不要编好固定的群发组。有些时候,一些需要你通知的人员是随时变动的。临时建立一个群发群组虽然有点小麻烦。可是当你把一些不该某些人知道的内容发送到了无关同事的邮箱你,那会给你带来想象不到的麻烦不理解的话,去找谷哥和度娘,看看HP的邮件门吧。
文件上的小秘密
这一季让我很兴奋,我觉得,这是这本书里面最具备实效性,和技巧性的章节了。和前后的几季不同。那些章节大多是告诉你,面对一些事情时候的态度,而这一季,则是告诉你,如何在工作中,运用这些实际的技巧去获得好评,显得成熟。
我筛选出来的,是很多人都觉得司空见惯,鸡毛蒜皮的小事。殊不知,很多时候,正是这些小事情出卖了你,告诉别人,嘿,这么去做的人是个幼稚园还没有毕业的小朋友。
正如MAIL,人人都觉得自己会发一样,文件,文件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职场上最常见的东西,任何一个小菜鸟,都心知肚明。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每个人在办公室里,都谋求着发展和出位。想着自己能吸引到上司的眼球,表现出在工作上的强势和职业。西方有句话不错,叫做细节决定成败。你和别人的不同在哪里体现,其实正是在这些你觉得无所谓的小细节和小事情上。
光线有个讲究,叫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家认为能力足够,好的人,会得到一些和平常的员工不太一样的待遇,这实际上在每个企业都存在。不是一种不公,我觉得反倒是一种公平的体现。
我记得,在上一批新人当中。在培训期内,有一名新人没有完成全部的培训,就进入办公室开始正式的工作。享受非实习期的待遇。她就是完全靠一个邮件加文件获得了这样的机会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没错,可是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瞪着眼睛去发现金子。你要先露出你的闪光点来,才能让别人知道,你是有着金子般的光泽。
培训中一个阶段性的小考核。所有新人都要观看光线的一个节目。任务是,在观看节目后,写出一个对节目的建议和总结来。如果节目需要改版的话,你觉得怎么改版更好。
我要求,在零点之前,所有的新人,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发送到我的邮箱。
正如你所想的,没有人拖延,我打开邮箱的时候,所有参训新人的邮件都乖乖的躺在我的邮箱里。
但是有所区别,我发现了四种不一样的“答案”
A:至少大部分人,直接在邮件里写出了自己的答案。
B:少部分人,除了邮件之外,在邮件里附上了自己整理好的,校对过的,排版整齐的附件,以DOC格式发送过来。
C:让我记忆深刻的那个新人,她则是做了一个PPT,规整的随着邮件一起发了过来。然后在邮件里写明了自己所做PPT的主题。
D:我被这部分人击败了,他们发送了附件,可是邮件里却吝啬的一个字也没有写,我不知道他们是谁。
我把这当成一个有趣的问题,和一些做管理的朋友讨论过。大家的心路历程基本相似,我对应的记录下来:
对于A:无话可说,完成了任务,可是不够好。邮件中排版本身就不如附件便利,这会给人一种潦草,没有用心的感觉,当然,如果有了错别字之类的,就更让人觉得不舒服。
B,做的不错,起码知道用心去做,而且下了功夫。
C:不管PPT是否和WORD一样,是大多数人已经掌握了的技能。可是从感觉上,PPT要比WORD高明的多,这足以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在邮件里列出的主题词和说明让人有阅读的欲望,而且阅读起来有所依据。
所有像D那么做的新人们,我想问一句,难道你对我们就这么无语吗?什么话都懒得和我们说?
同样是文件,做法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千万别轻视文件给你带来的形象塑造。越是别人容易疏忽的地方,越容易为你加分。而且这样做,对你来说,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文件上,其实是可以玩一些小花招的。这会让你看起来格外与众不同。我这里有件歪打正着的事情,一个部门的员工,出于自己的习惯。在用WORD做文件的时候,总是喜欢选择横版,并且在页面上打上横格。
就是这样一个习惯,让他连续几年在优秀员工评比的时候被自己的直接上司提名。原因是他足够用心。而且,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在传媒业,横版比常见的竖版式让人觉得高级。
如果歪打正着都有这样 的成果,那么是不是当你认真的去发掘文件的秘密,并且影响到他人心里对你的认识时,你会获得更多的肯定和关注呢。我想是的。这就是文件最大的秘密。
电“脑”中装什么
@刘同:我脚的,陈冠希同学一定很痛恨我为什么现在才写这本书;尼玛早看到的话,可能他还会处于一个冉冉而升起的明星的位置有木有?
从某个角度来说,陈老师很无辜。他被曝光出的“艳照门”,完全是个人私生活问题。不用想象我们也知道,在这个地球上,有无数的人也许私生活方面比陈老师还要生猛海鲜。之所以现在还能保持着生活的平静祥和,关键就在于他们没有找人修理自己的电脑。或者,他们根本不把这些东西装在自己的电脑里。
可以肯定的是,陈老师的电脑是私家娱乐电脑。一台私人电脑引发的血案足以让所有职场人警醒,如果你办公室的电脑里有点什么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地震?
经常闲暇无事的时候,我会将逛论坛和看微博当成一种消遣。我在论坛里无数次看到一个眼熟的帖子:你如何隐藏你电脑里的那些爱情动作片?它们都存放在哪里。
不能不说,网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各种办法翻新出台,我在这里不再赘述。可是,但是,可但是,你确定,在你办公室的电脑里,装上这些合适吗?
没有人有绝对的秘密。就算是你最好的电脑修理工,没有被修理电脑人员曝光的可能性。办公室的电脑总是联网的吧,内部网别人能够登录你的电脑吧?何况,你的技术未必比公司的网管更强悍,否则,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应该是你。
危险无处不在,是最好的写照。你怎么知道别人不会发现你的秘密呢?
所以,当你回家的时候,面对个人的电脑,我们可以不去管和讨论,里面塞了些什么东西。但办公室里的电脑,却值得我们进行讨论,免得这台高科技产品会变身为一颗不稳定的,随时可以爆炸的炸弹。
为节省那么一点钱,而把工作电脑当成私人电脑的做法一点都不酷,更不是什么节俭的表现。要知道,即便允许你这么做,办公室里的电脑从配置各方面,也不适合你娱乐和家用的要求。更何况,办公室电脑和你私人电脑的作用,应该是路归路,桥归桥呢?
千万别把私人的东西装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我不是说陈冠希的那些东西。我说的是任何私人东西,比如说别人发来的MAIL附件,日记。下载的微博内容,电子书。等等等等。除了这些东西会让别人从中读懂你外,事实上他占用了你工作的空间。
香港传媒很好玩,尤其是在英皇。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和电脑。但是,在办公室里的电脑,艺人们几乎是没有什么机会使用的。除了因为要拍戏,上活动,总在外面的缘故外。这台电脑里没有什么好玩的程序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处理文档的软件外,外部联络的通讯软件没有,MSN可以用,但是QQ绝对不可以。更别说一些好玩的小游戏或者应用。
艺人都有自己的电脑,随身携带,上面安装的东西是五花八门。不得不说,英皇的艺人都比较规整,知道什么东西应该装在那部电脑里。什么东西是工作时的,什么是私人时间的。
一直到了大概去年的时候,英皇的艺人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