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辈子,只能这样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蒂自认在她的人生中,尚未成就什么有意义的事。她的房地产事业起起伏伏,虽然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业务员,但那却不是自己的兴趣。她知道该是改变的时候了,自己正身处抉择的十字路口。 
而另一个主人公——雷诺,此时正注视着窗外,眼神阴郁,他摸着胡子说,也许当初不应该放弃想当教授的念头。他有点激动地说,当初他以为那是他的天职,他喜欢那样的工作环境及氛围。然而,上学的时候,他发现博士课程非常狭隘,而且教授都非常自大。 
他换了几次主修科目,数度休学,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在他眼中大有问题,这让他觉得困扰。停下来再次评估自己的目标后,他决定从事可以体验真实人生的工作——在维京群岛当酒保、在丹佛开出租车、担任泰国和柬埔寨团的导游。他始终相信,旅行是最好的学习,大街小巷处处是教材。他随时写日记,想象着有一天他的经历可以成为旅游纪录片的题材。 
在短暂的医学预科课程中,他认识了护理系学生蒂娜,进而相恋。为了节省开销,他们开始同居,然后结婚。之后,蒂娜的工作支付了大部分的开销,让他们可以自在生活。但他渐渐感觉到她的不耐烦,连他自己也感到不如意,他觉得自己应该要走得比现在更远、混得更好才是。 
为了支付学生贷款,他接下了药厂业务员的工作,却老是和内科医生畅谈人生哲学,没有积极地去签单。他从没放弃回去深造的念头,但心里更清楚,这样一来将会耽搁更多时间,累积更多债务。38岁的他感到沮丧万分,他希望以往累积的人生经验,可以在某方面派得上用场。 
再来看下46岁的史黛西,她非常有魅力,朝气十足。她是个素食者、有机园艺家,经常运动健身。十几岁的时候,前方有无限可能在等着她,她是个好学生、才华横溢的画手、优秀的体操选手,游泳和潜水的表现都非常突出,舞也跳得很棒,但她却慢慢荒废了这些才艺。举例来说,她放弃体操,只因不想参加正式比赛。为了要继续学舞,她晚了一年上大学,但之后有专业舞团邀请她加入,她却突然放弃,转而跑去念大学。后来她休学了,20年没再回学校。搬到圣地亚哥后,她换了许多工作,像是空姐、酒吧女招待、房地产经纪人、有氧运动教练,并以销售护肤产品和食疗养生品为副业。非常会做菜的她曾经认真考虑开家素食餐厅,但到最后关头又因为太费时费力而作罢。40岁那年她搬到湾区,断断续续在健身中心工作,规划包括营养菜单和按摩治疗的完整课程,但从没发展成专职。只要她开始着手的事,几乎都可以做到顶尖,但她的兴趣从不持久。   
正文 逃避,真的可以换来永远的自在吗?(2)   
深入访谈之后,史黛西坦承她长久以来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舞蹈家。尽管一直从事舞蹈相关工作,但她从未达成这个目标。当我问她为什么时,她将手放在胸前小声地说:“如果,到最后我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呢?” 
史黛西的生活从不乏色彩。她选择了自己的路,并从中累积了许多经验,但她一再地在人生的重要关头,选择用安全的方式逃避,时至今日她才有所醒悟。她想结婚吗?生小孩会不会太晚?要不要拥有自己的事业?她明白自己再也不能闪避这些问题了。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必须下赌注或作出重大承诺的时候。面临这些考验时,辛蒂、雷诺和史黛西一再选择退却观望,最后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曾经听过一个惊人的事实,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中,大多数人最后一次的创作,居然就是他们的毕业展作品。离开学校之后,远离了教授、作业压力、课业期望、同行竞争,以及支持他们创作的环境,他们便停止创作。该如何解释他们放弃了近乎生命中心价值的东西呢?他们最后都告诉自己天分不够?或是从“艺术系学生”到“艺术家”这条路本来就是令人气馁的? 
有些艺术家、运动员、作家、音乐家或数学家放弃了他们的天赋和热情,因为他们选择追求其他更重要的东西,或是改变表达的形式。但更普遍的原因是,他们面临抉择,却选择逃避下一个阶段的承诺,因此放弃了这些在不知不觉当中丰富他们人生的兴趣或天赋。   
正文 放弃机会,你敢保证将来不后悔?   
放弃机会,你敢保证将来不后悔?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抉择。该追求更深入和主导的人际关系,还是满足于当下流于表面却比较安全的关系?应该接下责任更重大的新职位,还是维持现状? 
面临重大抉择时,选择观望、退缩其实是人之常情,甚至是合理的反应。你会告诉自己,你就只有这么多时间、精力,为什么不走轻松一点的路呢?更何况,人本来就无法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有时你必须重视现实甚于热情。而且,如果你投入了心力,结果却失败了,那该怎么办?反正你就是想得出一堆理由来说服自己,为什么要当个工作狂?为何不好好享受人生?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下次面临抉择时,你会用同样的理由说服自己。然后你会养成习惯,选择比较不用付出太多、比较不具威胁的路,一次又一次地放弃机会,无形中限制了自己的满足和幸福,生命也渐渐失去光彩。如果你惯性放弃那种追求过程中才有的愉悦,不去学习对你有意义的东西,到最后你会变得呆滞无神。许多中年危机都源于自我认知而产生的焦虑,后悔当初错失了多少机会,不明白为什么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有时你需要一段时间,才会了解自己有多么随波逐流、避重就轻。你甚至很享受抗拒命令的感觉,觉得可以躲掉工作是很聪明的事,自认足智多谋,脑筋比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更灵活,嘲笑他们枯燥乏味的人生。有些HPPs进入中年之后,还会滔滔诉说着自己曾经躲过什么事、用了哪些花招骗过什么人,好像那就是他们人生的精华了。 
面对想要启发他们的人,HPPs常常表现出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很多大企业投注心力在员工训练或奖励制度上,但是后来发现这些激励鼓舞的方法,对于HPPs成效有限,有时还会引起反效果——激起他们的抗拒心态。 
因此,试图帮助他们的人最后都放弃努力,抱着模糊的期待,希望这些人可以获得帮助,重新站起来。其他人则干脆放弃,把HPPs定义成“没救的人”。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曾选择花钱请这些聪明却低成就的员工离职。 
如果你常被密切提醒“具有某种天赋,应该有所作为”,那么,你也可能拒绝改变。有时候我们很难分辨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是不想要的,因为这牵涉太多外在的期望和压力。然而,你必须在心底有条明确的界线,一旦厘清了,你就会像其他人一样渴求改变,朝着目标挺进。 
不管你现在走到哪里、已做了哪些尝试,本书提供了帮助你真正进步的必要步骤。想要有显著的转变,就要先了解自己真正的敌人。   
正文 故意选择“低成就”的人(1)   
故意选择“低成就”的人 
并不是所有的HPPs都会变成低成就者,有些人或多或少还是发挥了潜力;但更多的HPPs故意选择低成就的人生,或是在无意中为人生设限。本书针对的,就是这类因为自我设限,导致低成就的高潜质族群(Selflimiting High Potential Persons,简称SLHPPs)。 
你在各方面都限制自己发挥的程度。就算通过考试,或是经由专家肯定了你的才华,你也不去发展这项天赋,成为一个创意十足的厨师、优秀的技工、厉害的运动员或是杰出的教师,这种行为就叫作“自我设限”。没做好“自己可以做得好”的事,就是一种自我设限的行为。 
自我设限的行为是一种“选择”,这个结论可能和你的人生经验完全相反,你甚至觉得被扣上了罪名,想不出自己曾经做过任何自毁前程的决定。你可能也觉得,现在的情况绝非自己所愿,你相信自己已尽了全力追求成长,只是运气不好或环境不佳。也许,这两者都是真的,但今天的不如意,跟你当初的“选择”密不可分。 
首先,你不一定知道或意识到“选择”的存在,你可能已经做了选择却不自知,甚至当你决定不去选择时,也是一种选择。 
你可以做一个测试,试着把手表拿下来,戴在另一只手上,维持一整天,看看会不会不自在,感觉有什么不同。当然,手表戴在哪一边,只是习惯问题,跟你的天性无关。你不妨观察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