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真是一个悲剧,男女结婚本来是为了更圆满更快乐地生活,可是结了婚以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却象是故意为了闹别扭、为了制造麻烦而怀疑对方、破坏共同的幸福?
在很多类似的离婚案中,双方并没有原则上的冲突,只是因为小小的争吵和怀疑,导致感情的裂痕越来越大,直到无法挽回。
一些社会学家发现,夫妇年龄差在7岁以上的婚姻稳定性非常之强,其中尤以9-10岁左右最佳。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能够谦让,当一方有火气时,另一方总是能够以孩童般的处理方式冷却,一笑了之,并且能够很快淡忘,不让鸡毛蒜皮影响人世间最重要的两件珍宝——快乐和健康。
在烦恼之际,我们如能多禅师的话“我不是为了烦恼而种兰花的”,然后自己反思一下,是不是“为了烦恼而做事”、“为了烦恼而交朋友”、“为了烦恼而养育儿女”,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本书的最后,让我们合上眼睛问自己:我们不知道在过去的一年中,有多少人很不情愿地离开了这个人世,如果我们烦恼不安地浪费生命,对得起他们离去时对美丽生命的眷恋吗?
如果我们把那棵快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拥有了兰心蕙质,我们的心境一定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开辟出一番安详的天空,让自己盈满快乐。
==================================
==================================
==================================
==================================
第二十二章 在圆融中享受人生(1)
王卫宾
融合自己,也融合别人,融合得到的一切,也融合失去的一切,才能活得圆满而快乐。
人生中的定和慧
佛教讲究戒、定、慧三种修为,以达到超脱的境界。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俗世人生,要想快乐,也同样需要这三种修为。
所谓戒与定,就是排除外界的干扰,专心于自己的目标,不受任何影响。我们用下面这个小故事来形象的说明。
某个时代,有一个国王想找一个宰相。
后来他找到了一个才华可以充任宰相的人,但不知道他的修养如何,于是就想试探一下他。
国王召来这个人,随便找了个罪名要杀他。于是就有大臣解劝,国王答应暂时不杀他,命令他用一个盘子盛满油,从东城捧到西城,不准滴出一滴,否则仍然要杀头。
这个人捧上油盘,战战兢兢上路了。
在路边,他的父母和妻子认为他必死无疑,悲伤地哭泣,他没有看见。接下来又有倾国倾城的美女从他身边走过,围观的人不计其数,但他没有看见。后来忽然不知从哪里跑来了一头疯象,吓得满街的人乱跑乱跳,可是他一心一意在盘子上,仍然没有看见。
不一会儿,路边的一座建筑突然失火,人们都跑来纷乱不堪地救火抢求救东西,而且殿梁上的一巢马蜂,被熊熊的大火一烧,全飞了出来四处螫人。这个人脸上接连被螫了几下,可是始终没有感觉到,仍然专心致志的捧着油盘往前走。
最后,这个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而且一滴油也没有洒出来。于是国王便拜他做宰相,以为一个人做事,能够这样专心,即使是喜马拉雅山也可以推平,何况其它事情!
对身处佛门净地的出家人而言,这是一种基础的修为,也有一些方法可循。但对身处纷扰世间的我们来说,却只能求其近似,而无法真正做到戒除人生的一切欲望,面对任何事物时心如古井之水,波澜不惊。
正因如此,慧的要求更高一些。也就是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从现实无可奈何的困境中想办法,来打破障碍,超脱一切。
曾经有父子两个贼,老贼年纪一天天大了,可是儿子的技艺却并不精湛。
有一天,他的儿子问他:“父亲!您老了,告诉我找饭吃的法子吧!”老贼不好推却,便答应了。
到了晚上,老贼就把小贼带到一富人家,挖了一个洞,进到屋里。用百宝囊的钥匙。将一个大柜子的锁开开,打开柜门,叫他儿子进到里边。
等儿子钻进去之后,他又把柜子锁了,并且大喊:‘有贼!有贼!’他便走了。富人家听说有贼,赶急起来搜查,搜查结果,东西没丢,贼也没有看见,仍然回去睡觉。
这时锁在柜子里的小贼,不晓得他父亲什么用意,只想怎样才能逃出去,于是就学老鼠咬衣裳的声音。一会儿,屋里边的太太听到了,就叫丫环掌灯来看衣服。
丫环刚一开开柜子,这小贼一跃而出,一掌把丫环打倒,把灯吹灭,飞快地逃走了。富人家马上派人追。一直追到河边,小贼情急智生,把一块大石头抛在河里,自己绕着道儿回去了。
到得家里,看见他父亲正在喝酒,就埋怨他父亲为什么把他锁在柜子里。他父亲只问他怎样出来的。他把经过说了之后,老贼便掀髡微笑道:“你此后不愁没有饭吃了!”
这也是人生中的突破障碍的智慧,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在面临外界的诱惑与内心的安宁之间矛盾时,我们就陷入了类似这个小贼一样的困境。
如果说这种困境代表了人生的一个悖论,那么它的解决也就存在于生活的每一步之中。只要我们把欲望和节欲融合起来,把定和慧融合起来,就有快乐。爱与欲的统一、定与慧的融合,本来应该象山与水一样和谐从容。
中国古人以乾坤为天地的代称,认为天地是万物和人的父母,天、地、人三者和谐地处于宇宙之中,天地之性,就是人之性,因此人类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朋友,万物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
人的天性是终极道德的本原,人心中天然具有一种能够达成定和慧的能力,使我们能够与外部世界达成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后天的名利欲望蒙蔽,人往往不能发现和动用这种能力。诚意正心等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欲望蒙蔽,把心彻底地解放出来,也就是达到“放心”,从而具备这种能力。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没有像山那样固执的形象,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是多变的,柔和而又锋利,
破除我执方圆满
在我们的一生中,需要把很多东西圆满地融合起来,才能走出烦恼的困扰。人生本如一面镜子;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只是因为我们为浮尘所染,而且固执着不肯清洗,世界的一切就变得面目全非,不可通融。
但要做到融合,就必须破除执迷。
在这一点上,犹太一基督教与禅宗思想是相通的,它们都主张为了达到完全的快乐、开放和生气盎然,必须摒弃对于自我与外界的执着。
汉朝时,飞将军李广驻扎在右北平。那一带经常有老虎出没。李广箭法如神、臂力过人,经常只用一箭就能把遇到的老虎射杀。
有一次,他出外巡营晚归,他率领一群随从来到一片小树林外。走着走着,李广猛抬头,在朦胧的夜色中忽然瞧见前面草丛里,伏着一只吊睛白额的斑斓猛虎。他迅速抽出弓箭,使尽全力射了过去。弦响处,一箭正中猛虎。
手下的随从见他射中了老虎,正要跑上去看。李广担心猛虎未死伤人,马上一摆手,率领他们疾速离开了。第二天,他又带人来到昨晚那片小树林旁。
他们走近一看,不由全楞了:昨天他射中的并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大石头,李广射出的这支箭陷得很深,几个人想去拔也拔不出来。
李广打马走近一看,自己也纳闷起来,石头怎么能射得进去呢?他回到原来的地方,对准那块石头又射了几箭,箭碰到石头,只迸出几束火星儿,却再也射不进去了。
还有一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小孩子到一个寺庙里玩耍,看到了一口很大的钟,他走上去,轻轻抓住,竟然一下子举起来了。
他把钟放下,突然想到:“我才不到十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呢?”于是他就再次上前抓住钟,可是再也举不动了。
这两个故事虽然有些传奇色彩,但是事奇理不奇,说明人在没有对一件事的执着时,本能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可是一旦有了执着,力量反而受到抑制。
李广在昏暗中能够一箭射穿石头,是因为他的心里和眼里只有箭和老虎,;当他知道这是一块石头时,心里就已经有了执着,只把它当作一块石头,当然就就射不进去了。
我们从这两个故事中得到对人生有益的启示,可能有很多种,但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