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脉浮数,为风热袭表犯肺之征。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风热外袭,肺卫失常为主要病机。
②以咳嗽、痰黄稠和风热在表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 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鼻塞流黄涕、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表热证的一般症状。
④有咳嗽、痰稠色黄,或咽喉肿痛等肺病的定位症状。
⑤风热犯肺证与表热证的鉴别:两证虽然都属外感病证,但风热犯肺证以咳嗽、痰稠色黄,或咽喉肿痛为主症,表热证则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为主症,咳嗽、咽喉肿痛等肺系症状为次,或者轻微,或者缺无。
五、辨燥邪犯肺证
燥邪犯肺证是指自然界燥邪侵犯肺卫,肺的津液受伤所表现的证候。常由秋令之季,感受燥邪所引起。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少痰,痰黏难咳,甚则胸痛,痰中带血、口、唇、鼻、咽、干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或身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苔薄而干燥少津,脉浮数或浮紧。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秋令之季,感受燥邪,耗伤肺津,肺卫失和,或因风温之邪化燥伤津所致。初秋感燥,燥偏热,多病温燥;深秋感燥,燥偏寒,多病凉燥。肺喜润恶燥,职司清肃,燥邪犯肺,易伤肺津,肺失滋润,清肃失职,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难以咳出,甚则咳伤肺络,“燥胜则干”燥邪伤津,失于滋
而见胸痛咯血。,润,则见口、唇、鼻、咽干燥;肠道失润,故大便干燥;尿源不足则溲少。燥袭卫表,卫气失和,故见发热微恶风寒。若燥与寒并,寒主收引,腠理闭塞,故见无汗,脉浮紧;燥与热合,腠理开泄,则见少汗,脉浮数。苔薄而干燥少津,为燥邪袭表犯肺之象。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燥邪侵袭,肺卫受伤为主要病机。以肺系症状和干燥少津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 有口、唇、鼻、咽干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苔薄而干燥少津等燥邪伤津的一般症状,以及干咳无痰,或少痰、痰黏难咳、甚则胸痛、痰中带血等肺病的定位症状。
④有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脉浮等表证的症状。
⑤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的鉴别:二者虽然都有肺系失于滋润的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咽干燥,痰中带血等干涩症状,但燥邪犯肺证属于外感病证,多发于秋季或干旱少雨之时,病程短,并兼有外感表证特点;肺阴虚证属内伤虚证,可发于任何季节,且有阴虚内热的特点。
六、辨热邪壅肺证
热邪壅肺证是指热邪炽盛,内壅于肺所表现的证候。常由外感风热之邪入里,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壅塞于肺所引起。
【临床表现】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粗,鼻翼煽动,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或衄血,咯血,伴见壮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安,面赤,大便干燥,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外感风热入里,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蕴结于肺所致。热邪犯肺,肺失清肃,气逆于上,故见咳嗽,气喘;肺热上熏咽喉,气血壅滞,故咽喉红肿疼痛。肺开窍于鼻,邪热迫肺,肺气不利,故见鼻煽气灼。里热蒸腾则发热;伤津则口渴,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为邪热内盛之征。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热邪炽盛,内壅于肺为主要病机。
②以里热炽盛和肺病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 有壮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安、面赤、大便干燥、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滑数里热炽盛的定性症状。
④ 有咳嗽、痰稠色黄,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气喘息粗、鼻翼煽动,或衄血、咯血等肺病的定位症状。
⑤热邪壅肺证与风热犯肺证的鉴别:二者都属肺的热证,但热邪壅肺证属里热证,且热象明显,病程长;风热犯肺证兼有表证,病程短。
七、辨痰热壅肺证
痰热壅肺证是指痰热互结,壅闭于肺,致使肺失宣降而表现的肺经实热证候。又称痰热阻肺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黄稠而量多,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
翼煽动,或喉中痰鸣,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外邪犯肺,郁而化热,热伤肺津,炼液成痰,或素有宿痰,内蕴日久化热,痰与热结,壅阻于肺所致。
痰热壅阻于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嗽,胸闷,气喘息粗;甚则肺气郁闷,则见鼻翼煽动。痰热互结,随肺气上逆,故咳痰黄稠而量多,或喉中痰鸣。若痰热阻滞肺络,气滞血壅,肉腐血败,则见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故发热;侵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灼伤阴津,则见口渴,便秘,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盛之症。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痰热互结,壅闭于肺,肺失宣降为主要病机。
②以咳嗽、气喘、胸痛等症为主症,也是肺病的定位依据。
③痰稠色黄,或为脓血痰为痰盛的依据。
④以发热、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数为热证定性依据。
八、辨寒痰阻肺证
寒痰阻肺证是指寒邪与痰浊交并,壅滞于肺所表现的证候。常由素有痰疾,复感寒邪,内客于肺,或中阳不足,聚湿生痰所引起。
【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量多,胸闷,或喘哮痰鸣,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濡缓或滑。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素有痰疾,罹感寒邪,内客于肺,或因寒湿外邪侵袭于肺,或因中阳不足,寒从内生,聚湿成痰,上干于肺所致。寒痰阻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故咳嗽,气喘,痰多色白;痰气搏结,上涌气道,故喉中痰鸣而发哮;寒痰凝闭于肺,肺气不利,故胸膈满闷。寒性阴凝,阳气被郁而不达,肌肤失于温煦,故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或滑,均为寒痰内盛之象。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寒痰交阻,壅滞于肺为主要病机。
②以咳喘痰多突然发作和寒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有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濡缓或滑等里寒征的定性症状。
④有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量多、胸闷,或喘哮痰鸣等肺病的定位症状。
九、辨痰湿阻肺证
痰湿阻肺证是指痰浊阻塞于肺,以致肺气上逆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而黏,易于咳出,胸闷,甚则气喘痰鸣,舌痰苔白腻,脉滑。
【机理分析】本证多因中阳素虚,气不化水而生痰湿。当痰湿停阻于肺时,影响肺之气化,宣降不利,肺气逆而上升,故有咳嗽、气喘、痰鸣之症。痰湿为阴邪,易阻气机,胸中气机不畅,故见胸部胀闷。痰多、色白而黏易咳,舌淡苔白腻,脉滑均为痰湿内盛之征象。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痰湿阻塞于肺,肺气上逆为主要病机。
②以咳嗽痰多色白,易咳出,而寒热之象不明显为辨证依据。
③有咳嗽痰多、色白而黏、易于咳出、胸闷、甚则气喘痰鸣、舌苔白腻、脉滑等肺病的定位症状。
④痰湿阻肺证与寒痰阻肺证的鉴别:二者都是肺的实证,都以咳、喘、胸闷、痰稀量多色白为主症,但寒痰阻肺证有明显的寒象,而痰湿阻肺证则无明显的寒象。
十、辨肺气衰竭证
辨肺气衰竭证指对肺脏功能衰竭所表现的危重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肺气衰竭证又称肺气败绝证,是肺脏功能衰竭,不能主气而出现的宗气衰败、呼吸失司,甚则升降出入废止等临床表现的概称。
【临床表现】主症表现为呼吸微弱,气不得续,或时断时续,
白或紫喑,怯寒畏冷,汗出如珠,皮
喘息鼻张。次症表现为面色毛干枯,形体消瘦,甚则呼吸停止。舌淡或青紫,脉浮散无力或微弱无力。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肺主气司呼吸功能严重衰竭为病机。
②此外本证还必须具备主症和次症之一加典型舌脉。多有慢性肺脏病史。
③本法常用于对咳嗽、哮喘、肺痨、肺痿、肺痈、咯血、发热、自汗、感冒、水肿、癃闭等疾病后期以及外伤跌仆、误汗、产后失血等病的辨证。应与肺气虚、肺气阴两虚、肺肾气虚(肾不纳气)等证相鉴别。
十一、辨肺气阴两虚证
辨肺气阴两虚证指对肺气不足,肺阴耗损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肺气阴两虚证又称肺气阴不足证、肺气阴两亏证。是肺气不足,津液消耗,宣降失职而出现的宗气虚弱,卫外不固,布津失常,肺气上逆等临床表现的概称。临床以肺气虚与肺阴虚症状共见特征。
【临床表现
主症表现为咳喘无力,动则气短,口咽干燥,自
汗盗汗,五心烦热。次症表现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