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照亮未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五次惹祸的是消毒过的牛奶制造的奶酪。

 

相互牵制的多元

1990年代以来,美国人愈来愈讲究自然生机饮食,法式烹调概念被大量引进,终于吸引了科学家们认真去看待奶酪内的细菌作用问题。科学家们暂时卸除社会的偏见,回到原点,仔细记录不同制造程序产生的菌类效果,长期试验下来,得到了意外的答案。

有愈来愈多的生物学家相信,生乳制造的奶酪,会比消毒牛奶做的,来得安全。关键就在于:生乳形成的是一个多元环境,各种不同菌类在这里复杂互动,彼此影响也彼此牵制,如此一来,任何一种单项细菌要大量繁殖到对人体有害的地步,机会微乎其微。多元而混乱的环境,保证了每一种细菌、每一个元素都在拥挤的自然情况下被中和缓解了,多元不只带来多层次的口感,多层次口感也同时取消了单一因素的破坏力。

相对地,将所有细菌一网打尽的“干净”牛奶,虽然让细菌很难进入,然而只要几株细菌成功存活,就会快速繁殖,换句话说,把关很紧,可是一旦被渗透了,就可能一败涂地。

小小的奶酪,其实就牵涉到一个社会如何看待“安全”议题。我们要的“安全”,是一个无菌、单纯的环境;还是多元、拥挤、牵制的环境呢?在政治哲学上,美国的民主显然属于后者,然而在食物领域里,美国人却长期倾向于前者,与法国的传统大相径庭。

戴高乐的抱怨,归根究底是抱怨法国社会太多元化了,多元到无法以一套程序、一个原则来治理。不过表面上难治理的多元法国,毕竟也不容易搞出什么祸端来吧。极右派势力一抬头,法国的中间派和左派立刻连手,封杀了极右派独大的可能。这不正很像生乳里的细菌作用模式吗?

难治理又怎么样呢?难治理的法国才生产得出如卡拉丝咏叹调一般多元丰富、妙不可言的奶酪啊!



╭╮
 
  
  ╭╮╭╮  ╭╮╭╮  
    ⌒     ∨    
  (﹏)。。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