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次贷危机与房产泡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危机的影响,贝尔斯登的股价变化极大(见图32)。自贝尔斯登宣布流动性危机后,股价一落千丈,至摩根大通宣布以2362亿美元的超低价收购该公司时,公司股价达到最低点,之后股价有所回升,但是升幅不大,与流动性危机之前相比已是望尘莫及。

图32流动性危机对贝尔斯登股价的影响

数据来源:雅虎财经。

随着大量资金不断流出,贝尔斯登变得束手无策。到3月14日,对冲基金的大批离场终于抽干了贝尔斯登的最后一滴血,170亿美金被抽出。就是因为这170亿美元的抽离,使传言变成了现实:贝尔斯登真的出现了流动性危机。贝尔斯登此时如同一个奄奄一息但是五脏俱全的巨人,如果它供血充足并且血脉通畅的话,他还可以活下来并活得很好。但是在金融界,没有“如果”,与之同步的就是其在纽约挂牌的股票上演高台跳水。

事实上,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只是表象,摩根大通扮演的是听命于美联储的拯救者角色。拯救贝尔斯登几乎花不了摩根大通什么钱,美联储同意提供300亿美元用于购买贝尔斯登库存的债券,因此摩根大通的资产负债表不会面临任何风险。美联储之所以会出资挽救贝尔斯登是因为,贝尔斯登在美国债券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因为流动性枯竭而倒闭的话,美国债券市场将会受到巨大冲击,大批中小型交易商将会由于无法清算而不能正常运行,上百万投资者的资金也将会因无法清算而处于冻结状态,从而导致市场无法正常运作。如果贝尔斯登破产清算,将会引起美国金融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但是,美联储帮助贝尔斯登加速出售给摩根大通,虽然扑灭了眼前的小火,却可能留下火种,促使泡沫的进一步扩张,可能会引发更大灾难。本小节根据新浪财经、网易财经、和讯财经、金融界等网站的报道整理。

5受到重创的银行业航母们

………………………………………

花旗损失创纪录,大规模裁员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第一大银行花旗集团2007年第三季度资产减记65亿美元,盈利同比大跌57%(集团当季抵押贷款债券业务损失156亿美元)。2007年第四季度,该公司遭遇了1998年以来的首个季度亏损,亏损达983亿美元,合每股亏损199美元,而上年同期净收益513亿美元,合每股收益103美元(见表32)。受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问题的困扰,第四季度发生高达181亿美元左右的税前减记额及信贷成本;其消费贷款组合的信贷亏损增加41亿美元;季度股息减少41%,由原来的54美分削减至32美分,并准备剥离旗下的非核心资产及业务;公司还发生了与裁员4200人有关的开支花旗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新浪财经。至2008年4月,花旗为节约开支已经宣布裁员17万人,约占员工总数的57%。

表32花旗集团2007年第四季度收益与上年同期比较

项目2007年第四季度2006年同期增长率

净收益983亿美元513亿美元29162%

每股收益199美元103美元2932%

由于次贷导致的巨亏使公司股价节节下滑,股价也达到该公司2003年上市以来的最低价位。集团首席执行官(CEO)查尔斯?普林斯背负65亿美元亏损被迫向董事会提请辞职。受其影响,纽约股市银行股纷纷下跌。其中,花旗集团跌至3773美元,使其市值与2007年初相比缩水近47%。

美林出现1989年以来的首次亏损

美林公司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投资银行之一,受次级债的冲击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美林公司2007年第三季度在次级抵押贷款和资产抵押证券相关领域计提的投资损失达到79亿美元,超过此前估计的50亿美元。面对巨额亏损的严峻局面,美林董事会采取果断的措施,解雇了CEO奥尼尔,使其成为又一位因为次级债而“下课”的高管。

2007年第四季度,公司因次贷亏损进行了至少150亿美元的资产减记,并导致出现高达98亿美元的亏损,相当于1201美元股,亏损额及资产减记规模直追花旗。上年同期,公司盈利235亿美元,相当于241美元股(见表33)。这是美林有史以来最大的单季亏损,并导致美林出现自1989年以来的首度全年亏损,亏损额达778亿美元。

在美林巨亏的消息曝光后,受其影响美国股市高开低走,道指盘中一度跌45点,虽然随后出现反弹,但仍然改变不了美林市值缩水的境遇,与2007年初相比,美林股价下跌了42%,市值缩水近半。

表33美林公司2007年第四季度收益与上年同期比较

项目2007年第四季度2006年同期增长率

净收益98亿美元235亿美元51702%

每股收益1201美元241美元59834%

三、冲击波中的中国

1感受冲击波

……………………

次贷危机爆发后,引起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各大央行纷纷注资救市,投资者都在关注美国次贷危机是否会影响中国?其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这个答案是肯定的。美国次贷危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影响中国:

直接的心理影响

虽然中国股市相对独立,但经过几次“事件”的关联,已经在很多投资者心中建立起了比较强的联系,认为美国股市与中国股市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美国出现问题,中国投资者的心里会产生一定的恐慌,使股市出现震荡。事实上,次贷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香港是金融自由港,受国际金融市场影响是直接的,而香港市场又有大量两地发行的内地红筹股,香港股市上的红筹指数的变化通过比价效应影响到内地股市。比如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两地上市的股票,A股比H股贵80%,甚至90%,这将给投资者一个巨大心理落差。此外,部分QFII可能因母公司资金出现问题而撤出中国股市。A股市场的跌跌落落,说明了境内投资者进入恐慌时期。从消极的角度说,这可能是一场股灾,广大股民损失惨重,但从积极的角度看,这是市场风险的一次集中释放。

商业银行参与次级债业务产生直接损失

中国内地金融机构止于2006年6月的一个年度内,投资美国次级债的金额高达1075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了接近1倍,意味着中国投资者将在次级债市场损失惨重。下表是美国金融机构对我国内地6家中资银行次级债投资损失的估计值。其中中国银行亏损额最大,约为385亿元。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及中信银行依次亏损576亿元、120亿元、252亿元、103亿元、019亿元。

表36美国金融机构对6家中资银行次级债投资损失的估计值

银行投资美国

证券规模

(百万元)按揭抵押

债券占比按揭抵押

债券规模

估计值

(百万元)次级债

估计值

(百万元)次级债

占比次级债亏

损估计值

(百万元)与2007年

税前利润

预测值

之比

中国银行590 7663740%221 20229 641051%3 853450%

建设银行306 6851080%33 0804 433007%576070%

工商银行199 870350%6 940930001%120010%

交通银行27 5835250%14 4881 941010%252120%

招商银行34 2721730%5 924794007%103070%

中信银行24 052480%1 146154002%19020%

数据来源:证券市场周刊,20070811

随着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2007年度业绩报告的公布,谜底陆续揭晓。结果显示:美国次贷危机所造成的损失,远不如此前人们估计的那么严重。让人意外的是,中国银行受次级债影响远低于市场预期;工商银行则远高于预期。中国银行在次级债上的损失为12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远远低于各大机构的预测。截止到2007年6月底,工商银行持有次级债1229亿美元,损失4亿美元,损失率为325%。而且,工商银行在2007年下半年几乎没有减持次级债,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损失比例还会提高。而建设银行所持有的次贷资产为106亿美元。建设银行有关部门表示,这部分次贷对建行整体盈利影响不大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影响有限[N]人民日报海外版。而招商银行在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平仓,此次危机未造成任何直接的损失。

投资于美国公司的股权遭受损失

全球知名私募股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