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漫谈先秦历史人物(6)
李斯
李斯和吕不韦是同时代的人,李斯比吕不韦年轻。吕、李一前一后在秦国担任丞相,是秦国政坛上两个耀眼的明星。如果没有他们,秦国的政治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李斯几乎也像吕不韦一样在他的后半程走上了不归路、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李斯和吕不韦又不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志向,但李斯没有吕不韦政治上的投机,李斯只是想做富贵的人,想改变自己的面貌。但李斯立志向也出了问题,就像吕不韦立志想定立国君用商人的角度做评判,司马迁用十五个字介绍李斯,马上引出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仓鼠一叹的故事,李斯到厕所看到有老鼠又脏又臭在找吃的看到有人来就跑,到仓库看到高高的粮仓上面有老鼠在大摇大摆吃粮食,这些老鼠在高处很安全可以吃的东西又很多。李斯想同样是老鼠,一个在厕所一个在仓库,厕所的老鼠那样狼狈,仓库的老鼠却那么舒坦,李斯说,“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就是他的人生观,就是全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仓鼠在高高的粮仓上面厕鼠在厕所里,人也是一样,李斯的志向就是要做仓鼠要荣华富贵。从表达看没有问题,但问题是他用老鼠做比喻。他一生就抱定了这个信心,我要不荣华富贵我就没有出息,这就潜伏着威胁,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平静静地生活,真正实现荣华富贵的人非常少,这是不争的事实。李斯抱定这个信心,要不择手段得到而且要保住它,他把自己定位太高,内心深处的私心太重。但他和吕不韦不一样,吕不韦有钱,李斯没有,他决定拜师求艺,拿真本领换得荣华富贵。他离开家乡拜到儒学大师荀子门下,学的是帝王之术,就是帮助君主治国的本领。荀子非常器重他非常关注他,他告别老师时说了一番话是仓鼠一叹的进一步表白,他说老师我要走了我和您讲“垢莫大于卑贱”,人生的最大污点也没有卑贱大,人生的悲哀没有比穷困大,我要离开您求得我的事业。可以看出李斯想富贵的心态是多么强烈。汉朝有些材料证明荀子对李斯心怀担忧,当李斯离开以后,荀子好几天没有吃饭,他心里不安,他觉得李斯抱着这个心态去从政去做自己的事业有不测之祸,荀子能看到人生观价值观的不足之处,太强烈地追求荣华富贵未必是好事。李斯由于学得了荀子的真本领,又抱定事业成功的决心,先在吕不韦处当助手,很快受到吕不韦的赏识,后来又得到嬴政的重视,李斯做到丞相是凭借自己的本领一步步升迁。李斯的政治经验、素养、谋略要强于吕不韦,他的后劲更足。李斯确实展示了他的才华,他的才华是吕不韦比不了的,非常细致非常周到,且是全才人物。纵观秦国历史,在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制定各项制度的过程中,李斯对秦的帮助最大建树最多。从秦国到秦朝,国家的大政方针包括制度的建立、措施的推行、战争的发动都有李斯的功劳,我们讲到秦朝时常常讲的政治、军事、法律、郡县、职官等制度都是李斯制定的,在《史记》写得清清楚楚;李斯还是个文学家,大家在中学语文课本学过李斯的《谏逐客书》,这篇文章成为中学教学的经典。鲁迅在写《汉文学史纲》时说法家的文章不好看,唯独李斯的文章好,如果要说秦朝谁是文学家,那就是李斯。在鲁迅眼里李斯是文学家。李斯的字写得也好,大家读中国书法史,李斯是我国有名有姓的第一个书法家。秦统一中国后用小篆做文字,李斯写了范本,他和秦始皇巡游时刻石都是李斯写的。李斯还是秦始皇陵的设计者,秦始皇13岁当皇帝就开始修陵墓,共修了37年还没有修完,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死得很突然,死后草草下葬,所以墓到最后很草率。但墓的规模创了古今中外王陵的纪录,现在限于财力物力科技能力还不能挖,但从李斯给秦始皇上书可以知道墓已经把地下都挖空了。秦始皇是很矛盾的人,他一直在修墓,却又怕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李斯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帮助了秦始皇,秦始皇对李斯非常敬重,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两个人还结成了儿女亲家。对李斯来讲,人生的辉煌富贵都达到了,这是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的那几年之中。
漫谈先秦历史人物(7)
这个时候李斯的心态应当是心满意足,看到厕鼠的感慨已经被荣华富贵所取代。这时李斯的大儿子从外地回家探亲,大宴亲朋,《史记》记载那次宴会他家门口的车数以千计,可能会有些夸大。宴会灯火辉煌,李斯在人们庆贺的时候出家门看,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内心独白,这可能是司马迁根据他的性格、命运推测的:“唉呀,我的老师说过,勿近大胜。”李斯聪明,知道月圆则亏,人在最鼎盛的时候要注意勿近大胜。他本是皇帝重视提拔成为人臣之极,然后他又说了一句“胜极则衰”,他已经知道事情会有变化的,但是怎么变他不知道,他以后的归宿在哪他可不知道。李斯朦胧感觉到要做新的决断,从个人的成功讲已经没有问题了,但再向前走还是怎么办,他没有主意了。你们如果站在李斯身边会怎么告诉他?如果是我可能会劝他退居二线,当时李斯已经接近70岁了,如果这样见好就收自己回家,可以说是圆满的人生幸福的晚年。但司马迁写到这有点悲哀有点无奈,李斯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了,他可能意识到老了已经到头了,要真正明智地自己退下来多好,可他仍然在第一线顶着,要保住荣华富贵,于是他的政见、正直不见了,变得迎合。公元前213年、前212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焚书是李斯的建议,本来不大的事却变成全国烧书,这是对文化的毁灭。说得做得好像很坚决,但效果是他意料不到的,那就是激起了社会愤怒。第二年秦始皇坑儒,堂堂的丞相李斯没有说一句话。秦始皇荒唐暴虐,丞相应当劝皇帝,但他没有说话,李斯失职、渎职。秦始皇当时已经利令智昏,头脑发热,他被仙士给骗了,一直没有得到长生不老药,变得非常暴怒。李斯变得非常乖巧非常圆滑,再没有像当年写《谏逐客书》那样仗义执言的东西。这种心态作为政治的高官在政治的第一线能保全吗?秦始皇死后李斯的防线终于被冲破了,赵高要发动政变,李斯做了一件最荒唐的事。赵高和李斯是不可比的,李斯是丞相,赵高是中车辅令,赵高居然说要立胡亥杀扶苏,如果李斯是政治家是君子是清醒的智者,他有办法,李斯有权力有能力,从他的职责从他自身承担的责任看他完全有必要阻止赵高,而事实情况是这样超强的政治家在赵高的威胁下唯唯诺诺,他也先骂了赵高几句,但赵高软磨硬泡,李斯彻底溃败了,他自己还搞不清楚,人可能在特殊情况下会有想守住富贵的打算,在关键时刻容易暴露人的内心私欲,李斯以为和赵高这样干了会保住荣华富贵。当赵高政变成功后杀了扶苏杀了蒙恬、蒙毅,屠刀举到李斯头上,李斯无计可施。当时他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变成小人,竟然写了一封上书,告诉皇帝对老百姓要严加镇压不能给老百姓好处,他已经是助纣为虐了,但赵高没有饶他,给他定了谋反罪,李斯不承认,严刑拷打后李斯承受不住画了押,对李斯用了中国古代最严重的惩罚,具五刑后拉到咸阳腰斩。李斯之死让人感觉太残酷了,当把李斯押出牢房,李斯和他的二儿子奔赴刑场时,当时他的大儿子已经死了,在人生的最后一刻李斯突然明白了,他说:“孩子呀,我现在多想回到上蔡咱们的老家,出上蔡城东门牵着小黄狗去追逐野兔呀。”他突然想到了老百姓的生活,这时已经晚了,两个人抱头痛哭。所谓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往往是过眼烟云,李斯得到后给他带来了什么呢?当他理性的底线被冲破后,他变成了小人,他一生追求荣华富贵,但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他成了一个罪人。人生平平淡淡才是真。李斯在司马迁笔下立起来了,这就是在物欲面前在利益面前没有站住阵脚,后来司马迁在文章最后给李斯做了一个评价,非常深刻,说李斯如果论功劳不比周初的周公差,李斯也做了这种事业也很伟大,但李斯名声为何没有周公好呢?因为他太奉承,太想保全自己却把自己葬送了。
漫谈先秦历史人物(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理想,但志向、理想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要以君子的心态去打造自己,不要私欲太强,从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