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4年的暑假,我带着南南去了云南,欣赏了昆明艳丽多姿的花卉,看了大理的古建筑,品味了丽江古城,见识了泸沽湖风光风俗,领略了香格里拉的神秘。南南此一行感慨良多,一路走一路写,一路行来,写下了洋洋洒洒约2万字的游记。(见附录:南南云南游记)
2005年“五。一”长假,南南又跟着我去了新疆喀什,祖国最西部的城市,最具有维吾尔风情的地方。还去了塔什库尔干县,帕米尔高原,中国和巴基斯坦交界的红旗拉甫口岸。喀什古城给她留下深刻印象。(见附录:南南喀什游记)
南南喀什游记
喀什。或许真的是“因为不易,才有意义”,喀什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神秘的色彩。然而,它毕竟是世界的喀什。喀交会即将举办,巴扎里也满是巴基斯坦商人。“中国第二大城市”:)
维族人基本集中居住在老城区,那里还保持着最完好的习俗。他们会随时高兴地跳起舞来,民族乐器好听极了。小伙子们做铜器,精雕细刻。有韵律地打馕,老人们晒太阳。中年妇女蒙面出行,一律灰褐色面巾。小姑娘们很漂亮,大方。穿花花绿绿的裙子,携手而行。有会说几国语言的帅哥,织壁毯。
Yahechimsessrehemaitehoche分别是你好,谢谢和再见。
Anangski是骂人话。
清真寺很特别,横向,要脱鞋。女子不让进——“不洁”的说法很奇怪!每天要做五次礼拜,每周五有次大礼拜。月亮是符号,很漂亮。
有两种特色饮品:石榴汁和冰酸奶(**dok)。后者是把酸奶和蜂蜜一起浇到冰碴上,一大碗才两块钱。石榴汁很浓,一个石榴能榨两小杯,一杯能卖到四五块钱。吃的更不用说啦,手抓饭超级超级好吃,我想应该不是饿的缘故,真的比雅克西好吃多了。还有烩菜、拉条子、尖嘴豆、烤串自不必说。
关于如何抓紧时间(3)
古城。非常好。过街楼,下沉的院子,六角形和长方形的地砖。木构架悬挑。方形小窗。仅仅一人高的门,路上跳皮筋的小孩子。争着照相,很会摆pose。
0552
经过一天颠簸,我们来到了中国的最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
民风淳朴、风光独特。不会说也听不懂汉语的塔吉克人民非常非常可爱。他们是白种人,不过晒的很黑,很漂亮的肤色,很漂亮的鼻子和眼睛。很长的睫毛,很纯真灿烂的笑容。文化中心的导游好漂亮,我念念不忘。
感觉上塔吉克人比维族人还可爱:)或许是因为封闭,因为人数少
我爱上了坐越野车穿行的感觉,吃馕和榨菜还有苹果,喝维C泡腾片,边走边停边拍。既热又冷——阳光灼热,风冷。湖和河水也冷而清,能把手冻红。躺在大石头,清凉。土民居、胡杨一排排——黄或绿还有灰、砾石在身后敲打。戈壁么,雪山,映着阳光——几何形。也有田园,牦牛和湖泊,倒影、草包。电线杆,永远那样地排过去,有的很漂亮,很有性格的样子。他们喜欢在这里看着吧,互相还可以对话,也可以和我们对话。沙山、葱岭。金色或白色,或土色,或一片灰。穿过戈壁,或许会有一片绿洲。
塔县是很安静的小县城,总共不到三万人。
石头城——同样的夕阳thesamesunset。大家聚在一起等最后的“那一抹”,各人选择不同的角度,拍摄同样的夕阳。想起《弄假成真》里那夕阳的颜色……然而今天运气并不好,没有那样的红,甚至连稍稍暖一些的金黄都没有。大家都在一个角度——那并不是最好的,只是唯一能拍到“夕阳”的。可是没关系,夕阳还是一如既往,我顶着风跑到石头城顶,想捕捉最后的余辉,无奈晚了几分钟。阴影幢幢,原来石头可以如此表达历史。它们比田园比美景比湖泊更吸引人,它们身上的孔洞、剥落的痕迹、一排排的序列,让人想像。或许是公主的宫殿。其实,它有点像雅典卫城:)我最爱山脚的一排排杨树——那应该是杨树吧。夕阳时,最漂亮的是石头城洒在它们身上的一片阴影,直直地锋利地切了一刀。树干很白,这沿途都能见到。
0553
红其拉甫,中巴边境。
这是第二次到中国的边境,第一次是十岁左右去内蒙的海拉尔,那是和俄罗斯。这次是和巴基斯坦。高原,更偏远,更冷,也更接近太阳。
出塔县不久就进入了“孔道”,开始严加审查。一路超级颠簸,更加荒凉,没有人烟,只有偶尔的一排杨树,零散点缀的民居。路很难走。然而两旁的戈壁上,有漂亮的沙纹,远处的雪山也显现出异常的色彩。
开始爬雪山。雪只积在山顶处,盘山而上,终于看到山间的白云。下了车才发现雪有多么刺眼。白的发亮,满眼是这样的白。路过河流,呐喊。
电线杆依然是最倔强的,一路排了过来,路上只有它们构成韵律的图画……终于到了前哨班。国家的最后防线年轻的小哨卫,山东口音雪地上跑的旱獭,成群飞的乌鸦。我们的吉普车开始向界碑行驶,雪还没化,有几辆大卡车卡在路中,雪很厚,在强烈的日光下慢慢地快乐地融化着。远远地看见铁丝网,这就是国界啦,真脆弱
被一种庄严感包围,在离界碑五十米左右的地方下了车,一点点走过去。帽子墨镜风衣,一样都不能少。漫无边际的雪,像刀一样锋利,又柔软地包围着我们,还有云,真的很漂亮。
两块碑。这边中国。那边巴基斯坦。巴的国徽是绿色的:)碑上写着:
“中国
7
(1)
1986”
哈哈和我同岁的界碑:)
巴那边没有哨兵——正是三点多钟,可能都在他们那边的前哨班吃饭吧。我们这边有几个小哨兵陪我们上来,有一个还拿了枪,帅。开始猛照相,中国这边,巴基斯坦那边,合影,独照。风景,雪地,云,太阳。被太阳包围的我们,真渺小。
下山的路上,小哨兵搭我们的车,看到几个步行的人,就下去制止。原来步行者是不让上的……莫非怕潜逃,哈哈。不过我们还是在祖国土地上,我们并不想去巴基斯坦。在这雪地里,刺眼的雪地里,突然觉得很幸福,weletokhunjirab。
关于如何抓紧时间(4)
Byekhunjirab~
0554
刚刚过去的2005年暑假,南南和我又去了神奇的青海和神秘的西藏。南南和我在西藏玩了几天后,去过了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去了西藏粮仓山南,参观了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由于我要到青海西部塔里木盆地的格尔木市开会,而南南觉得还没玩够。她从介绍西藏的小册子上了解到,大昭寺附近的几家自助游旅客聚居的旅馆,贴有游客结伴游的便条,而且每天有新的。她和我在拉萨的那几天,每天晚上都去看。其中邀伴去珠穆琅玛峰的最多,南南动心了。
但我不放心,因为这意味着南南只能一人去,我要去格尔木。而且是在神秘的西藏,是在海拔五六千米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即使约好了旅伴,也都是陌生人,大家相互并不了解。万一南南受了骗……再加上不仅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任何物质准备,要去珠峰,必须准备很多东西,包括防雪眼镜、羽绒服、睡袋、保温防摔水壶、食品、饮料等等。
但南南实在想去,因为珠峰是她向往已久的地方,好不容易来到西藏,如果不去,十分遗憾。我也分析了利弊,觉得只要心里有准备,就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对南南也是一次锻炼。南南找到了两个同伴,都从北京来,其中一人还是法国人,会说一点中文。这样,南南不得不与我在拉萨分手。
南南和两个同伴包了一辆越野车,加上一个导游和一个司机,五个人就上路了。他们去了珠峰大本营,最终到了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的樟木口岸。这一行需七天时间,对南南是极大的考验,不光是高原反映,而且没有认识的人,回程只有南南和司机及导游,因为两个同伴的最终目的地是尼泊尔国加德满都。不仅如此,回到拉萨,南南还要独自一人经过长途旅行才能回到北京:先坐汽车穿越1200公里的青藏公路,要经过20个小时的长途巅簸才能到达格尔木,再从格尔木坐一宿火车到西宁,再从西宁坐火车或飞机回北京。总体路程约四五千公里。最终,南南平安回来了!
这是南南独自远行,且多次转乘各种交通工具。我们觉得,对她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说真的,当时我真有点不放心,主要是怕出交通事故,其他倒不担心什么。每天都多次短信联系,有时还通电话,好在西藏的公用电话很方便,也很便宜。南南离开我的第一天,正好手机没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