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插这么一段,我是想说玩儿这件事情是每个年轻人的天性,甚至是每个人的天性,这是改变不了的,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什么支持我们玩儿下去,玩儿得开心。
作为年轻人,玩儿得不给家人添乱,玩儿得朋友关系和谐,玩儿得让工作出彩儿,同时愉悦了自己的精神,这就叫玩儿得开心。
而作为成年人,用自己赚来的钱,在不影响家庭消费和存款的前提下玩儿,才是玩儿得明白,玩儿得精彩。
所以在我的观念中,玩儿,特别是在夜店玩儿(我想抛开旅行这种需要持续时间支持的事情,大城市里的主要娱乐活动也就是夜店了,因为我不太擅长打游戏),主要要达到三个目的:1。愉悦自我。2。愉悦朋友,增进感情。3。为工作中的必要资源和合作伙伴的关系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
所以我本着这三个原则,在这里和年轻的朋友们分享一些我总结的夜店法则。
在夜店,离不开三件基本的事情:喝酒、唱歌、跳舞。
第一,就是喝酒。
酒这东西,少饮对身体有好处,豪饮、持续豪饮肯定是要折寿的,所以年轻人不要仗着身体好就往死里喝,一醉方休的结果说不定就是让自己提前挂了。
夜店离不开洋酒。很多人接触洋酒,都是从芝华士(Chivas)和黑方(BlackLabel)喝起,但是我不太喜欢这两种酒,因为芝华士和黑方在夜店中充斥着大量假酒,制作工艺高超到你根本喝不出来,而且大家喝这两个牌子的洋酒,喜欢兑入冰红茶或者冰绿茶,喝起来更是真假难辨。等到第二天早上头疼、胃疼的时候,悔之晚矣。
我通常更愿意选择杰克·丹尼(JackDaniels),美国比较流行的一种威士忌。喝纯的没有那么辣,和可乐勾兑后的味道偏甜,下肚的时候也有一种碳酸饮料的感觉。
当然,如果你的客户非要跟你喝纯的,你不如练练龙舌兰(Tequila),别看只有40度,你感受一下就知道了。面对跟你拼酒的人,我认为在苦练内功的前提下,龙舌兰是放倒客户的最佳武器。
最大众的酒精饮品要算啤酒。不过很遗憾,我过于“苗条”的身材决定了我的胃个头儿不大,而且北京的燕京啤酒我一直觉得堪比白酒,度数不高,晕菜很快。
后来随着不断地探索,我发现冰纯嘉士伯不错,因此向各位备战夜店的同志们隆重推荐,口味清淡、干爽,连我都能喝掉十瓶,高手们干掉个十几瓶不是大问题。
《》 第二部分 夜店规则:喝酒、唱歌、跳舞(2)
当然,在夜店喝酒,有几个小细节还是要特别注意的,尤其是女生。
首先,去过厕所回来后,最好换个杯子重新倒酒,谨防屋里或者其他座位的居心不良者给你下药,等喝下去再发现就晚了。
其次,喝完酒一定要多说话,多唱歌,让酒气散出来,不要马上吃东西。
还有,酒会让人兴奋,但务必不要贪杯,不要硬上,记住你是干吗来的。喝酒固然是为了增进感情,但千万别以为你豪爽了,人家就会觉得你厚道,把单子给你,恰恰相反,对方会觉得这人怎么这么“二”,不值得信任。酒后失态丢掉单子的事情数不胜数。
第二,是唱歌。
KTV是夜店首选的非说话类情感沟通方式。擅长唱歌(并不一定很专业)的同志们往往能占大便宜。
唱歌是迅速和众人打成一片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商务party中。由于很多人都可能是初次见面,或者刚认识不久,如何能够找到共同的兴趣点?一首流行歌曲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首先,不在你调唱得是否准,而在你是否用心。用心不用心不是你自己说,而是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投入,投入到音乐中去,身体随着节奏轻微摆动,眼睛注视着屏幕。不用老拿余光左顾右盼,看别人是否在注意你,你一旦投入了,自然就有种气场能把人吸引过来。
其次,多掌握一些不同年代的歌曲,对于捕获各个年龄段的人心有奇效,这招我屡试不爽。我17岁参加工作,当时无论同事还是客户都比我大,少则五六岁,多则十五六岁。为了跟他们产生共鸣,每次出去K歌,不仅我要唱那个年代属于年轻人的任贤齐,还要唱童安格和周华健。后来,当我参与到一些政府项目中,客户都是些叔叔阿姨辈儿的,我又学了一些民歌和革命歌曲。当我偶尔唱出《我为祖国献石油》《敖包相会》《小白杨》这些歌曲的时候,先不论是否在调上(练多了,也就在调上了),对方第一个反应就是:你这孩子连这歌都会唱?很厉害嘛!言下之意,哥们儿确实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而且肯定是特意为了和长辈找到共鸣所做的功课。一下子,距离拉近了,小屁孩也有成熟的一面,后面的一些话题,自然可以展开。
第三,眼神交流,此招适用于恋爱中人。如果和你喜欢的男孩或女孩在一起唱歌,拜托先做个背景调查,知道他她喜欢什么歌。去之前,逼着自己把歌词儿背下来。唱的时候首先要专注地盯着屏幕,然后时不时地转过头看着他她唱两句。背歌词的目的就在于你别一转头就忘词儿了,同志们自己试一试就知道这招的作用了。下一步,你唱完了再去敬他她一杯酒,后面的话题自然展开。赶上运气好,你刚唱完他她已经端着酒杯坐你边上了。
第四,曲风一定要多变。不要光唱苦情歌,虽然那个很真情流露。也不要光唱太热闹的吼吼哈嘿,让别人听得直闹心。理论上,两三首情歌搭配一首快歌,或者一首恶搞的歌,更能活跃气氛,让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你身上,也更容易显得你博学多才、够范儿。所以,往往我会先唱诸如《爱情转移》这样的口水歌,然后来一首成名曲《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心》,这是为了照顾到30岁左右的听众。紧接着,突然一段周董的《霍元甲》,充分展现了RAP和男扮女声的功力,完了一首《我爱台妹》让气氛彻底进入高潮,紧接着跟上一首古巨基的《情歌王2》,显示自己其实可以掌握各种风格的歌曲。偶尔的,我也会在一群年轻人中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这是为了充分活跃气氛,因为年轻的他们听到这首歌在夜店响起,多半是崩溃。
最后,我要说的是跳舞。
跳舞是迪厅的主要内容。我其实身体协调性比较差,不太擅长这个,但是当HipHop的音乐响起,当全场都热血沸腾,加之自己几杯酒下肚,身体还是会自然而然地摆动起来,摆不好瞎摆。巨大的声响下,客户也不会扯着嗓子和你聊,所以肢体与眼神的交流,胜过一切。
为了应对可能在迪厅中进行的应酬,平时我会在iPod和车里多放一些Akon、LadyGaga或者黑眼豆豆的音乐,经常听听,找找节奏感。
恋爱是恋爱,生意是生意
不过显然,在夜店谈恋爱和在夜店中谈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我就吃过这样的亏,陪客户开商务party,自顾自地猛嚎,结果人家客户客套地称赞了我几句,喝了几杯酒,就找借口回家了,生意自然也没了下文。有过这么几次以后,我突然明白了,我不是去玩儿的,是去工作的。我爽了,客户了;客户了,我也快不爽了。
所以,诸位带着“任务”去夜店的同志们,千万别兀自沉醉,千万长点儿眼力见儿,照顾客户的感受。譬如,关照客户少喝点儿,客户喝完酒递上一张餐巾纸,问问对方想唱什么歌,他要是不太放得开你就主动邀请他合唱一首。诸如此类。
无论喝多少酒,你都要时刻保证自己的清醒,特别是最后能顺顺当当地把账结了,还得坐出租车把客户安全地送回家,这一点很重要。我遇到过宴请客户结果先把自己灌翻了的二百五,这给客户留下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
多年的夜店经历,让我总结出一个道理来:
在夜店中谈恋爱和在夜店中谈工作,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一个角色的转换。当你在夜店中谈恋爱的时候,要努力突出自己,五分钟的自我魅力展示比赖在姑娘身边献上半年的殷勤都管用;当你在夜店中谈工作的时候,主要任务就不是展现自己的魅力了,而是甘当绿叶,愿为陪衬,对客户鞍前马后,百般体贴。殷勤这一时三刻,结果可能让你连爽好几个月。这就是传说中的事半功倍啊。
最后也不要忘记我在第一个故事中强调的,真诚。无论是工作,还是恋爱。
《》 第二部分 会花钱才会工作
每天睡醒了一睁眼,我们就开始花钱。
每个人从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已经在花爹娘的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