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企女秘书职场日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来过什刹海吗?”赵总问。满头白发的赵总,看上去神采奕奕。
“晚上来泡过几次吧。”玛丽说。“赵总,你也经常来这里泡吧?”赵总笑着说:“我一个快六十岁的老头了,还泡什么吧?!前天
晚上,田中董事长给我打电话,说过些天到北京来开董事会,这可能是他作为董事长最后一次来北京了,所以,他想再来这里吃一次烤肉季的烤肉;我也好久没来了,所以今天顺路先来看看。”
烤肉季就在银锭桥边,门脸不大,但风格独特。赵总似乎与店老板挺熟,我们直接上二楼,人家留了一张能看到湖面的桌子。
烤肉虽吃过不少次,但在这里吃特别风味的烤肉,却另有一番情趣。店堂上火锅里烈火熊熊,“肉炙子”嘟嘟的烤着肉,芳香扑鼻。
赵总介绍说,吃烤肉缘于蒙古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所以烤肉又称蒙古烤肉。在清朝顺治年间,宫廷里的王公显贵经常外出打猎,将猎获的野味带到京城里,让厨子给烤熟了吃。“烤肉季”的烤肉技术就是由此传下来的。但烤肉季开业之初,烤的都是熟肉,民国初年才改烤生肉。“烤肉季”以烤羊肉为主,牛肉也有。
赵总要的是小瓶的红星二锅头,我和玛丽喝橙汁。喝了几盅二锅头后,赵总的话就密了。他说他是在后海边长大的,什刹海周围的胡同、四合院是咱北京人的根。他说与现在到处是酒吧的灯红酒绿的什刹海夜晚相比,他更喜欢过去的什刹海的早晨。清晨海边走走,浓郁的市井风情会扑面而来。河沿上有慢跑的、晨练的、吊嗓子唱戏的,还有卖早点的:油饼、油条、煎饼、炒肝,各式各样,想吃什么有什么,保准大饱口福。走在胡同里,时不时能听见“吃了吗?”“您干吗去?”这样地道京味儿的问候。虽然从这里搬走多年了,但有空还是喜欢来看看。
“过些天,你们要愿意,我带你们来吃这里的爆肚张,前海边东北岸的‘爆肚张’。那张老爷子性情很倔,每天烧饼和爆肚从不多做,就卖那么一点点,外间屋只能放下两张桌子,四把凳子,吃不上是你运气不好。”
玛丽说她也喜欢来这里,但只是喜欢这里的酒吧。赵总显然对什刹海边越来越多的酒吧不以为然。他说他只喜欢这里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老北京味。说着,借着酒劲,给我们背起了元代许有壬的词:
“柳梢烟重滴春娇,傍天桥,住雪桡。吹暖香云,何处一声箫?天上寒宫阙近,金晃朗,翠山尧。谁家花外酒旗高?故相招,尽飘摇。我政悠然,云水永今朝。休道斜街风物好,才去此,便尘嚣。”
赵总底气虽然不是很足,但抑扬顿挫的韵味还是出来了。念完词,赵总问:“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吗?”
我点点头。
“小时候,每到夏天,我就跟我祖母到这后海边乘凉。坐在这里一边听她给我讲故事,一边看湖面上的风景。不管多热的夏天,晚上这里肯定有风,那风能一直吹到你的心里。”
赵总似乎回到了从前。
“那时候,最惬意的还是站在那银锭桥看西山,在荷花、碧苇、绿蒲的衬托中,绵延的西山浮映在宽阔的湖面尽头。虽然在京城许多地方都能看到西山美景,但都不如站在银锭桥上远眺西山的景色那样诱人……我讲这些陈芝麻烂谷子,你们不爱听,是吧?”
赵总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了。
“不,赵总,你说的我们喜欢听。”我真的喜欢听赵总说老北京的事。
“不过,我觉得不管你俩是不是真的喜欢听,作为公司秘书,特别是作为北京的秘书,了解一点北京的风土人情是应该的。小于,你见过我原来的秘书琼斯吗?”
我说没见过,我进公司的时候,已是托尼给赵总当专职秘书了。“琼斯当时也跟你俩现在差不多,人长得不错,外语也好,待人
接物都还可以,但是,她脑子里就只有办公室里的那一点点东西,出了公司,就像个中学生一样幼稚。”
赵总自己给自己斟满了一小盅二锅头。
“那次也是在这烤肉季请田中董事长吃烤肉。聊天的时候,田中问琼斯,听说老北京四合院里都有三件宝,这三件宝是指什么,这土生土长的北京丫头,竟一样也回答不出来,让我非常生气。我们的公司,是在现实中生存,公司领导几乎天天都在跟社会上三教九流的人物打交道,我们的大多数业务,是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谈成的。一个秘书的确不能太世故,但无论是对过去的风土民情,还是现实的人情世态,你怎能一点也不了解,这样你怎么给上司当助手、当参谋?”
赵总说着,就显得有些激动了。趁着赵总自己斟酒的时候,玛丽悄悄问我四合院三件宝是什么,我说四合院的三件宝是指天棚、鱼缸、石榴树。
“正好过了不久,龙扬(托尼的中文名字)陪我去趟天津。那时他还在销售部;在天津食品一条街上,一个外地游客迷了路,以为我俩是天津人,便向我们问路,天津的街道不像北京的正直,龙扬为了给人家指路,带着人家走了一站多地。当时我就看中了他这份古道热肠,想让他来给我当秘书。后来在回北京的车上,我当作聊天问他,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的麻花是怎么来的,他当时并不知道我是在有意考他,但他说起来头头是道。这些东西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在天津可能一般的中小学生都知道,但在北京,像你们这样的小青年,平时会有几个人去留心这些东西,可见他平时下的功夫……”
赵总这些话,听上去像是有些喝过了,有一半是酒话,但着实让人清醒!一个优秀的秘书,不能像根豆芽菜,只靠沙盘里的那点水分成长;必须像棵松树,不仅要见阳光,还要植根于大地。只有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茁壮成长,才能抗击现实生活中的风吹雨打!
“对不起,我可能是喝多了一点,不知不觉之中就数落起你们来了……走吧,我领你们看看什刹海的夜景去。”
在前海隔水西望,那银锭桥恰似一银锭倒浮水上,石虹凌波,玉栏高拱,桥下轻波微澜,光影摇曳……


第二部分六月第24节公司董事会

七月某日
今天召开一年两次的公司董事会。董事长田中先生也从大阪赶来。公司董事会主要是讨论公司的半年决算,下半年的重点投资项目和一些高层人事变动问题。
会议十点开始,整个秘书科的人都为会议做准备,将会议室整理过后,准备茶、咖啡、铅笔、记录纸等。最后,头问负责会议设备调试的珍妮,设备怎么样,珍妮说投影仪、麦克、音箱等都没什么问题,前天的新产品发布会刚用过,不会有什么问题。
头一听,马上严肃地说:
“准备会议,最怕的是掉以轻心,以为上次开会就是这么开的,没有什么问题,这次大概也不会出什么问题……所以,在开会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要去检查一下投影仪,也没有去调试麦克风等会议用的关键设备是否完好;采取将就凑合的态度。如果老是这样,非捅出漏子不可!要是捅了娄子,董事长、总经理和其他上司都在场,这个板子打下来,谁受得了?!”
珍妮满脸通红。
上午头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临时分工:孟姐和珍妮参加会议,负责会议记录;艾丽丝和小石负责添茶送水等会务工作;玛丽负责前台值班,我负责接听电话,托尼负责参加董事会会议代表的午餐。
头进会议室之前特意交待,公司所有领导的电话,全部记录下来,由珍妮或小石将记录纸条送进去。与平时公司举行的其他会议不同,公司董事会的气氛有些特别紧张严肃。
十一点左右,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来找姜总。
“您好!”我站起身来迎接。
“你好。”来客打着招呼,“请问姜为民在吗?”
“您是找我们姜总?请问您贵姓?”
“我是你们姜总的朋友,我叫刘跃进,当年和姜总一起在北大荒插队。好久不见了,这次出差路过北京,想看看他,跟他唠唠嗑。”
“实在不好意思,今天公司开董事会,姜总可能安排不出时间接待您。请问您住下来了吗?”
客人失望地摇摇头。
“要么,您留下手机号,回头我把您的手机告诉姜总……”
“这样吧,姜总没空,我今天就不打搅他了,出差回来路过北京的时候,我再来看他。”
说着,客人就走了。送他到电梯口时,我发觉自己心里也不太好受。
“董事会怎么那么重要?为了开这么两天会,田中董事长他们还专门从日本飞到北京来?”在吃饭的时候,玛丽问我。
“那你知道公司股东大会、公司董事会和公司事务会之间的区别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