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睡眠必须在晚上进行呢,因为夜晚属阴,是人体的闭藏期,此时,我们精神的活跃程度降低,更容易静下心来,于是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白天则不然,白天属阳,人体全身的细胞都是活跃的,精神活动也处于相对亢奋状态,所以,一般人白天不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哪怕再累,白天睡觉都容易醒。由此又引出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了。
我的很多朋友都是从事比较自由的脑力劳动,比如学者、作家、自由职业者,他们不用朝九晚五地上班,能够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他们中间十有八九是〃夜猫子〃,就是晚睡晚起,晚上三四点才睡觉,有的甚至要奋战一个通宵,白天睡觉,下午才起床。若要问为什么,他们都会说:〃晚上心静,读书、写作效率高。〃其实我也有这种经验,以前我何尝不是这样呢?但这样一来,白天的时间就无所事事了:中午起来,把中饭当早饭给吃了,下午心里很散,看书写作都没精神,只得出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见见人什么的,晚上回来后,才能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一直做到很晚才睡。后来,我才明白,晚上心能静下来,是为了睡觉的;在其他时间段,睡觉的质量都不如这个时候高。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心气太浮躁了,思绪太纷繁了,所以我们才感觉白天看书学习静不下心,非得掠夺晚上睡觉的时间不可。这样下去,长期得不到高质量的睡眠,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早睡早起,长命百岁。〃这句朴素的话里蕴涵的养生之道的确是太多了。
4.静坐与发呆
静坐的要领是尽量做到没有杂念,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很多初学静坐的人都说:〃我平时也没什么杂念,怎么静坐时杂念一个接一个?〃其实,我们平时的杂念也非常多,甚至比静坐的时候多好几倍,只不过我们没能反观自身,所以没能觉察到而已。静坐的时候,心静下来了,所以每出现一个杂念都会引起足够的注意。就像空气里飞满灰尘,我们看不见,而在从外面射进来的一束光柱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的灰尘在飞扬。一旦发现自己心里又起了一个念头,就要马上用心,不要再让这个念头继续下去,也不要让这个念头转变成其他念头。所以说,静坐,其实就是训练我们熄灭各种念头。即使做不到万念俱寂,只要用心去熄灭杂念,以后杂念自然就少了,不但再静坐的时候杂念少了,而且在平时杂念也会少得多。这对我们的身心是非常有好处的。
也许有人要问:发呆的时候不是也没有任何念头吗?发呆是不是有和静坐同等的功效呢?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我们发呆的时候,念头是很多很多的,心被念头控制住了,不管别的了,于是浑身都呆了,不动了,这就是发呆。当你把一个发呆的人唤回过神来,问:〃想啥呢?〃他一般会说:〃什么都没想。〃其实他想了很多,只是都不值得说或者不知从何说起而已,甚至,连他都忘了自己想些啥了,那些念头像走马灯似的跑过,他自己也没能记住。
发呆是很伤人的,它意味着一个人的杂念繁多到了让这个人停止一切其他活动的地步。托尔斯泰小说中的那些妓女,终日无所事事,有时发呆能长达一两个小时,终日昏沉、疲倦,状态极差。
如果说,发呆是在静静中放纵自己的思绪,让杂念肆无忌惮地奔腾,那么,静坐则是在静静中收束思绪,遏止杂念,这是相反的活动,绝不是一回事。
心灵之药
1.引导思绪,让每一个念头都成为良药
静心,需要杂念少,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有任何念头。一个人怎么可能永远不起任何念头呢?念头耗费人的元气元神,好比洪水猛兽,越是围追堵截,它们奔腾得越厉害,所以还需要有办法对它们进行疏导。这就要用到历代养生家说的〃观想〃。
我们不要以为这又是什么高深的〃禅定〃功夫。说白了,〃观想〃就是想象,在想象中看到一幕幕景象。我们为工作拟定一个计划,肯定会想象这个计划会得以实施,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会想象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年轻人在去一个手工作坊面试的路上,会想象面试顺利通过,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干得特别出色,深得老板赏识和重用,然后娶老板的女儿。。。。。。这些都是观想,它对人的作用是不可思议的,往往,当一个人以特别强的心力去观想某种情况的时候,境随心转,他观想的这种情况就极有可能变为现实。
人人都会观想,只不过有的观想是积极的,有的则是消极的。养生家的观想则全部是积极的观想,哪怕是不好的事情,也要往好的方面想,以此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喜悦。这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了,不过,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普通的人也就不难做到,有的人甚至可以本能地做到这种完全积极的观想。
一个人在病中,观想是最多的。吃药的时候,他会观想药物在体内发生作用,吃进去后会修复人体的损伤,或改善人体的内环境,或杀灭病菌,最终把病治好。我小时候很喜欢做这样的想象:感冒的时候吃了点感冒药,我就想象这些药吃下去后化成无数的微粒,它们组成一支庞大的军队,在身体里面到处搜捕感冒病毒,零散的病毒,遇见就被杀了;有的地方病毒势力特别大,它们倚仗优越的地势,深沟高垒,很不容易消灭,于是我军就攻城,一场恶战,病菌被消灭了很多,我军伤亡也不少;病菌繁殖得快,新的病菌要不了几秒钟就长大了,可以上阵了,我军也从身体其他部分赶来增援。双方恶战了整整一个上午,正在人困马乏之际,恰好到了我吃药的时间,哈哈,这回可好了,我军又增加了一支庞大劲猛的生力军作为后援,敌人闻风丧胆,弃城而逃。我军乘胜追击。。。。。。这样想的时候,心里就很快乐,吃药的时候,那心情就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元帅调兵遣将似的,自信胜券在握。那时候不懂事,只是胡乱想想,但现在看来,这些观想对治病是非常有积极作用的。
2.从万事万物中汲取精神能量
当然,有益于治病的观想,还不止上面那些。其实,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比如太阳、月亮、大地、草木、河水等等,都可以被观想成治疗疾病的良医良药,也可以被观想成疗伤养生的能量之源。当阳光或月光照在我们身上时,我们可以观想这种光照进了我们体内,体内的环境也像大地天晴一样,心火升起来了,脾土暖了,肾水蒸腾起来了,肝木舒展了,肺金也不再被锈蚀。大地、河水是养育我们的,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而是有灵性的,它们为我们提供物质能量,也为我们提供无形的精神能量。树木也是如此,当我们生病的时候,通过观想它分到一些生机,也给人很多的信心。对于学佛者来说,最能提供精神力量的,是对佛的观想。佛象征着宇宙间最高的安详和喜悦。
其实,不论观想什么,都是用它作为激发我们内心精神力量的一个工具,其治疗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智慧,也就是信心和开放性。在观想力量的作用下,我们放下了狭隘、僵硬的态度和感觉,而这种态度和感觉,恰似万病之源。正确的观想意念作用于身体,我们体内自然就产生了治病养生、益寿延年的灵丹妙药。
但可悲的是,现在病人的观想往往没这么乐观,他们进行的是有害的观想。癌症病人收到化验单后会想象以后将接受手术、放疗、化疗,最终无法治愈,痛苦死去,身边的人也在帮着这样想,于是这个人就生活在一个绝望的环境中:所有人都认为他要死。于是,要不了多久,他也就真的死了。有人提出〃念力医学〃,强调人的心念的治疗力量,其实用的就是观想的原理。
3.正见:控制疾病的法门
提到〃正见〃,可能马上就有人警觉起来。他问:〃正不正,有标准吗?凭什么你的意见就是正的,我的看法就不正,就是邪见?〃问这话的人心态就很成问题。这是什么?这是不服人啊,阴木禀性,伤肝伤脾。何况我们现在讲的正见,不是他理解的这个意思。
正见,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不想过去,也想未来。〃活在当下〃,不是有很多人这么说吗?但他们的意思是,活在当下,我就是要当下及时行乐,啥都不管。这又不对,因为及时行乐,也是需要条件下才能实现的,比如你走在路上,怎么及时行乐?身无分文,又怎么及时行乐?
正见,是时时刻刻都要保持的一种心理状态:我们此刻在做什么,就专心致志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