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常管理中,是否有恶意刁难员工的行为?工作条件上,是否尽量做到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老板把员工利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了吗?
事实上,员工与企业签订的不仅仅是一份劳动契约,还应该是一纸“心理契约”。这份心理契约要求企业与员工双方建立共同愿景,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使员工对组织的心理期望与组织对员工的心理期望之间达成“默契”,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起信任与忠诚关系。
其实有问题的企业,往往是企业对员工不仁与员工对企业不忠并存,对于强大的企业而言,几乎每一个员工都是弱势群体之一。大多数员工所谓的“不忠诚”行为,其根源都在于员工与企业的心理契约被企业的单方面行为所撕毁,导致了企业的不被员工信任。当然,也就不可能得到员工的忠诚。
《宠信你的员工》 三高薪能否换来忠诚
用金钱来换取员工的忠诚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甚至被广大企业视为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方法。的确,丰厚的收入的确能够激励很多人的斗志,但决不是全部,更不是一个具有长久战略眼光的企业所应该推崇的。而一个具备高瞻远瞩目光的人才更不是仅仅靠金钱就能为你所用的,别忘了,“自我实现”才是他们追求的最终境界。
重“金”轻情,实效不明
一项通过对员工态度的大量调查显示:每次问到工作中员工最看重什么,是什么唤起了他们或使他们对工作感到满意时,所有答案中金钱远远排在后面。但当你问他们,老板激励员工的方法时,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一致认为,钱是最主要的手段。
难道这些接受调查的员工在撒谎吗?要是钱没那么要紧,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那么看重钱呢?它到底在我们员工的心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毫无疑问,金钱奖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之一,它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激起员工的斗志,快速提升企业的业绩。尤其是对那些经济条件并不好或者“惟利是图”的员工,或许更有可能起到作用,但并不是对所有的员工都能起到促进忠诚的效果。然而部分企业老板比较信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金钱就被他们作为魔法棒,哪里需要指向哪里。但有时候,金钱激励并不一定总是企业最有效、最上策的激励方法。
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这样一个睿智的公司老板,他十分注重在“情”字上下工夫,深得员工的尊敬。在年终工作总结之后,该老板亲自开着车到“十佳销售人员”家中热情道贺,并送上鲜花和烤鸭,与员工家属畅谈公司远景。结果员工及家属感动得热泪盈眶。回家的路上,总经理说他看到了企业的未来,而接下来的几个月,这些员工的销售业绩则不断地攀升,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一束鲜花、一只烤鸭不过数十元,但其蕴含的感情是多少钱也无法买到的。对员工发自内心的关怀是激发其工作热情的关键。
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金钱作为一种让员工忠诚的工具,也许在一定时间内会产生不错的效果,但时间一长,必然会失去其应有的效力。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方法太过于单一,毫无创新可言。
在一个企业里,适当适时地进行金钱奖励是不可缺少的,但如若一味地进行金钱刺激,势必造成员工的兴奋神经疲软,对金钱刺激越来越不敏感,甚至无动于衷,那么他对企业的忠诚度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影响。
试想,同样两个人,一个在一家以金钱为主要鼓励手段的企业,另外一个在一家充满人文关爱,以优厚福利、各种奖励、各种培训机会、各种升迁机会为主,再辅以一定的金钱奖励,他们到底谁会羡慕谁?谁会产生“见异思迁”的心理?一切不言自明。
金钱作为一种激励工具的单一与老化,必然会导致在促进忠诚上的失效,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证员工忠诚的有效,才能刺激员工的积极性,适应管理上的各种变化。
金钱刺激的恶性循环
通过上面的几点分析不难理解,如果仅靠金钱这一种手段来唤起员工的忠诚,那么每一次的加薪都无法在长时间内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且迫使下一次加薪更快来临,如此往复循环,整个企业的业绩难有质的改善,人工成本却越来越高,直到有一天入不敷出。所以,单纯的金钱激励是一种“自杀性”的恶性循环,是一条无休止的无间之路。
其实,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早已经阐明了这一点。他认为: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求满足自己特定的基本需要,从而不会引起自己的不满。这些基本需要被称为保健因素,包括工作条件、安全、薪酬、福利等等,缺少这些因素就会引发人们对工作的不满,但它们的存在并不具备真正的激励作用;真正的激励因素包括成就、对成就的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这些才是真正驱动员工获得成功的动力所在,也是管理者应该追求的。
当你的大部分员工在享受你的激励而非无动于衷的时候,你的员工绩效就OK了,你企业的整体效益也就OK了,你也就可以拿出更充足的资金使自己员工的薪酬待遇具有竞争力。如此一来,激励因素又巩固了保健因素,与金钱激励相比,“自杀”变成了“自救”,恶性循环变成了良性循环,何乐而不为?
公平付酬
美国着名管理顾问科恩在他的《奖励是惩罚》一书中,强烈反对利用金钱激励员工。他指出,用金钱诱使员工提高业绩,纯属浪费且不利于提高生产率,不能用于致力提供质优产品或服务的企业。
“钱最多能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科恩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不惜时间和资源为企业买来高质量,或用钱鼓励个人努力工作,毕竟天不随人愿。”
但是,金钱起不到激励作用,这种观念也存在很深刻的问题。“说来说去,如果我把你的工资减半,你肯定怒火万丈,”科恩说道,“但是,即使给你工资加倍,你也不会一下变得更称职、更勤奋或更有可能干好工作。”
金钱在一份“好工作”中是什么角色?科恩认为,应当付酬优厚、付酬公平,然后老板应尽力让员工不要光盯着钱。他说,钱把员工的注意力引向外部激励因素,因而无法专心于手头的工作。他认为,很少企业关注除钱以外能够激励员工的其它因素。“利用钱最痛快,许多企业宁愿用钱激励员工,也不想对其内部的激励环境做大的变革。”科恩说。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对金钱的作用,我们并没有一个轻松现成的答案。对有些人而言,金钱是为了生存;对另一些人来说,金钱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尺度,是一种评价方式。
也许,我们可把钱形象地比作喷气机的燃油。这种油料危险、易爆、能量大,但把它灌入设计精良的飞机后就不一样了。同理,如果把钱用在一个精心设计、经营有方的企业里,也许能使企业如虎添翼。但是,如同油箱处理不当会立即爆炸一样,光想用钱唤起员工的忠诚也会使你的好梦瞬间化为乌有。
《宠信你的员工》 三忠诚源自企业
忠诚不是命令来的,而是赢得和换取的;忠诚不是天命赋予的,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感动与感恩的表现,那些赢得员工忠诚的企业绝对不会耳提面命地告诫员工要忠诚,而是用实际行动来关爱自己的员工,赢得他们的效忠!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赢得忠诚
那些能够赢得员工忠诚的企业,首先都是忠诚于员工的企业,它们无一不是对员工尊重、宠信、承诺和关爱,而且确实担负起了一定的责任,在很多方面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譬如,为他们提供职业保障、给予他们合理的报酬和待遇、帮助他们自我实现等等。
有这样一个例子:
193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之时,哈理逊纺织公司因一场大火几乎化为灰烬。3000名员工悲观地回到家,等待董事长宣布破产和失业风暴的来临。可不久他们收到了公司向全体员工支薪一个月的通知。
一个月后,正当他们为下个月发愁时,他们又收到了一个月的工资。在失业席卷全国,人人生计无着之时,能得到如此照顾,员工们感激万分。于是,他们纷纷涌向公司,自发清理废墟,擦洗机器,三个月后,公司重新运转起来。
对这一奇迹,当时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这样描述的:员工们使出浑身解数,日夜不停地卖力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个小时。曾劝董事长傅斯领取保险公司赔款一走了之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