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为了报仇看电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著名的“师奶杀手”裴勇俊为例,男人对他的腼腆气质、金丝边眼镜非常不耐烦,一句经典的讥讽是“他不是‘师奶杀手’,他就是师奶”,但裴勇俊的铁粉潘向黎曾经写过一系列的文章赞美他身上那种气息,认为他有“清贵之气”,这种气质,用兰花来比拟,刚刚好。这种兰花男人非常罕见,作为亚洲电视剧工厂的TVB,也不过产出这么几位:欧阳震华、林保怡、陶大宇、吴启华。而在大陆,硕果仅存的“师奶杀手”,只有濮存昕一位,但濮存昕非常不喜欢“师奶杀手”这个头衔,认为那是大家和他开的一个玩笑,并表示“如果真的喜爱的话,请给我换个称呼”。

“师奶杀手”其实不是贬抑,更非调侃,它是一项结结实实的荣誉。师奶们对男人的要求其实更高,只是漂亮、身段好,是不行的,她们什么没见过?光会说笑话、嘴巴甜,也是不行的,师奶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她们要注视一个人二十年以上,而他二十年里都没有太大的闪失,务实的同时还懂得务虚,这个人才足够分量被称为“师奶杀手”。

何况,培养一个青春偶像只需要三五年时间,而培育师奶阶层和“师奶杀手”,则需要社会稳定繁荣至少三十年以上,审视我们过去的一百年,始终起伏动荡,根本匀不出安逸的三十年,好安放下一个“师奶杀手”。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师奶杀手”,虽然只有一位,却也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怎能不令人悲喜交加?如果濮存昕不从,把他按倒在地,也要给他扣上这个帽子。

叁 漾开

漾开

《榴莲飘飘》二零零零年

多年前的一夜,在回家路上,看见了UFO——一个巨大的白色光团,静静停留在夜空至高至远处,并在星云之间,映出一个白色的涡旋,十分钟后,白色光团突然消失,像有人关了电源。

第二天,我抓狂一般寻找另外的目击者,然而,身边竟然没有一个人看见那道白光,我也知道,保守的报纸即便得到报告也绝不肯报道,再追究下去,就有精神错乱或者胡编乱言引人注意的嫌疑了。就在此时,我从前的同学放假回家,告诉我,那天晚上,他们全校同学,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白色飞行器,那个东西静静停在操场上空,将操场照得雪亮,有半个小时之久。我心里咯噔一下,面无人色听他说完,附和一般的告诉他“我也看见了”——心里却有说谎似的心虚,但另一块大石就此落下,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原来我并不是眼冒金星精神失常,原来我看见的、感觉到的,也有人能够深切地看到和感觉到。

《榴莲飘飘》看完那天,我也面无人色许久,我觉得我看懂了陈果的一切表达,感受到了他的一切感受,原来我并非一个人。

电影前半段,他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给我们看阿燕的皮肉生意,她面无表情,四处穿行,见人说鬼话,见鬼还说鬼话,休息的时候,慢慢地撕掉手上因为洗澡次数太多而裂开的死皮,并用一个小本子记下她每天的顾客人数,然后,突然就这样结束了。

后半段几乎是另一部电影,长度甚至超过前半段。她回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老家,和同学聚会,参加朋友婚宴,和旧日情人见面,和朋友在旷野里唱歌。家乡小镇貌似安静,却已经非同以往,“旧日江山为什么变成了血海滔滔”,到处都在沦陷,而她的沦陷,与故乡的沦陷相互映衬,越发显得惨切。

两段情节似乎意在对照,前面那炎热的南国,和后面辽远清阔的北方形成对照,前面的拥挤焦躁,和后面的缓慢疏朗,形成对照,前面的离魂失魂,和后面的回魂,形成对照,前面非人的生涯→文¤人·¤·书·¤·屋←,和后面的人性因子渐渐附着她身,形成对照。

但却远远不是对照那么简单,后面那半段,是一种汪洋肆意的“漾开”。西溪这样说中国艺术中的“荡开一笔”:“荡开的那一笔分明是写意的,看似疏离,反而是另一种贴近,表象上是隔断,恰又是别一番黏连,内里深藏了无限的风景。”这种疏离和贴近、隔断和粘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恰好的激情才能促成,《榴莲飘飘》一点都不缺,若它是歌,后面这半段,就是叙事完成后的咏唱——“啊——”;若它是诗,后面的北国,就是辽远的余韵,是诗意的完成。然后,就在我们内在的节奏告诉我们,该停了的时候,电影结束了。

这样的天才荡漾,我还看见过一次。泰国导演阿皮察朋·维尔拉瑟查库的《热带疾病》也有这么两段,前半段细细讲述两个泰国男孩的交往,一个是农村孩子东,另一个是驻扎在村子里的士兵肯,两个人都生着一张热带毒太阳底下老气横秋的脸,心却是孩子的心,你找我,我找你,你看我我看你,说的话也是孩子的话,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之类,听起来毫无欲望气息,在电影里这样来往了五十分钟,突然就完了,然后是后半段,和前面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没有台词,就是一个士兵(还是前半段的肯)在黑夜的丛林里摸索着走,走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另有一个身上画着斑纹的、野人一样的健硕的男孩子(也是前半段的东)在林子里神秘地出没着,偶然在暗处偷窥士兵一会,而密林深处,有老虎在叫。

对照、影射、寓言,在这两段里一应俱全。也或许,这后半段里,什么深奥的含义都没有,就是前面故事的一个延长音。

这样的“漾开”绝非技术所能成就,而是精神久久集中在创造之中后,突然得到的馈赠。能懂得这种馈赠,也是一种馈赠。电影的好处,就在这里: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最隐秘的馈赠。

目击者

《第三类接触》一九七七年

好莱坞电影里,最尴尬的角色,莫过于形形色色的目击者,《战悚目击者》、《后窗》、《后窗惊魂》,讲的都是这回事,主人公一不小心,撞上头彩,看到黑帮杀人、连环杀人狂作案,或者邪恶的财团派出的杀手杀人,而且还笨手笨脚,不是踩上一个空可乐瓶子,就是尖叫出声,给杀人者看到,从此一路逃亡,永无宁日。

所以,实在要目击点什么东西,还是像《第三类接触》、《X档案》、《4400》那样,目击不明飞行物的光临,甚至与外星人近距离接触比较稳妥,那机会不是人人能有,既神秘且增添谈资。

我高中同学Y就做过一次不明飞行物的目击者,那年他高一,暑假里和全家人去海拔三千米的森林公园爬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谷里,正坐下来休息,突然,一个橘红色的椭圆物体从山谷底下升起,大概有热气球那么大,一边发光、旋转,一边还吱吱有声,他们全家人都惊呆了,连相机都没想起来去拿,五分钟后,那东西消失在群山背后,再也没一点影踪。我家乡有一份全国独此一家的杂志,叫《飞碟探索》,杂志上经常刊登目击报告和研究论文,常有科学家说,目击者如果近距离目击到了不明飞行物,通常还会伴随绑架事件,不过,被绑架的地球人事后不会觉察,只感觉到自己失去了一段时间,从此还会增添一些奇异的本领。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同班同学都只在烂学校里混,而Y却一路高飞,最后在常青藤名校念了一个博士回来。我没能成为那个博士,只因为我没被外星人绑去插管子,一念至此,我顿时感觉好受多了。

我初中同学D也有过目击经历。那是1991年秋天,他在一个铁路技校念书,夜里下了晚自习,大家正在操场上锻炼,忽然,夜空中有什么大放光亮,抬头看,一个看起来有脸盆那么大的发着白炽光的物体,正正地悬在操场上空,将操场照得如同白昼。他们全都惊慌失措,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遭遇,但那物体却并没有进一步的作为,只是挂在那里,足足有半个小时,以至于大家都看得不耐烦了,才突然消失掉。

我本人则看到过三次,第一次是童年时候在新疆的沙漠里,那时候年幼无知,没有什么分辨能力,所以不能作数。第二次和D看到的是同一次,只是我所在处距离比较远,只看到高空里一团白亮的云雾。第三次是工作以后,有一天深夜,在我家的后窗前坐着,楼后的旷野里,突然群狗狂吠,随后,夜空里出现一团旋涡般的白光,并且急速地移动,不过三分钟,就消失了。这一次,报纸上登出来了,看到的人也不少,我因为自己不是唯一的目击者,很是恼火过好几天。

离外星人最近的人

《超时空接触》一九九七年

一个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