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会不会从通胀走向滞胀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面临“滞胀”压力的大环境下难以独善其身。外部世界给中国提供的未来出口空间有限,投资需求回升的过程曲折而漫长,消费需求短期内难以有较大幅度上升。
美国滞胀成定局
2008年2月,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就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滞胀,一方面经济增长的预期大幅度下调,一方面通胀预期上升。
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看,这次危机的衰退严重程度可以说是“百年一遇”。次贷病毒正在侵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心脏,美国、欧洲和日本首次同时陷入严重经济衰退。尽管2009年以来,三大经济体的某些指标已经出现回暖迹象,但世界经济要真正走出衰退、步入稳定复苏轨道还很遥远。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多数是在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领先指标上出现好转迹象,而反映当前经济状况的指标,如新屋开工、失业率、工业产出等指标均继续低迷。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面临“滞胀”压力的大环境下难以独善其身。外部世界给中国提供的未来出口空间有限,投资需求回升的过程曲折而漫长,消费需求短期内难以有较大幅度上升。“宽货币”、“宽信贷”的双宽组合,加上“输入型”通胀压力,由通缩趋势转化为通胀趋势的转换速度将加快。投资率的继续上升和消费率的继续下降,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避免,将来可能面临经济增长有限而投资再次过热的风险。
因此,中国应该未雨绸缪,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出现滞胀的可能性。
曾瀞漪:Andy你特别谈到美国的滞胀,它的处理手法可能会对中国处理通胀的部分有一些压力。请你谈谈美国的滞胀情况。
谢国忠:美国已经比较明显地进入滞胀,经济增长预期大幅度下调,经济出现萎缩,如果萎缩两个季度就是衰退了。通胀上升、经济衰退两个结合就是滞胀,所以美国滞胀已成定局了。
曾瀞漪: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速还是相当快,为什么你仍然觉得中国可能出现滞胀?
谢国忠:滞胀一般指的是通胀比增长幅度要高。中国现在的通胀还处于上升的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也很多,像农产品、自然资源价格大幅度上升,等等。现在出现了新的情况,就是劳动力成本增加,特别是蓝领劳动力成本增加,有些在香港挂牌的公司对蓝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预期是30%。如果有这么大幅度的上升,公司不可能把这些都吃下去,产品肯定是要加价的。如果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近几年出现通胀高于增长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地说就是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曾瀞漪:这样中国就会出现滞胀的情况?
谢国忠:轻微的滞胀。
美国政府在送钞票给银行
曾瀞漪:美国处理滞胀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减息,但是又有通胀压力,看样子他们处理的方法,重心与中国不太一样?
谢国忠:美国金融体系出现的危机,就是资本不足。从美联储的角度来看,它觉得救金融体系第一重要,防通胀第二重要。所以它把短期利息降得很低,通胀的预期开始上升,导致10年期国债[注]利息大幅度上升。现在已经是4个百分点,以后可能上升到6个百分点,而短期利息可能是2个百分点,这样就出现4个百分点的息差,给银行一些机会,利用短期的资本去投长期的债券赚钱。等于送钞票给它们,让它们自己创造资本,我觉得这是美联储的主要目的。
但是等到金融体系稳定之后,美联储就会回头再来处理通胀,问题会变得非常复杂。通胀如果处于高位很多年,你必须通过经济的衰退来解决通胀问题,这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解决高通胀的最后一个办法:把利息加到百分之十几,引起经济严重萎缩,才把通胀压下来。我觉得这次美国很可能旧戏重演。
曾瀞漪:对于中国来说,情况好像又完全不一样。解决通胀问题是现在中国货币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美国要减息来应对经济放缓、延后经济放缓,中国应不应该加息?中国的通胀与美国有本质上的不同吗?
谢国忠:中美通胀很不一样。美国通胀引起美元贬值,对美国整体短期来说是有好处的。2008年外国持有美国的金融资产是14万亿美元,大部分是债券资产。如果美元贬值,等于是少还外国人的钱了,对美国整体来说是有利的。
另外从内部来说,美国中低收入阶层负债率非常高,这几年维持他们的生活水平主要是靠增加负债,如果出现实际利率是负的情况,也降低了他们的负担。所以从美国政治、经济学层面来看,通胀降息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通胀影响着中国社会稳定
谢国忠:中国是倒过来,中国是个储蓄的国家,中低层收入也是储蓄的一个阶层,他们不负债,食品等消费品在他们支出当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价格上升比较快,他们的消费能力受通胀打击特别大。所以通胀对中国来说是不利的,特别不利于稳定。
中国对通胀的态度跟美国非常不一样,中国要治通胀,美国暂时不治通胀,两者之间就引起了一定的矛盾。美国降息了,中国怎么治通胀呢?你就要加息,我觉得也不是说完全就没有空间了。
第一,中国的资本账是不开放的,现在对热钱流入的打击也比较有力度,我觉得这给中国加息带来一个空间。中国存款的利息一定要加到通胀这样一个水平,不然的话老百姓的钱再贬值,是一件很不利于稳定的事。
第二,要宏观调控信贷规模,这对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土地市场压力很大。如果土地价格下降引起房地产价格下降,热钱也不会来。热钱到中国来不是为了赚一些利息,它是为了赚房地产涨价、股市上升的利润,是为了赚100%的利润。我觉得如果宏观调控得当的话,外资流入也不会变化这么大,这个调控还是有空间的。
中国最最重要的是要把通胀的预期稳定住。现在出现工资大幅度上升,说明通胀预期已经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政府要做出姿态,不能让钱贬值。政府的目地不是把钱贬值,而是要控制货币的购买力,要让老百姓放心存钱,这对政府来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因为通胀是很长时间积累上来的,也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压下去。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要让老百姓相信你治理通胀是有办法有决心的,要做出姿态。
第三,要允许房地产价格下降。房地产价格下降对(增加)老百姓购买力有重要的影响,因为他们在银行的存款主要是为了购买房地产。房地产要调控很容易,土地在政府手里,投机需求靠贷款,这两边政府马上就可以调控,以稳住老百姓的心态。
第四,存款的利息要上升到通胀的水平,给老百姓做个姿态,钱不会贬值。这几件事情做了以后,我觉得暂时的通胀还是能够接受,过了两三年再让通胀慢慢下来。
曾瀞漪: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政府在采取你刚才提到的那些措施的时候,实际上要有心理准备,让政府有个两三年时间来处理这个问题?
谢国忠:是。
中国的银行还没有养成自己打食的习惯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央行曾经于2008年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五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目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31%。
2010年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升2。7%,已经超出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使中国再次陷入实际负利率状态。2010年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8%,已经是连续第3个月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这个增幅距离3%的警戒线仅一步之遥,市场对于中国央行的加息预期高涨。但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给中国货币政策带来诸多疑问。
2010年5月底,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不会因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而改变。中国应继续控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风险,并适当提高存款利率,目前加息条件已基本成熟。
曾瀞漪:对于政府来说,现在的情况他们很清楚,货币调控最重要的部分是反通胀。但是你刚才提到的加息,好像政府官员在谈到加息时还是比较保守,或者说有点犹豫,没作最后的决定。
谢国忠:加息有几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