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广告人的江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年轻人,带着澎湃的荷尔蒙义无反顾扎进了这个圈子。不仅仅因为它有着双倍于传统行业的薪水,潮男靓女的比例也远远大于当时同样鼎盛的IT行业。 
是的,在那个谁都想跳出来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年代,黄大就像潜伏中的余则成,他冷静地看着这个行业,用文字记录下每天发生的鸡飞狗跳,或许琐碎,但很真实。当你读完这本书,你会看到这个普通广告人在这个行业中过去十年的真实经历,你更会感受到一个北漂的男孩走向男人所迈出的每一步。 
  老大的带头作用
“斩首行动”是美国搞出来的一套所谓反恐战争理论,其核心就是通过精准打击,首先把敌方的“头”干掉,没了精神领袖,队伍就变成了一盘散沙,不攻自破。其实我们老祖宗好早之前就有“擒贼先擒王”这一说了,不知道老美是不是看到这条谚语后才领悟到了这一军事思想。 
无论是老美的现代战争理论,还是我们古老的谚语,中心思想说的都是一件事:在一个团队中,领导起到了关键和核心作用,这不仅仅是在军队中。 
差不多每个人心中都有当官的欲望,想自己领导一个团队,只是很少有人能实现。就算你坐到那个位置,也未必能起到那个职位应该起的作用。换句话说,你在台下时觉得台上那个领导是如何如何的差强人意,预想着自己站上去一定能如何如何。但当你有一天站上去了,结果也许都一样,甚至还不如原先台上那位。 
最近这几年,在广告行业里头衔越来越没有含金量了,以往靠五六年打拼才能称得上的“资深”,如今两三年就可以得到了,甚至连“总监”都开始泛滥,虽然只不过是两三个人的业务组的组长,也会挂个CD名头。 
那么对于一个广告公司的创意部来讲,CD具备什么软硬件条件才是最重要的呢?是创意能力、从业经验和背景,还是他的领导能力?或者是善于和老板搞关系,能与其他部门混得游刃有余?还是他长得超帅,人见人爱,老实忠厚,值得信赖? 
有的CD是那种亲力亲为、事必躬亲型,从创意到执行都自己一手包办,下面的人他信不过,觉得他们想不出什么好东西,就算有想法他也认为还是自己的好;或者嫌部下做活太慢太差,不用心,还不如自己动手。这样的“独”老大往往很累,而下面的人干得很没劲,总监基本上就给自己一个人当了。 
有的CD喜欢出风头,他觉得出街的、获奖的作品都是他的才最风光。每张作品上都署上他的大名,公司案例中都要选用他的作品,就算别人有更好的也坚决不用。虽然有的创意表现他只不过让美术改了改字号,让文案删了个逗号,他依然会站在领奖台上大谈特谈所谓的创作感想。成绩是他自己的,出了错都一干二净推到部下身上。这样的老大,跟着他干活不但没有一点成就感,而且弄不好什么时候就会成为他的替罪羊,所以遇到这样的总监,最好走人为上。 
有的CD,纯属于装×型,说起话来天花乱坠,高深莫测,恐怕你看低他。可是一旦动起手来,差之千里,完全不像他说的那样。这样的人早些年还比较有市场,那时候无论客户还是广告人,见识的东西少,禁不起忽悠。可是如今不好混了,光靠两片嘴皮子,不能真枪实干,客户搞不定,业绩上不去,到时候老板那儿没法交代,只好自己灰溜溜走人。 
还有一种CD,也许专业并不很强,也许他有着很资深的背景和丰富的经验,可是创意才华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灵光了。不过,他能从全局把控,擅长发掘部下的潜力,而且有着很好的管理能力。这样的老大常常很平和,同行提起来一般都觉得首先他“人不错”。可是有些创意人不愿意跟着这样的老大,觉得人家老了,没激情了。 
当然,理想型的CD,应该是专业,资历不凡,经验丰厚,人品一流,赏罚分明,是精神领袖……可是这么十全十美的老大哪儿找去啊?就算世上存在,得多大的幸运才能被自己赶上? 
所以,只要你觉得自己的老大很有想法,你捅了娄子他能在老板那儿替你担着,有了业绩他不是忙着往自己脸上贴金,首先想到的是要感谢自己的弟兄,出了问题他能差不多一碗水端平,并不厚此薄彼。你打心眼儿里敬重他并不是因为他的总监头衔,那么他就是值得你追随的好老大了,虽然这样的老大也凤毛麟角。 
2008年4月22日
  谁是老大中的老大
话说某天上午十点,萨奇、奥美和电通的客户总监分别接到了某国际公司的电话,电话的内容都一样:现在几点了。 
萨奇总监回答:现在是北京时间十点整。 
奥美总监说:“这个问题我不能马上回答你。”第二天客户会收到一份详尽的策略报告,结论是:当时是北京时间十点整。 
电通总监先对着电话九十度鞠躬,然后说:关于现在,您说几点就是几点。 
这是广告行业里流传的一个笑话,虽然有些搞,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广告公司的企业文化、服务客户的方式和态度、创意人员和客户人员在公司里的位置。 
以品牌推广策略见长的奥美,就算一个毫无意义的结论,也会经过缜密的推论,把客户一步步绕进去点头称是、心甘情愿地掏钱买账。而在电通,客户真的是上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客服这边只能“嗨嗨”点头鞠躬;客户走了,那边电梯门关上了,这边客服的腰才直起来。而客户部的老大至少要比创意总监高半个级别。好多由AE或销售人员开的本土广告公司就很有日系公司的影子,公司就是个作坊,创意人员就是一群工匠,根本没什么地位。 
好多创意人都喜欢去欧美系的广告公司打工,在那里环境比较宽松,创意部的人都是爷。客户部的AE,得看着设计和文案的脸色求着他们干活,工作单写得不到位拿回去重写,什么时候写清楚了这边再开工。所以客服都很委屈,那边被客户训不算,这边还要看着创意人员的脸色。 
一个曾在某4A混过的妹子说,他们公司的AE每次去他们老大那儿送Brief的时候都战战兢兢,弄不好就会被老大找个理由把单子扔回来重写。 
我一同事说,他有一次活没交就去打保龄了,AE电话追过来他根本不理,一会AM电话来了他依旧接着打球,最后客户总监电话打来了,他说等他打完这局吧。 
一个我以前的老大就更有范儿。一次把一个来下单的小AE活活骂哭,小AE只好去找她的头儿,她的头儿又找来了她的领导,领导觉得实力还是不够强,就把业务副总也请了出来,四个人一起来找我们总监,和颜悦色地说:单子还要下,活还要干。我们老大这才打个哈哈,拿起笔在工作单上签了自己的名字。那边小AE虽然眼泪还没干,但总算松了口气。 
2007年4月19日
#江湖论剑 黄大八客:一个广告人的茶中笔记
劳博 广告门网站首席执行官 
我非常喜欢《世说新语》,往往是寥寥几句大白话,就可以把一个时代的人物和世事风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黄大同志原名黄冶,广告网名“黄大花痴”(可能是个植物爱好者),朋友都简称他为黄大。黄大曾担任北京华艺广告(加信奥美广告前身)、帕格索斯公关公司等传播公司资深文案、创意总监等职务。他现与合伙人经营着一家公关公司,是个有耐心之人。 
黄大的《黄大八客》博客,历时近七年,写下了超过30万的文字。他详细观察了这七年间广告业发生的大小事,把事件或者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他的博客成为了最近几年对广告、公关行业记录最细致的行业笔记之一。 
黄大投身广告、公关行业超过十年。因为文案出身,他对这个行业就多了一分深入、细腻的观察。作为一个优秀的文案,如果没有敏感的时代触觉,不对行业大事的变迁进行记录,可能就是自己的失职。很幸运,勤奋的黄大借助互联网博客,用他那细致的笔触,帮我们记录了下来,供我们反复回味,非常感谢。 
在下是个急性子,看不得时间和事情这样细水长流地发展和积累,加上琐事一堆,所以没有每天在黄大的博客上留下脚印,但这个博客却是业内八卦人士最喜欢扎堆儿的地方。 
先不说权威(本来就没有所谓绝对的权威),黄大的坚持,使他日积月累的笔记有了“历史”意义。一则则广告、公关常识和故事,在他的笔下,正如他的人品,恬静悠长、细致周到,能给你提供比较周密的参考。 
在书中,你能读到近几年发生的众多耐人寻味的广告事件和常识:如××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