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尾声:精神百倍,气力十足演讲结束段,要讲诵得格外精神。这时的三五句话,通常凝聚着全篇演讲的精华,内涵极其丰富,寓意特别深远。所以正式演讲前要反复尝试,用不同的情绪、语调、语气来试讲,直到找到一种能完全表达语句的丰富内涵和深长意味的读法为止。人们都说,演讲的出色结尾能“绕梁三日”,让人回味无穷。要达到这种效果,当然得认真思索。(风阁1996:139)
第六章议论型演讲技巧
“在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的时候,最令你关注的莫过于最后的结局了,因为要从这儿看到它是否有力、清晰、精辟以及使任何人都愉悦无比。”
亚里士多德
许多初学演讲的人,一般来说都“长于说故事”,而“拙于发议论”。
所谓“长于说故事”,是指演讲者所讲的内容,主要是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亲身感受,因此,一般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拙于发议论”是指演讲者虽然也可以谈自己的经历,谈自己的感受,但“经历与感受”已不再作为演讲的主要支柱。议论型演讲的主要支柱是说理。而说清道理必须有相当强的理性思维、洞察功夫、提炼本领、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一定的理论修养。但这些对初学演讲的人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这种状况的存在,使演讲的效果达不到好的高度。不过,改变这种状况,却是可能的。只要能掌握议论型演讲的规律进行一定的训练,我们就能体会到,议论型演讲其实并不神秘。
一、一篇精湛而著名的议论型演讲
我们可以先看西赛罗的《论友谊》,从这篇精湛的议论型演讲入手,研究成功型演讲的技巧。西赛罗,古罗马人,生于公元前106 年,死于公元前43 年,是著名思想家,演说家。他最大的功绩就是用他那出色的演讲把希腊思想最精湛的部分传授到了罗马。《论友谊》不过一千来字,却把友谊与美德、荣誉、爱之间的关系阐述得透彻而精当。再者,《论友谊》深入浅出,文情并茂,读起来,听起来,都是一种艺术享受。
论友谊
西赛罗公民们:我以为,友谊的基础是美德,别人相信你有美德,所以才与你建立友谊。你若放弃了美德,友谊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我们早已定下了一条保护友谊的准则:不要求他人做不名誉的事。
别人术你,你也不要做。为了朋友的缘故而做犯法的事,尤其是背叛国家,那是绝对不名誉的,不容辩解的。所以,请朋友做事,也应该以名誉为限。
为朋友做事,也应该以名誉为限。如果确认是名誉的,便应毫不迟疑地去做,并且永远热诚。
我以为那些错把功利当作友谊基础的人,实在是丢掉了友谊的基础。我们愉快,不是由于从朋友那里得到了物质利益,而是由于得到了朋友的爱。
如果朋友的资助使我们得到了愉快,那是因为其资助是出于真诚的爱。请问天下有没有哪一个人愿意在无穷的物质财富中享受,而不准他爱一个人,同时也不准一个人爱他?只有暴君肯过这样的生活。没有信仰,没有爱,也没有对人的信任,一切都是猜疑、忧虑、憎恨,这里绝对没有友谊的位置。因
为谁能爱一个自己所怕的人呢?谁又能爱一个怕自己的人呢?
哲人恩尼乌斯说:“在命运不济时才能找到忠实的朋友。”不可靠的朋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在自己得志、飞黄腾达时,忘了朋友;一种是见朋友有难而弃之不顾、逃之夭夭。所以,在上述两种情形之下,仍能想到朋友,而不使友谊丝毫减色的人,才真正难能可贵,才可以称之为神圣友谊。
“我们爱朋友犹如爱自己”——这样说是不恰当的,因为有许多事我们只是为朋友做,而不是为自己做。有时去恳求一个卑鄙的人,有时去冒犯一个不该冒犯的人,这些为自己本不值得去做的事,为了朋友便欣然去做了。
有目共睹,在许多情况下,有美德的人宁肯牺牲自身利益,而使朋友得到欢快,所以,应该说:“爱朋友胜过爱自
友谊还应该有这样一条准则:不要为了自己过分钟情友谊、依恋友谊而妨碍了朋友的大事。凡是舍不得离开朋友而阻止、妨碍朋友去尽他高尚义务的人,不但无知、懦弱,而且简直就不是友谊。
美德之所以能创造友谊、保持友谊,是因为美德里有和谐、有忠贞、有忠诚、有无私、有明智、有善、有美、有爱。一个人的美德一旦表现出来,便会光芒四射,并且借助这种光芒,照见别人的美德,美德与美德互相吸引,光芒与光芒交相辉映,结果便燃出友谊的火焰。
先看准了朋友,然后再爱他。不要因为先爱了他,就认作朋友。因为,凡是心灵值得爱的人,才是值得去结交的人。
二、议论型演讲的秘诀
议论型演讲的“三要”是指:一要说清楚“是什么”,二要说清楚“为什么”,三要说清楚“怎么办”。你把这三个问题阐释清楚了,便完成了演讲中最关键的环节,演讲的成功也就初见端倪了。
所谓“是什么”,是指演讲者所持的观点。“为什么”,是指演讲者所持的依据。“怎么办”,是指演讲者希望听众应当怎样行动。
1。要说清楚“是什么”
“是什么”即演讲者的观点,它通常作为演讲的第一部分,演讲一开始就明确提出来。这种演讲方式可以称之谓“开门见山”式。其优点是人题迅速,简洁明快,能让听众迅速抓住演讲的中心,所以大多数演讲者都采用这种方式。例如,《论友谊》是这样开头的:
我以为,友谊的基础是美德。别人相信你有美德。所以才与你建立友谊。
你若放弃了美德,友谊也就不存在
西赛罗用上述三句话首先回答“是什么”,开门见山地告诉听众“友谊的基础是美德”。这是本篇演讲表达演讲者的观点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做“主题句”。主题句是全篇的“灵魂”,犹如龙之眼睛,所以必须着意提炼,做到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西赛罗在“友谊的基础是美德”一句之后,紧接着又出现一个阐释句“别人相信你有美德,所以才与你建立友谊”、一个假设判断句,“你放弃了美德,友谊也就不存在了”。两句都是为了加深听众“是什么”的印象,给听众一个把握下面演讲精神实质的纲领。
2。要说清楚“为什么”
说清楚“是什么”之后,演讲者要回答“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说清楚“为什么”呢?也就是演讲者对“是什么”部分提出的论点找出依据和原
因,使听众深信不疑。这一部分,又叫做论证部分,是一篇演讲的主干,内容要充实,分析要具体,论证要有力。古人称文章的这一部分为“猪肚”,意思是说文章的主干部分也像“猪肚”一样,充实、丰富、饱满。
西赛罗的《论友谊》,其主干部分就是论证为什么称“友谊的基础是美德”这一问题的。演讲者分六个层次加以论证,首先,演讲者明确提出保护友谊的准则:“不要求他人做不名誉的事。别人求你,你也不要做。”从第一方面来证明友谊的基础是“美德”。第二,西赛罗认为我们之所以感到愉快,是因为得到了朋友真诚的爱,而不是从朋友那里得到了物质利益。并以暴君的孤独处境来反证美德是友谊的基础。他指出,从功利的观点看,暴君拥有一切,但从友谊的观点看,暴君却一无所有。因为暴君“没有信仰,没有爱,也没有对人的信任,一切都是猜疑、忧虑、憎恨。”所以暴君不爱他人,他人也不爱暴君。暴君与他人,因失去了真诚的爱,所以无任何友谊可言。他进一步证明,如果不准一个人爱别人,同时,也不准别人爱他,那么世界上除了暴君以外,没有人愿意在优厚的物质财富中享受,印证真爱对于友谊是多么重要。第三,分析为何“患难之交最可贵”。他指出,自己得志时,仍不忘朋友,朋友患难时仍忠于朋友,是美德的表现,缺乏美德的人,经不起患难的考验。从而进一步印证了“美德是友谊的基础”。第四,演讲者举出具有美德的人,在结交朋友的时候,往往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即“爱朋友犹如爱自己”,而且是“爱朋友胜过爱自己”,他列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显而易见的情况:“有许多事,我们只为朋友做,而不为自己做。有时去恳求一个卑鄙的人,有时去冒犯一个不该冒犯的人,这些为自己本不值得去做的事,为朋友便欣然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