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 现在宣布,从即日起,我将致力于改掉如下习惯:
签 名: 日期:
证明人签名: 日期:
第七章 有效小技巧,帮你改习惯(7) '美'杰克·霍吉
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潜能
人类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具有不可思议的潜能。但是,人类往往并未意识到自己拥有的潜能。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坚信,人类不可能在4分钟的时间内跑完一英里。这一信念是如此的坚固和流行,以至于它最终演变成为了众所周知的“四分钟障碍”。引用体育评论员们的话来说,就是无法想象有哪一个运动员可以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各个时代最伟大的运动
员都认为,四分钟跑完一英里必然是超出了人类极限的。甚至连生物学家也确定,这已经超过了人类身体和心理的生物极限。看起来,每一个人似乎都只能接受没有谁能够突破四分钟极限这个“事实”了——每一个人,除了罗杰?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
经过了心怀信念的训练,我将克服所有的障碍。
“Fueled by my faith in my training; I will overe all obstacles。”
——罗杰。班尼斯特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人类不可能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尽管四分钟障碍长期以来无人挑战,但是,罗杰?班尼斯特最终突破了这一“障碍”,1954年5月6日,班尼斯特成为突破四分钟障碍的“第一人”。当天的那场比赛,直到今天仍然被喻为“神奇的一英里”。
不过,这个传奇故事最重要的部分却常常被人们忽略。其实,罗杰?班尼斯特实现这一突破之时,他不过是在释放人类的潜能,他让每个人都明白了,他能够做到的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其他人也有可能做到。
事实上,罗杰?班尼斯特的记录仅仅持续了46天,之后四分钟极限也一次又一次被人类打破。现在,世界上能够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的运动员超过几百名,他们中甚至还包括许多高中生。
这个例子说明,一旦运动员从自我强加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人类的潜能便会得到惊人的释放。
第七章 有效小技巧,帮你改习惯(8) '美'杰克·霍吉
永远不要低估你的潜能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但却有待开发的潜能。问题只是,我们常常无法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潜能。下面的例子将充分说明这一点。
一天晚上,一个人在酒吧里喝醉了。从酒吧出来后,觉得头晕目眩的他并没有冒险去开
车,而选择了走路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天空开始下起了暴雨,他于是决定抄近路穿过墓地。然而,不幸的是,由于黑暗和暴风雨的干扰,他没有注意到脚下刚刚挖好的墓穴,一头栽倒在墓穴里。他一次又一次地试图爬出墓穴,但是,雨水的冲刷让两侧的泥土变得泥泞而湿滑,更何况酒醉让他昏头昏脑!几经努力,他还是没能够爬出来。筋疲力尽的他,只好在角落里蜷缩成一团,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无巧不成书。又有一个家伙,同样喝醉了酒,因为想抄近路而穿过墓地,也不幸落入其中。在耗尽了每一分企图爬出墓穴的力气之后,同样得出了当晚无法逃出墓穴的结论。
就在这位老兄四处折腾的时候,睡着了的那位老兄终于醒了。隐藏在黑暗的墓穴角落中的他,用一种沉重而焦躁的声音说道:“你永远无法逃出这里。”猛然听到“空荡荡”的墓穴中发出的地狱般的声音,第二位老兄大受惊吓,他几乎没有迟疑,便纵身跳出了墓穴,一路飞奔地跑回了家。
故事的寓意显而易见,尽管第二位落入墓穴的老兄已经确信自己根本无法逃出墓穴,但事实上,他完全拥有跳出墓穴的能力。太多的时候,我们便像这位老兄一样,彻底低估了自己的潜能。
第七章 有效小技巧,帮你改习惯(9) '美'杰克·霍吉
“现状”与“可能”
当心,不要让“现状”导致我们对自己潜能的低估。相反,我们应该把精力积极投入到“可能”领域的开拓。下面的小故事是马克?吐温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精妙阐释。
有一个人死后在天国之门遇到了圣彼得(Saint Peter)。由于生前就熟知圣彼得的智慧和博学,于是,这位老兄问道:“圣彼得,多年来我一直沉迷于军事史。你能否告诉我,究竟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呢?”
话音刚落,圣彼得便回答道:“哦,这个问题很简单,那边的那个人就是。” 圣彼得随意地指了指不远处的某个地方。
这位老兄顺着圣彼得的手指看了看,说道:“圣彼得,你一定搞错了。我在人间的时候跟他很熟,他不过是个普通的工人而已。”
“这就对了,我的朋友”,圣彼得回答道,“他确实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如果他是位将军的话。”
我们能够实现的成就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第八章 今天还是明天(1) '美'杰克·霍吉
明天是空想家最“强大”的武器;行动者的利器则是今天。
明天,既是懒虫们的工作日,也是傻瓜们的改革时,更是凡人们躺着梦想升天的好日子。
“Tomorrow is the day when idlers work; and fools reform; and mortal men lay
hold of heaven。”
—— 爱德华?杨格(Edward Young),著名诗人
如果你还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行动者,那么,你必须从今天开始做起,也惟有从今天开始做起!切勿依赖明天。
如果你总是把问题留到明天,那么,明天就是你的失败之日。同样,如果你计划一切从明天开始,你也将失去成为行动者的所有机会。明天,只是你愚弄自己的借口罢了。
著名作家玛丽亚?埃奇沃斯(Marie Edgeworth)对于“从今天做起”而不是“从明天开始”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见解。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如果不趁着一股新鲜劲儿,今天就执行自己的想法,那么,明天也不可能有机会将它们付诸实践;它们或者在你的忙忙碌碌中消散、消失和消亡,或者陷入和迷失在好逸恶劳的泥沼之中。”
Atari公司的创始人,电子游戏之父诺兰?布歇尔(Nolan Bushell)在被问及企业家的成功之道时,这样回答到:“关键便在于抛开自己的懒惰,去做点什么。就这么简单。很多人都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只有很少的人会即刻着手付诸实践。不是明天,不是下星期,就在今天。真正的企业家是一位行动者,而不是什么空想家。”
从空想家到行动者的转变不可能不疼不痒,我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但是,这一转变又是现实的,我本人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再没有比我更伟大的幻想家了。我的毛病便在于缺乏自律,懒散、拖沓、不信守承诺、缺乏毅力等等,都是缺乏自律这个毛病的症状。而我给自己开出的药方便是“明天”。“明天”总是能够让我的症状得到一时的缓解,却永远无法根治。当它们下一次光顾时,唯一的解药只能是另一副“明天”。显然,我的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缺乏自律能力)。这正是“每天都尝试着做一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对于我的意义所在,我相信,对于你来说也同样适用——不论你的自律能力如何。只不过,这样的尝试必须从今天开始。
“总有一天”综合症
“总有一天我会长大,我会从学校毕业并参加工作,那时,我将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总有一天,在偿清所有贷款之后,财务状况会走上正轨,孩子们也会长大,那时,我将开着新车,开始令人激动的全球旅行……总有一天我在考虑退休,我将买辆漂亮的汽车开回家,并开始周游我们伟大的祖国,去看一看所有该看的东西……总有一天……”
“Someday when I grow up; finish school and get a job; I’ll start living my life the way I want……Someday after the mortgage is paid off; the finances are on track and the kids are grown up; I’ll drive that new car and take exciting trips abroad……Someday; now that I’m about to retire; I’ll buy that beautiful motor home and travel across this great country; and see all there is to see……someday……”
——艾德?佛曼,演讲家,美国众议员(Ed Foreman)
我们总是自欺欺人的暗示自己:只需等待,美好的未来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它会出现。然而,就是这个画饼充饥的愿望,却无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