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节: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那么我们再来看中国高科技行业的旗帜深圳华为。谁也不会否认,华为是处于朝阳产业中的高科技公司,正因为它是成长最迅速、发展最平稳的璀璨明星,本书将以华为作为主要案例,来说明中国人的竞底思维。一个合理的逻辑是:如果华为这样的公司都竞底,其他公司还能不竞底吗?2007年的华为年报显示,该年实际销售收入125。6亿美元,净利润6。74亿美元,利润率仅为5%。也就是说,如果华为的总裁任正非的铁腕稍微松一松,华为很可能滑入亏损的境地。如果任正非也像李志强一样,拼命控制成本,能否从庞大的销售收入中,再挤几个亿人民币的利润出来呢?实际上,任正非是比李志强更能控制成本的人,他有一套独特的拧毛巾哲学,这套哲学和他倡导的压强原则、狼性生存原则,是一脉相承的。华为的成功,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任正非的拧毛巾哲学。任正非这样阐述他的拧毛巾哲学:就如拧毛巾,只要拧出水来,就说明还有竞争空间;毛巾拧断了,企业也完了;只有毛巾拧干了,毛巾还不断,这才是最佳状态。华为在2008年中国电信c网100多亿的设备采购招标中,报价6亿多,就是竞底色彩极浓的拧毛巾,业界估计这次华为不仅不能从毛巾里拧出水来,还要亏损数十亿。但为了弥补先前判断的失误,华为也只有这样把自己打到底线了。毛巾拧得太厉害,就会接近底线。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员工自杀、猝死事件,显示出华为这条毛巾,已出现了纤维撕裂的迹象,如果再狠狠拧下去,很可能会发生重大断裂。因此,即使是任正非那样的竞底高手,如果沿用以往的战略,也很难把华为的成本再压下去,把利润率再提高零点几个百分点。竞底战略依靠人们的底线生存,来获得竞争优势,这使得人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很难有较大的改善,以志强厂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志强厂的女操作工(俗称打工妹)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每个月休息两天,工资按岗位不同和熟练程度不同,为200~250元。那时,工业区最便宜的快餐是1元一份,里面有一个煎蛋或一点碎肉(当然,那些碎肉大多是来路不明的冷冻肉),外加一点素菜。
第6节: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到2008年,同样条件下的工人收入,为900~1000元,但同样的快餐,也涨到了3元,如果再加上房租、水电、交通费的增长,18年来,打工妹们的实际收入基本没有变化!深圳如此,珠三角地区也是如此,资料显示,东莞打工妹的实际收入近20年也没有增长。珠三角如此,长三角呢?其他内地地区呢?可能还不如珠三角。写到这里,我眼前出现了大群大群穿着灰色或蓝色工衣、身材不高、面目模糊的打工妹们,繁忙的工作没有压抑住她们青春的活力,即使在午休出来吃饭的时候,她们也会偶尔嬉笑打闹一下,寻找一点难得的欢乐。如果说中国正在和世界各国如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产业战争,那么这些穿着蓝色或灰色工衣的打工妹,就像前沿阵地上鏖战的步兵一样,她们付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却没有享受到值得一提的成果。古人云: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这话用在这群步兵头上,也许并不为过。那么这个将到底是谁呢?是他们的老板李志强吗?李志强不努力吗?非也!李志强不能干吗?非也!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战略选择的问题!微观的个案也许不说明问题,让我们再看看宏观的层面。先看一个他人的例子:1945年,日本彻底战败,战争破坏加上战后拆卸重型设备赔偿受害国,等等,日本基本上赤地千里,女人靠向美国大兵卖淫为全家谋生,很多大人、孩子冒险围着美国军舰,希望从军舰排泄出来的垃圾中,找到一点有热量的食物充饥。在经历了艰难的战后重建,日本从50年代至80年代,实现了30多年经济腾飞。1965年,世界前五大半导体生产商依次为:德州仪器、仙童、西格尼蒂克斯、威斯汀豪斯和摩托罗拉;而到了1987年,这一排名变为:nec、东芝、日立、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这一年,日本人的工资水平超过美国,而到1988年,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ic生产国。
第7节: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同时,日本还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基尼系数0。28)、劳资关系最和谐的国家。有些人也许会强调,日本在冷战期间受益于美国的扶持,而且人口比中国少。但韩国、台湾同样受益于冷战,人口比日本更少,却并没有日本的辉煌。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对日本确实有些扶持,但ic产业从来是美国的支柱产业,它绝不会在这个产业上,扶持昔日穷凶极恶的对手,超过自己。中国的管理者喜欢说懒惰者找借口,实干者找差距,我们不能在这里为自己找借口!再看看中国的情况:邓小平发动的中国对外开放,始于1978年。尽管经过十年浩劫,但不会有人否认: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远远好于1945年的日本。据中国统计显示,1979年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0%的速度。与日本经济起飞阶段gdp年均增长9。2%,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年均8。5%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2007年,中国生产了美国低档消费品的30%,该年世界各国人均收入排名显示:美国37610美元排第5位日本34510美元排第6位中国1100美元排109位在三十年经济腾飞后,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仅为美国人的2。9%!在此,我们没必要用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来为自己找心理平衡。只要比较中美两国的工资与房价,就可以知道中国经济学者自豪的购买力平价是一种忽悠。这是一种什么质量的经济腾飞啊?!如果有人不认可这个数据,那么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数据,也提供了相应的佐证:20032006年,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大幅增加,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逐年稳步提高。继2002年突破1000美元后,2006年突破了2000美元,达到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居世界的位次也由132位上升到129位。(数据来自网站,此处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实为人均gdp,因为2006年的中国gdp是26452亿美元。)
第8节: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假设这个数据不含水分的话,4年提升了3位!这还是在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大好的年景!如果按这样的速度,中国人均gdp要再提升100位,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至少需要200年的光阴,因为靠竞底提升经济的速度,将越来越慢。从2006年至2008年,不过短短的两年时间,中国的经济形势就急剧恶化,沿海地区大批工厂倒闭关门,单是香港的国企就巨亏上千亿。众多昔日踌躇满志、信心十足的企业家,面对成本上升,出口放缓,内需不振,均无计可施。为什么会这样?竞底原理将告诉我们:竞底由于底线的限制,不可持续。靠中国人传统的竞底模式,200年提升100名的估计,显然是过于乐观了。如果继续我们的路子,中国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吗?但不靠竞底模式,中国人还能有更好的思路吗?能不能提升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战略,正是拷问中国人智慧的大问题。为什么说中国人在竞底呢?和打工妹的收入18年没有实际增长相比,让我们看看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2008年3月8日,财政部发言人自豪地公布: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增长32%,而同期gdp只增长11。4%。人们不禁又提出了长期萦绕在心头的疑问: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否偏高?1994年,中国gdp近5万亿,财政收入5000亿,财政收入占gdp10%;2007年,中国gdp24。6万亿,财政收入5。13万亿,占gdp近21%,比2006年剧增1。2万亿。这些收费中,不包括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还有一些无法统计的不合理的乱收费。对于民间的质疑,财政部发言人坚定地认为: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并不高。如果刨去gdp中约13的外资贡献份额,以及外资对财政收入的9000多亿贡献,经过简单的计算得出:仅在2007年,中国人承担的财政收入增长率(不含乱收费)就超过36%,其中绝大多数由民营企业承担。
第9节: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中国什么行业每年的利润,能平均增长36%以上?在如此剧烈的竞底之下,中国民营企业能够苟延残喘,实属不易。而即使在如此高的财政收入增长下,中国人并不满意他们所享受到的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