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六味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苏东坡,对茶叶养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论茶》中曰:〃除烦去腻,不可无茶。〃在牙膏、牙刷尚未问世的古代,他就以自己的远见提出了食后用茶漱口的养生法,并指出:〃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可除,令齿更坚密。〃苏东坡习惯以梳发健身,并把〃擦脚〃作为一项重要的健身法宝。他每天早晚都要盘腿坐在床上,双目紧闭,用力按摩脚心,左右脚各200次左右。如今,科学研究证实,常按摩脚掌,对许多疾病如贫血、糖尿病、阳痿、经痛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苏东坡对自己的饮食生活也有严格要求,曾给自己规定:〃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一餐不超过一杯酒,一个肉菜),真正实践了〃饮食有节〃的养生之道。〃达观好动〃,是苏东坡极力倡导的又一养生观。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他多次遭贬,辗转流离,还受诬入狱,几被处死,但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他一直都注意在锻炼身体中保持乐观的情绪。即使在最不得志的时候,他也不甘寂寞,或泛舟、或登山,尽情领略山川古迹风光,努力从苦闷中解脱,给自己开拓出一片辽阔天地。他在政事之余,犹爱关心平民生活、兴利除弊。在各地任上,都竭尽全力为百姓做好事,〃苏堤〃、〃东坡肉〃的命名就铭记了他的政绩和人们对他的深情。

修养德行

孔子重德行

孔子不但是一位思想家、政冶家、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养生学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均寿命尚不能达到30岁,而孔老夫子却能享年73岁。在《论语·季氏》中,孔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提出过不同的养生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之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之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在此时期过早地介入性生活,非但不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对一生的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此外,少年时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生活能力,因性生活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如怀孕、堕胎等常常是少年道德败坏和生活堕落原因之一。〃及之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孔子所讲的〃斗〃指喜欢〃斗气、斗勇、斗胜〃者,与现代医学所讲的A型行为者的性格相似。临床中,A型行为者的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很高,这与他们经常处于情绪紧张的应激状态有关。因此,人生在壮年时期要克服争强好胜的心理状态并注意调节心态,能够做到〃知足常乐〃是预防疾病和健康长寿的措施之一。〃及之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的意思是说,人生在老年之时,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已经减退,体力与精力均明显下降,要警戒自己不要贪得无厌。所以说,对于老年人来讲,自己已经对社会和家庭尽了应尽的义务,晚年的生活不应再继续追求事业或金钱,而应强调追求自己的心身健康。

【茶余回甘】

白牡丹茶外形保持原芽叶连枝形状,叶色翠绿,毫心银白,形如花朵,泡入杯中,宛如蓓蕾初绽。其内质汤色橙黄明亮,滋味清爽甘醇,毫香高长。与寿眉相比,似乎更添一份美的韵致。由此联想到养生的另一个境界――心理养生,修身养性,确是毫不牵强的。生理养生是外因,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内因即人的精神意志和道德品质。一个人若能乐观豁达,平和稳淡,他就会自内向外散发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息,让就者忘俗,而自己更是悠然南山,欲辩忘言了。注重心理养生能够巩固生理养生的成果,给人生平添一份从容优雅,犹如这白茶牡丹,不仅养生保健,而且美得自然。


白毫银针四季养生茶


 白毫银针由大白茶的肥大芽头制成。芽头满披白毫,色白如银,形状如针;内质香气清鲜毫香浓显.滋味和爽鲜甜。汤色晶亮呈浅杏苗色.泡入杯中,茶芽慢慢沉入杯底,舒展挺立,如铮铮银针,又如尖尖竹笋,蔚为奇现。毫香清鲜,滋味甘醇,是茶之上品。白毫银针明目去火,可治大火症。白毫银针因对茶树品种和加工技术要求高,年产量很低。因此它是白茶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一年四季,自然界呈周期性变化,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季节更替,自然环境、气温和人体生理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更好的养生保健,保证身心健康,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茶及以茶养生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收集了春夏秋冬四季各自的养生秘方,奉献给读者。

春季饮茶养生验方

春为一岁之首,风和日丽,春光明媚,喜庆吉祥之瑞气盈门,家家时常有酒席便宴,若能酌情选服气味芬芳的花茶以振奋精神,散发体内郁积之寒气,促进人体阳气之生发;或选用红茶以解酒宴之油腻,帮助消化。


清热健胃三仙茶

功效:清胃生津,解胃热烦渴,消食健胃,适用于酒宴之后,过食油腻,胃热食滞等。

处方:焦三仙(指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4。5克,枳壳(炒焦)4。5克,广陈皮3克,酒黄连2。5克,细生地9克,甘菊9克,鲜芦根2克(切碎),竹叶2。5克。

用法:煎水当茶饮。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橘红三仙茶

功效:散寒理气,消食宽中,适用于食积、伤酒、风寒咳嗽等。

处方:焦三仙各18克,橘红二片。

用法:煎水当茶饮。

来源:同上方。


甘蔗红茶

功效:清热生津,醒酒和胃。治疗气候干燥,咽干口渴,喉痒咳嗽,过食肥腻食品等,为春季理想的保健饮料。

处方:甘蔗500克,红茶5克。

用法:将甘蔗削去皮,切碎,和红茶共煎,当茶饮。

来源:开封地区民间单验方。

菊花绿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宁神明目,适用于春季忽冷忽热,气候干燥,肝火头痛目赤,醉酒不适。

处方:开封菊花12克,绿茶5克,白糖30克。

用法:煎水代茶饮,每天1剂。

来源:北京地区民间单验方。


夏季饮茶养生验方

夏季为万物生长的季节,花草树木茂盛,禾苗茁壮成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气候炎热,热浪袭人,暑热异常,烦渴倦怠。因此,人们把避暑纳凉视为快事,为了更好的养生保健,防暑降温,宜选服绿茶等茶剂饮料。


清热化温代茶饮

功效:清热化湿,调和脾胃,清利头目。适用于暑热伤脾,头昏乏力,口腻纳呆,口干烦渴。

处方:鲜芦根二枝(切碎),竹茹4。5克,焦山楂9克,炒谷芽9克,橘红2。4克,霜桑叶6克。

用法:煎水代茶饮。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解暑茶

功效:清凉解暑,生津止渴,预防暑热,治疗中暑。

处方:青蒿150克,生石膏120克,薄荷叶150克,甘草3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混合均匀,共制成10包。

用法:每次用13包,开水冲泡饮服,每天3次。

来源:《中药制剂技术》。


清凉茶

功效: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防暑降温,治疗暑热不适,四时感冒,发热积滞。

处方:本品为中成药,有中药厂生产,比较著名的王老吉清凉茶也属此类。本品由青蒿、莲叶、滑石、芦根、甘草等药物制成茶剂,每包装50克。

用法:依包装说明即可。


柠檬茶

功效:防暑生津,和胃止泻,治疗食滞呃逆,急性胃肠炎,腹泻呕吐,亦可作为夏季消暑保健饮料。

处方:柠檬1个。

用法:将柠檬煮熟去皮,晒干,放入瓷缸中,加适量食盐腌制。每次1个柠檬,加一碗开水冲泡,加盖泡15分钟,代茶饮用。

来源:《饮食疗法》。


秋季饮茶养生验方

金秋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喜庆丰收的欢愉心情和凉爽适宜的气候,对人们的身心非常适宜。若能根据自己体质、爱好选择绿茶、红茶、红茶菌等茶剂,以养生保健、陶冶性情、赏心悦意、延年益寿。

生津代茶饮

功效:生津育阴,清热润燥,治疗口干咽燥,烦渴干咳的秋燥症;亦治温病热盛,灼伤肺胃阴津,口中燥渴,咳唾白沫,粘滞不爽者。

处方:青果5个(捣碎),石斛6克,甘菊6克,荸荠5个(去皮),麦冬9克,鲜芦根2支(切碎),桑叶9克,竹茹6克,鲜藕10片,黄梨2个(去皮)。

用法:煎汤代茶服。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桑杏茶

功效:轻宣燥热,润肺止咳。治疗秋天干燥气候所引起的干咳无痰,头痛发热的秋燥症。

处方:桑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