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在警告刘海波,做事不能太过分了,没准今日的周志群,就是明天的刘海波。
刘海波当然听出了弦外之音,尴尬地笑笑,附和着说道:“言之有理,老何,你言之有理。”心里却恨恨地想,只要老子爬取了你的头,就立即让你这个老家伙回家抱孙子去。
鱿鱼海参,生猛海鲜,天生飞的,底下跑的,鸽子王八,应有尽有,既然是为喜事而聚会,当然不能亏了嘴巴,嘴巴是个好玩意儿,好多事情,都要通过它才能现实。
刘海波提前就有安排,酒过三巡,菜一半,就有人开始有意议论黄国庆周志群和周建江的事来,大家畅所欲言,无所不谈。
刘海波耐心而听,等大家把心里话都讲了出来后,才清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诸位,无论结果怎样,我们的锦江市还要前进还要发展,可是,偌大的锦江市领导班子,走的走抓的抓,一下子缺了这么多人,这总不是办法法啊,锦江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不是考虑一下,给省委写一份信,请求组织,马调整市委市政府两套班子。”
此话一出,至少有一半人表示赞同,说不定自己也有机会进步呢。
最后经过商议,大家都把此项重担放在了刘海波的身,刘海波假意的推辞了一番,但大家一致认为,他是写信的最佳人选,刘海波自然不便辜负大家的好意,但他声明,等写好了信,在座的人必须都要签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刘海波要进市政府,是早就定下了的,以后他就比在座的人高一等,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表明立场的最佳机会,谁愿意与良机擦肩而过呢,除非他是个半吊子。
0842姜是老的辣
乘着酒兴,刘海波亲笔写好了给省委的信,然后轮番的叫大家签字,理由当然是冠冕堂皇的,不需要隐瞒,这是光明正大的行为,都是为了工作嘛。
可是,信递去后,却没有一点消息,一切照旧,锦江市反而平静了下来仿佛没发生过黄国庆等三人被省纪委请走似的,市委记余文良和付记商洛照样去京城参加两会,临时主持工作的代市长常宁,依然没事人似的班下班,快半个月过去了,眼看余文良和商洛快要回来了,省委还是没有批复。
面对同党们的质疑,刘海波心里毛了,但他表面必须镇静,在装作镇静的同时,还指示亲信四处散布谣言。
这谣言很可怕,很快就在市民中间传开。
“黄国庆、周志群和周建江已经被省纪委双规了,就连余文良记和商洛付记也受到了牵连,两个人也被省纪委留下协助调查了,听说省里要对锦江市的领导班子进行全面的调整……”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非常可怕的,刘海波想通过老百姓的舌头,把黄国庆等三人压得粉身碎骨,永无出头之日,即使再次从锦江市冒出头来,也无颜重见江东父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见了都要喊打,这就是刘海波需要的效果。
余文良手下的人分成了两派,除了刘海波,以市委组织部常务付部长何铁明为首的一方,公开和刘海波唱起了反调,他们声称,黄国庆他们的问题已有定论,不久即将回来班,余文良和商洛只是去京城参加两会,所谓锦江市领导班子大调整,纯属子虚乌有,别有用心。
两个派别,两种截然相反的舆论,大家不知道哪一方的话才是真实的,可怜的百姓,哪里知道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流言蜚语,都带着各自的政治目的,都是虚伪的愚弄老百姓的把戏。
常宁也在苦笑,他万万没有想到,策划整个事件的邵经国躲到了幕后,反而是余文良手下的人,自己跟自掐了起来,这个余文良真是没用,亏他还是个一把手,在锦江市经营也有一段时间了,怎么没有几个过得硬的手下呢。
当然,常宁现在自己也是心烦意乱,表姑夫“赖”在锦江不走,不知道究竟在干什么,这成了他的心头大患。
李州腾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张报纸。
“领导,这是今天的《西江日报》,有一篇文章,实在太有意思了。”
常宁平时很少看报,漫不经心的说道:“现在的报纸,百分之七十都是空话套话鬼话,哪还会有有意思的文章。”
“真的,这是一篇通讯,说的是我们锦江的人和锦江的事。”
“哦,你读来听听。”常宁点一支烟,又习惯地把两条腿翘到了办公桌。
李州腾说道:“文章的题目是《奉公廉洁的好榜样,铁面无私的好干部》,付标题是,记锦江市市委常委、锦江市纪委记邵经国同志二三事。”
“谁?你在说谁?”常宁的香烟掉到了地。
“邵经国,咱们市纪委的邵记呀。”
常宁突然呵呵的笑了起来,“好啊,好啊,你快念念,让本市长也学习学习。”
“……邵经国同志整体素质高,政治素质好,他对党忠诚,对法律忠心,对事业热爱……邵经国同志参加工作二十八年来,特别是从事纪检工作八年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激情,一贯忠于职守,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工作业绩非常优异,曾先后分管过批捕、起诉、调研、办公室、计财、政工、民行、渎检、反贪、法警、创建文明单位等工作,有三十多次受到过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的表彰和嘉奖,曾连续五年获得中纪委十佳先进工作者称号……邵经国同志处处事事能够以身作则,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公道和公平办事,在办案中,他经常同办案人员一道加班加点,一道调查取证,在办理xxx贪污贿赂案件中,更表现了一个xx党员无畏精神和表率作用,该案曾于一九八三年侦查,由于取证原因而搁浅,而在事隔近五年以后,xxx进行翻案,司法机关面临着要么被追究错案责任,要么将其绳之以法的决择,此时又重办此案,其风险可想而知,当时,邵经国同志并不分管反贪工作,但组织安排后,他即义无反顾,以普通侦查人员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案件侦查之中,使这个多年到省城京城告状叫冤的犯罪分子,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听着听着,常宁两眼一亮,头也不抬的说道:“快点快点,继续念下去。”
“……邵经国同志具有驾驭全面工作的能力,他在工作中善于弹好“钢琴”,充分发扬民主,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处事大度,善于团结同志,善于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他党性强,工作作风踏实,服从服务意识强,经常深入第一线,为下面的同志排忧解难,他组织协调能力强,善于化解不团结因素,善于破解疑难课题和复杂疑难问题,往往可以把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深得领导、同事和下属的信赖和好评……邵经国同志特别廉洁公正,他经常告诫同志们,为官从政,一不能沾公家便宜,二不能取不义之财,并真正做到不该享受的坚持不享,不该得到的坚决不要……他从不乱花公家一分钱,从不直接经手钱财物,报销,也要经办公室其它同志审核方可,他从不因说情而放弃办案原则,没办过人情案和关系案……”
常宁听罢,一边鼓掌,一边大声叫好,“呵呵,写得好,写得好啊,呵呵。”
李州腾不解地问道:“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人家都把他吹天了,你还笑。”
“呵呵,州腾啊,我给你讲个故事……说有个工厂,年终的时候,级分配了一个廉政模范指标,厂长兼党委记立即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内部消化,评出廉政模范,会,七名党委成员你推我让,自我揭短,而红耳赤,各不相让,正在僵持之际,厂长兼党委记看见收发员进门,便提议把廉政模范的指标让给收发员,岂料,众委员皆大欢喜,举手表示赞同……你想想,这是为什么?”
李州腾挠着头笑道:“嘿嘿……我好象有些明白了,廉政模范不好当,因为,谁也做不到廉洁为政,谁要是当了廉政模范,等于被套了紧箍咒,放在阳光下接受监督,所以,那个厂的党委委员们,实际谁也不想当那个廉政模范。”
“呵呵,你回去慢慢体会……噢对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常宁问道。
看了看报纸,李州腾答道:“记者马亭,这个名字我知道,她是《西江日报》驻我们锦江记者站站长司马婷婷。”
哦了一声,常宁点着头,司马婷婷是表姑夫姚晋的人,这篇文章,一定是在姚晋的授意下炮制出来的。
表姑夫厉害啊,姜是老的辣,这篇文章一出炉,邵经国就藏不住了,送佛送到西,等余文良和商洛回来,索性召开市常委会,把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