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海风云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正道心里骂道,他妈的,你这不是打我的脸吗,常记都没说什么,你一个排行老末的倒来指手划脚,这世道真是变了。

“效仑同志说得有道理,因为时间紧迫,我和春意同志定的名单,当然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来,我们再作进一步的调整。”

林正道一边说,一边看着的是莫春意,在这件事,她是他的同盟军。

莫春意也不敢把话说重,说不定李效仑早投靠了常记呢,得罪他不等于得罪常记么,“效仑同志提得很及时,林县长和我定的名单,只是初步决定,就是拿到常委会,让大家来把关的,我同意对名单进行调整。”

林正道心里一怔,这娘们,屁股倒是扭得相当的快。

张福林笑着说:“那好,那好,请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孙正邦和吴贵龙两人,是常委会里的新人,头一次与会,是不会轻易发言的,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思,等着一把手常宁的意见呢。

常宁微笑着不开口,这第一次作为一把手参加常委会议,好比大姑娘轿头一回,少说多听,先听后说是首要原则,他倒对具体的名单没有意见,偌大的万锦县,他还没认识几个人呢,管他阿猫阿狗的,只是他对林正道和莫春意的做法有些看法,名单拿到常委会之前,竟然不让他这个一把手过过目,明摆着不懂规矩嘛,所以才暗示李效仑开口,借机敲打一下两个人。

常宁知道,张福林只是一个摆设,柳玉桃和统战部长蒋宝龙因为出身于少数民族,对拉帮结派的事不大热衷,开会时便发言甚少,一开口也是随大流,不痛不痒,最后还是紧跟着一把手的意见走。

剩下的两位,一个是皮月桂的老部下,纪委记郭秋平,另一个是武装部长史林风,是张福林的死党,常宁是希望这两个人有所表现,以便能把握他们的脉搏,为今后的行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时,只听那郭秋平说道:“常记,我对这个名单也有意见。”

0504常委会议(下)

常宁一听,心里就乐开了,好嘛,不怕你有意见,就怕你没意见,只要你开口说话,咱就能知道你的立场了。

“秋平同志,请你具体的说说。”常宁是笑容可掬,还站起来分了一遍香烟。

郭秋平的脸没有笑容,倒颇为符合纪委一把手的身份,常宁听商洛介绍过,这个郭秋平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当年作为孤儿的他,十三岁时还没进过学堂,那年流落到康乐镇时,被皮月桂两口子收留,虽然因为自家人口众多,皮月桂把郭秋平送进了县福利院,但他认定了皮月桂这个恩人,郭秋平自己也很争气十三岁开始读,十九岁时坚持着读到初中毕业,参加工作后又靠自学拿到了高中文凭,先在下面公社干了整整十年,三次跳入洪水中救人,而自己被洪水冲走后却又奇迹般地生还,调到县里工作后,在皮月桂的庇护下,一路走到了县委常委兼纪委记的岗位。

“我首先认为,效仑同志的意见是对的,一些年纪和我们差不多的人,就不应该列入名单么,我们都跨不了世纪,他们凭什么跨?还有那些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毛头小伙子,基础都没打好,出去学习,学了也是白学。”

常宁心里好笑,这本来就是李效仑的意见,你说句同意就行了,用得着这样噜哩叭嗦吗。

“另外,既然是去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且是两三个月的挂职学习,那就应该全面的糸统的学习,请大家看看,这名单的人选,就很不全面么,象我们纪检部门,还有宣传部门,统战部门和武装部,竟然没有一个人,我想请问春意同志,你们组织部都都派了人出去,难道说我们这些党务部门不该学习吗?”

常宁听得心里是暗暗的赞许,郭秋平这一条说到要害之处了,更让他开心的是,郭秋平最后几句,明显是冲着莫春意去的,好嘛,你们两个皮月桂的老部下掐得越厉害,咱这一把手就越好当。

原来,莫春意从锦江回来后,就学起了李效仑,招了一些人马,大有脱离皮月桂而自立门户之势,而郭秋平却是对皮月桂死心塌地,正竭尽全力的帮着皮家老二皮春玲维持局面,当然对莫春意的行为不满了,只是他猜测是常宁的默许,今天说得还算客气,不然的话,早就拍着桌子发飚了。

这时,武装部长史林风开口了,闷声闷气的,象是在跟谁赌气似的,“常记,我同意秋平同志的意见,我们武装部也要求派人去学习。”

常宁微笑着点头,仍然是坚持不开金口,这个史林风当然是代表张福林说话了,他算看出来了,张福林和史林风属于麦田里拾麦穗的,等人家忙乎完了,再出来找收获的,不在利益大小,有在利益有无,不失为高明之策啊。

治大国如烹小鲜,领县治象过家家,常宁开始找到头绪了,不怕这帮人斗得死去活来,怕的是他们捏成一团。

一时没有人再开口说话,张福林转头望着常宁,让他来段总结性发言,是不可能的,“常记,你看……”

常宁笑着说道:“同志们,我先说明一点啊,青阳那边我已经联糸好了,他们那边同意我们去三十五个人,包吃包住包分配,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掏点来回的路费就行了,那边只有一个要求,希望我们的人能在十月十日前到位。”

林正道说道:“常记,这一定是你的面子啊,这个名单怎么调整,就请你拿个主意,我们也好争取早点出发。”

常宁略作沉思,然后说道:“同志们,我综合大家的意见,提出下面几条选人标准,请大家预以考虑,第一,年龄不得超过四十周岁,同等条件下,年轻的优先,第二,正股级以,第三,参加工作在三年以,第四,文化程度至少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第五,县委县政府各主要部门都要有人参加,第六,乡镇一级不得少于十人,第七,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分别定为五人,第八,各单位人选由各单位参照述标准自行推荐,第九,最终名单,仍由正道同志和春意同志决定,第十,名单确定后,由正道同志和春意同志汇同秋平同志,对名单进行进行一次政审。”

林正道听得有些发蒙了,常记这是早有准备啊,一个名单问题,洋洋洒洒的说了十条,那干嘛不早点说出来,这不是变着法的折腾人么。

李效仑听了,却只有佩服的份,高手啊,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固然是了不起,而把简单的事复杂化,借事生事,借事辨人,这才是真正的本事啊,人家是先给一巴掌后塞一块糖,而常记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林正道和莫春意精心制的名单,就是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被他借着“大家的意见”而一举推倒重来,这是典型的借事整人,看来,以后想法不能太多,还是先紧跟着一把手,是保护自己的第一要务。

“我同意常记的意见。”李效仑是会议的记录者,记完常宁说的十条,抬起头率先表了态。

孙正邦和吴贵龙也紧跟而,其他人也纷纷的表示同意。

张福林宣布了“一致通过”。

接下来的第四项议题,是关于在全县县乡两级干部队伍中,实行新型考核办法试点工作的决定,因为是省委组织部确定的,谁还敢轻言反对,举手也是形式的事,至于怎么干,反正等省委组织部派指导小组下来以后,跟着做就是了。

第五项也只需要举手就行的事,关于万锦县和万川县供水协议的决定,在国庆节前,协议已经签字生效了,万锦县一年供水一千万立方米,万川县一年付费五十万元,谈判算是取得了双赢。

张福林吃力地宣布开始最后一项议题后,便靠在椅子喘着粗气不说话了。

林正道说道:“常记,在讨论扶贫工作之前,请允许我向你和同志们报告一下我县的财政情况,这次我们和万川县达成供水协议之后,他们除了一次性付清今年的五十万元水费外,还将答应我们的历年欠款共一百三十万也付给了我们,这样,县财政共计收入一百八十万,因为此前财政亏着三十多万元,拖欠部分教师和退休干部职工工资约二十八万元,及其他应付未付款十万元左右,刨去这些支出,现在县财政收支节余为一百一十万元。”

会议室里雅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都看着常宁。

常宁怔了怔,不解的问道:“哎,哎,同志们,你们,你们都看着我,这是什么意思啊?”

林正道不好意思的笑道:“常记,这是我们万锦县七年零三个月以来,财政政收支唯一有节余的一次。”

“哦……那,那又怎么样?”

“常记,从我们这些人到下面,已经有好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