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肩接踵的人才市场上“乞讨”工作,他就庆幸自己还没毕业就给自己找好了出路。虽然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小公司的运营也会受到影响,但是他会竭尽全力。
当然,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创业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比如网上开店等,被大学生誉为另类的“创业之路”。其特点是风险小,经营时间灵活,甚至可以选择白天上班,晚上来经营。
赵乐大学读的专业是英文,但如今不少外企和进出口公司都受到影响,招聘英语翻译的企业少了,她至今也没能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
赵乐想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就一边投简历,一边开起了网店,在网上销售某品牌的化妆品,生意还不错,每月大概有1500元的收入。她现在的愿望就是经营网店养活自己,同时找一份工作,那样就可以白天上班,晚上经营小店了。
路在你的脚下,方向在你的心中,未来握在你的手心,虽然金融危机粉碎了你最初的梦想,但是只要你拼搏的精神还在,只要你有不放弃的心态,你仍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金融危机已经成为了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路途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受到影响,一片惨淡,不同的专业区别很大,外贸、房产、金融、物流等专业受冲击最大,而如基础建设、能源电力等行业反而都在大幅吸纳人才。
大学毕业生在做最坏打算,寻找各种出路的同时,也不要因为金融海啸而盲目悲观,认清自己的优势,避开受冲击大的行业,找到一份工作应该不会像我们想像中的那般困难。
第23节:第二章 裁员减薪潮起,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处努力(11)
7。毕业自救,转变就业观念是关键
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导致人才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常常会有几十、几百乃至几千个大学毕业生去抢一个工作岗位的情况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员,有的裁员率甚至达70%!在这种无数人失业的情况下,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场面屡屡见诸报端,逾600万名2009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即将步入社会,嗷嗷待哺地求一饭碗。之前崇尚外企的毕业生开始把目光盯在国企、考公务员上,认为那里虽然待遇不是最好,但是稳定,福利也还可以。想法当然是不错的,如果毕业生一窝蜂涌进政府部门,既不切合实际,也会造成恶性竞争。所以,毕业自救,转变就业观念是关键。
总的说来,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四要素是:心态、能力、定位、方法。其中心态是首要因素,能力再强,如果心态不佳,也很难成功就业。尤其是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需要调整心态,建立自信、主动的就业意识,确定与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一致的价值理念。
有专家建议大学生毕业最好先就业再择业,按说,大学生寒窗苦读数十载,父母培养自己不容易,对于那些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可以说是倾其所有了。现在,好不容易熬到毕业了,还指望着能找一份好工作,减轻家庭负担呢。如果毕业后工资待遇过低,除去生活、住宿等开销所剩无几,的确会让父母觉得“不值”,甚至感到寒心。
作为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难免会有一种“精英”意识,抱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应当有个好工作,留在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些家长更是希望孩子毕业后能抱上“金饭碗”。但是,在最好的选择不能实现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退而求其次,换个起点去接近终点,而不是站在原地悲愤难平,那只会消耗掉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份工作,即便是一份不起眼的工作也是一所学校,能从中学到什么,关键就在你自己了。Google大中华区CEO李开复博士说,学习没有止境,工作所需知识只有10%来源于学校,90%需要在社会中学习。如果你能以做大事的心态去做小事,平凡甚至在别人看来“卑贱”的工作也能浇灌出卓越的花朵。
前任日本邮政大臣野田圣子,当年仅37岁,是日本内阁中最年轻的也是惟一的一位女性。然而又有谁能想的到,她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东京帝国酒店刷马桶。最初的时候,她也有过抱怨,对这份工作非常排斥,而一位年长的保洁员在清洁完马桶后,居然从马桶中盛了满满一杯水,在她面前一饮而尽,她的马桶洁净到可以喝的程度!
由此,野田圣子方发现自己的工作态度有问题,根本没资格在社会上肩负起任何责任,她对自己说:“就算一生要洗厕所,也要做个最出色的洗厕人。”她就是靠着这种态度和精神一步步走向成功,最终登上了邮政大臣的宝座。
不妨扪心自问,如果你的工作是刷马桶,或者其他任何不起眼的工作,你会如何对待呢?
朱凯大专毕业后,在人才市场奔波了两个多月,也没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一时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
一天,他早上出门,发现自己的皮鞋裂开了一道口子,扔掉实在可惜,而附近又没有修鞋摊,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何不开一家修鞋店呢?于是,他开始考察修鞋市场,并去一家修鞋店打工,一边积累经验一边学习技术。
几个月后,掌握了修鞋技术的朱凯就在家附近租了一个小店面,当起了小老板,当然同时也是员工。为了招揽顾客,他推出了上门服务、免费擦鞋等一系列优惠活动。慢慢地,居民们开始认可这个修鞋的后生。一位居民说:“大学生修鞋挺新鲜的,这小伙子的服务很好,也很专业。”
不过,想必很少有大学毕业生肯屈就修鞋这样的“老板”,这就需要莘莘学子敢于隐去身上的光环,放下姿态,去适应社会环境,而不是让梦想、环境适应自己。
第24节:第二章 裁员减薪潮起,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处努力(12)
大家一定都还记得,那个北大学子陆步轩卖肉的新闻曾引起人们的一度热议,时隔多年后,另一位北大才子陈生也悄悄进入养猪行业,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广州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被人称为广州“猪肉大王”。这次人们的关注点不再是北大学生该不该卖猪肉,而是探究陈生在卖猪肉行业掀起的这场“变法革命”。
很多大学毕业生骨子里总是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宁肯饿肚子也不肯放下姿态去做看起来很丢面子的事情,也正是这种心理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卑贱的行业,只有卑贱的人和心,不要觉得卖猪肉是没有文化的人才能干的事情,大学毕业生去干就是大材小用。的确,卖猪肉谁不会呢?但是,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干,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一般人去卖猪肉,不过是一份小营生,每月千元的收入而已,而大学毕业生去干,就能将其干成一份事业,营业额做到几个亿,这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要想找到出路,靠的不只是头脑和智慧,还有你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将自己定位过高,就像装满了水的茶壶,很难再提升和发展自己。只有及时将自己清空、归零,你才能获得更多,胜出的机会也更大。
此外,要适当降低期望值。毕业生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每个人能得到什么样的工作要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有的大学生好高骛远,对自身期望值过高,最终落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有半数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都已经降低了薪水要求,先生存再求发展。
2008年11月14日,作为四川高校在成都地区的第一场双选会,成都理工大学招聘现场的200多个职位吸引了来自本校和外校的上万名学生竞争。很多大学生为求得一个职位不惜主动降薪,一位毕业于四川航天学院的女生表示,“现在工作不太好找,自己又没什么经验,期望月薪也就在1000元左右,先学点经验吧”。成都理工大学的一位男生也说,“自己的期望也不高,月薪有1500元到1800元,能勉强生存就行”。
除了薪水的期望值降低,不少学生也把目光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放在了以前少有人问津的基层、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人满为患、“僧多粥少”的局面,中小企业一直处于人才紧俏、吃不饱的状态。与其挤破脑袋去大企业当个不名一文的小职员,倒不如去中小企业挑大梁,只要你有才能,能做出成绩,待遇也许比那些大的企业更优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