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叭说难芯砍删停浞⒀锕獯蟪晌幻糯笱剩羰竞罄凑摺
“鬼谷子便是如孔子这样一个人。他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如《周书》、《韦秩》、《太公阴符》等,考察了当代的实践,研究体验,创立纵横之术,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由他的学生苏秦、张仪等人实践检验,并获得了成功。事实证明,鬼谷之术加速了秦国的统一,这是鬼谷子,也是鬼门弟子,对历史作出的贡献。”
╔→┅┅┅┅┅┅←
更多TXT好书请来
◤TXT书籍下载网◢
。downshu。
╚→┅┅┅┅┅┅←
鬼门神功(4)
卓文丹则说:“我对鬼门神功也有若干的认识,特别是苏秦先生的合纵之策与张仪的连横之术,我至今记忆犹新。如今由小女子来讲一段苏秦先生的合纵之策的应用。我讲的苏秦的故事,主要内容是他说话的内容。”众人非常想听卓美人是如何演绎这一故事的,于是洗耳恭听——
古今丞相第一人
鬼谷子的得意门生苏秦,成功地说服六国合纵,同时成为六国的丞相,并为纵约长,成为千古第一位集多国丞相于一身的人。纵观古今,在所有丞相里,苏秦都可谓是空前绝后。
在苏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鬼谷子的纵横之策,其威力是何等之惊人。那么,何谓“纵横之策”呢?
所谓“纵横”,原是“合纵连横”的简称。“合纵连横”是春秋战国时期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一种外交谋略。
苏秦是凭借鬼谷子传授给他的“合纵之术”来达到六国大封其相,并令六国得以与强秦抗衡的策略。所谓“合纵”,其宗旨在于“各小国为了抵抗强秦的侵略,应该组织联合阵线防卫”。
那么,苏秦究竟向各国君主说了些什么话,会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大王言听计从,然后联合到一起,共同抗击秦国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是如何根据不同的国君,用其三寸不烂之舌,说出不同的话来的。
苏秦最初组织合纵联盟,以赵国为中心和起点。他对赵国肃侯说:“我为大王着想,不如让人民安定闲适,不要多生战事烦扰他们。而使人民得以安定的根本,首先就在于要选择友好邻邦。选择的邻邦合适,人民就能得到安定;选择的邻邦不当,人民就一辈子不得安宁。请允许我谈谈赵国的外患:齐国和秦国是赵国的两大敌人,这是人民不得安宁的原因所在。如果依靠秦国进攻齐国,人民就不得安宁;依靠齐国进攻秦国,人民也得不到安宁。大王如能真正听从我的话,那么燕国一定会给你送上出产毛毡、裘皮、良狗、好马的土地;齐国一定会送上产鱼、产盐的海边土地;楚国一定会送上生长橘柚的云梦之地(湖南洞庭一带);还有韩国、魏国都可以把国内封地汤沐邑送给你;这样大王的宗族亲戚都可以得到封侯。从别国割取土地,得到财物,这是从前王公霸主不惜损兵折将而追求的东西;给宗族亲戚封侯,就是商汤、周武王也要经过争战和拼杀才争取得到。如今大王毫不费力,拱手而得到这两个好处,这是我祝愿大王的事情。
“如果秦军沿轵道而下,南阳就会处于险境;再攻讨韩国,包围周室,赵国自身也随之会被削弱;秦国再占据卫国,夺取淇水,齐国就一定会臣服于秦国。秦国的欲望既然已经得逞于山东六国,就必然会发兵攻打赵国。秦兵渡过黄河,涉过漳水,占据番吾,就可以打到赵国的邯郸城下了。这是我替大王担忧的地方。如今,山东各国没有比赵国更强大的。赵国土地方圆二千里,拥兵数十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数年用度。西有常山,南有黄河、漳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燕国本来就是弱国,不足为患。而在各诸侯国中,秦国最怕的就是赵国。然而,为什么秦国不敢发兵攻打赵国呢?是因为怕韩国、魏国从后面攻打它,抄它的后路。所以,韩魏两国是赵国南面的屏障。秦国要进攻韩国、魏国就不同了。韩魏没有名山大川可做依靠,只要一点点蚕食,就能一直逼近韩魏两国的国都。如果韩魏无力应付秦国,就必须臣服秦国。如此,秦国就扫除了进攻赵国的两个障碍,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祸患就会直接落到赵国头上。这是我为大王忧虑的。
“我听说,古代的尧一开始并没有一点儿权势地位,舜也没有方寸之地,但后来都拥有了天下;禹聚集的人群不足一百人,而后来成为了诸侯之王。商汤、周武王的士兵不足三万,战车不足三百辆,而后来都成为了天子。这根本原因是他们都实施了正确的策略。所以圣明的君主,对外要能判断敌国的强弱,对内要能量才而用。这样不用等到两军战场对垒,就对双方胜败、存亡的可能性胸有成竹了。因此,大王您岂能被众人的闲言碎语所困惑而糊里糊涂地决策呢?我曾按照天下各国的地图加以考察,发现天下诸侯的土地,相当于秦国五倍;诸侯的兵力,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集中力量共同向西进攻秦国,秦国必定被攻破。可如今各国却甘愿面西事秦。击败别人与被别人击败,征服别人与被人征服,岂可相提并论?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互相割让诸侯的土地来与秦国讲和。与秦国讲和了,那些人就可能有高大的房屋,豪华的宫室,耳听笙竽之音,一旦秦国来攻打,他们都不能与君主分忧。因此主张连横的人整天拿秦国的权势恐吓诸侯,以求分割土地。对此,希望大王三思。
鬼门神功(5)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遇事不犹豫,不听信谗言,抵制流言蜚语,堵塞结党营私之门。这样,那些愿意报效国家的贤能之臣才能争相尽忠于君王。我为大王着想,觉得不如联合韩、魏、齐、楚、燕、赵六国的力量抵抗秦国。让各诸侯国的将相一齐来洹水结盟,互相交换人质,杀白马,共订盟约。约定:如果秦国攻打楚国,齐国、魏国就各派精兵援助楚国,韩国断绝秦兵粮道,赵军渡过黄河、漳水,指向博关,燕国派精兵进行援助;如果秦国进攻燕国,赵国就防守常山,楚国屯兵武关,齐军渡过渤海,韩国、魏国派出精兵进行支援;如果秦国进攻赵国,那么韩国就驻军宜阳,楚国驻军武关,魏国驻军河外,齐军渡过清河,燕国派出精兵进行支援。诸侯中有不遵守盟约的,其余五国就共同讨伐它。如果六国实行合纵联盟对抗秦国,秦国就必然不敢出兵函谷关侵犯山东六国了。这样大王的霸业就完成了。”赵王说:“好!就听先生的。”
苏秦去到燕国,游说燕文侯道:“燕国东边有朝鲜和辽东,北边有林胡和褛烦,西边有云中和九原,南边有呼沱河和易水。土地方圆二千余里。拥军几十万,战车有六百多辆,战马有六千匹,粮食够十年食用。南边有碣石和雁门的丰饶物产,北边有枣和栗子的获利收成。人民即使不从事田地耕作,光是枣和栗子的果实就足以让人民吃饱。这就是所谓的‘天府之国’啊!国家安乐无事,看不到军败将亡这样伤心的事,这些有利条件没有谁比燕国更多的了。
“但是,大王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燕国之所以不会遭受战争的洗礼,是因为在南方有赵国作为屏障。秦、赵争战,相互间都疲倦了,而大王却保全燕国,控制住这个大后方,这就是燕国不遭受侵犯的缘故,况且秦国如果攻打燕国,必须经过云中和九原,经过代和上谷,这就是数千里的道路,即使得到燕国的城邑,秦国也难以守住,秦国无法伤害燕国也是很清楚的了!现在若是赵国进攻燕国,只要发出号令,不到十天数十万大军就可以进驻东垣,再渡过呼沱河,涉过易水,不到四五天就靠近国都了。因此说,秦国攻伐燕国,须在千里之外开战,赵国进攻燕国,就要在百里之内开战了。不忧虑百里之内的祸患,却重视千里之外的邦交,没有比这更荒谬的计谋了。所以希望大王与赵国合纵,与天下诸侯联为一体,那么国家就不会有忧患了。”燕文侯认为苏秦说得对,便同意合纵抗秦。
苏秦来到韩国,他对韩宣王说:“韩国北面有巩地、洛地、成臬那样坚固的边城,西面有宜阳、商阪那样险要的关隘,东面有宛地、穰地、洧水,南面有陉山。土地方圆千里,拥兵数十万。天下的强弓硬驽都从韩国出产。韩国士兵举足踏地发射,不一会儿就可发射百箭,远处可射中胸膛,近处可射透心脏。韩国士兵的剑和戟,都如龙泉、太阿这样的名剑那般锋利,这些剑和戟在地上都能砍断牛马,在水上能击中天鹅和大雁。靠着韩军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