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刷盘子还是读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工程论证后还要进行模拟试验。 根据原始参数建立模型,进行模拟试验,或者比例实验,测试理论计算有没有可能在系统范围出问题。
3.模拟试验通过必须进行工程计划分阶段。把一个大工程分割成可以反馈调整的几个阶段。在每一阶段,要反馈检测与预期理论是否相合。做及时调整。任何不能划分可测试阶段的工程都不能上马。大工程建完后才发现问题,那不叫工程反馈,那叫赌博。不能反馈调整的阶段划分不能叫工程的划分。
4.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定量检测反馈,调整。 即使如此严格的工程操作,人类历史上还有无数的工程灾难。 
工程上这四个步骤的划分,是经历无数失败得来的。科学家工程师们从来就认为自己掌握的谬误,需要在不断“可重复,可检验”中进行修正完善提高。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全凭一张嘴,哪个嘴更有名,哪个理论后面有更有名的理论。工程四步中哪一步也没有做。所谓的专家论证与中国千百年来的清流清议没有任何区别,引经据典而已。正因为这样,工人下岗结束了,才发现社会问题严重(不说别的,分阶段反馈在哪里?)。国企改革成了大嘴名嘴们的嘴皮子玩耍场。 正是没有科学的精神,工程的思维,没有量化的概念,养成了中国文人们阉割西方理论的癖好。而社会科学的不成熟性无异于给他们提供了阉割的乐园。
我不知道你现在理解科学精神没有?你把“经济建设”替换掉上面工程四步中的“工程”,会发现什么?经济建设问题其实是超大型工程问题,风险非常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的《刷盘子读书》只是研究类似工程历史(经济历史)的一个新视角,我的文章有“可重复,可检验”的要件。但你的呢?科学家工程师们是不会去争论逻辑归纳与演绎正确与否,因为隐含的前提就是错的,而是检查这套理论的“可重复,可检验”要件在何处。这也是我要你提供检验技术力标准的原因。
结果你看看,你前面的言论中,把中国目前的经济问题往体制,过去一推,或者干脆幻想以后可以上天堂。可曾怀疑过自己的那套理论和操作步骤。口口声声掌握真理,不是科学家工程师们的习惯。科学家工程师们喜欢认为自己是愚蠢的,自己的理论是在胡说八道。

'偏微分' 
愚蠢小猪: 
真的不想因为说你而浪费楼主的空间,但你居然拿工程学来硬套经济学,你怎么不找其他学科?说全地球上就只有工程学啊?说啊! 
工程中建一个普通的楼房,给你一万年,全地球的资源.我相信你会建的比给你十年,一千万英镑的等价资源要好,如果你不是太蠢或居心不良. 
但你建这么一个房子给我看看啊!全地球人为了你那个破房子就要一万年不吃不喝了?建设经济等于建设工程?我真服了你! 
经济中谁是水泥?谁是钢筋?你傻站那儿考虑来考虑去,水泥钢筋一万年不会变(也许),人可是早生老病死不知多少代了! 
你别装糊涂,我不信你搞建筑工程的时候身边没有经济师指点!你下次搞建筑时先把那个人踢走再说! 
经济学最根本的就是有限资源的前提下避免无谓浪费,提高效率. 
你去建你的破房子,如果中国13亿人口,你建20亿座破房子,那才是标准的白吃!可以搞别的东西的资源都去建那多余的破房子去了! 
最后告诉你,谁说只有刷盘子才能读书?读书是天上掉下来的吗?大学是平白搞出来的吗?不需要钱吗?收入增加了,谁说就不能用来读书了?谁说就不能用来搞科研了? 
外行人!

'改版'
“可检验可重复”原本是自然科学实验的要求,由于有实验条件、实验结果等非常明确清晰的定义,所以可检验可重复就成为检验自然科学真确性的一项标准。在这种意义下,可重复指实验条件、环境和结果的可再现性;可检验是指每次再现的结果,是可以检测,并保持一致的。 
那么愚蠢小猪的“可检验可重复”是否是这个意思?从帖子来看,似乎不是。愚蠢小猪的“可检验可重复”我觉得更多的是指科学态度,愚蠢小猪反复提到了科学和神学,我想“可检验可重复”的标准是指“科学态度”的角度来理解更合适。 
所以我是想知道,这个“可检验可重复”到底是指什么? 
再说科学态度,在社会科学领域,科学态度应该是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还是“可检验可重复”?愚蠢小猪提出的标准就是“可检验可重复”,并且强调这个标准是无逻辑的先验的!我觉得在这里愚蠢小猪是将自然科学实验的标准扩大化了,认为其适用于所有领域。但是比如在历史学上,谈论“可检验可重复”就没有多少意义。在这一点上,恰恰是愚蠢小猪坚持了静止的观点,从而陷入了形而上学,这才是神学。 
不过,《刷盘子系列》确实有道理,并不是纯粹唬人的花架子。我以为,如果这样来表达,是不是要好些: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国完全忽视了对'基础科学'的研究和提高,导致目前在基础科学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而基础科学是国家发展的要素,所以改革开放存在着巨大缺陷? 
在对类似这样的问题的理解上,我觉得存在着希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这一点使我们在认识问题时,总是带着有色眼镜。

'偏微分' 
或许是我错了;至少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经济学家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服从利益集团所获得的利益;更存在违抗利益集团所承担的风险。我现在。。。可能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也或许对中国的经济学家保持一定的外界压力是很必要的;某些人甚至会期望有这种压力;只要不大的过分。我先前所期望的每个人都能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就可以除根的想法;或许太理想化了。。。。。

'汉时关' 
愚蠢小猪:哲学是博大精深的学问,你不愿意学,我也就不讲了。反正哲学不是随你口说的学问。不过你的回帖仍然很好,终于把你的思路讲清楚了,那我们就有讨论的余地了。 
把治理国家经济当作工程,这本身就错了。你的这个思路,以前不是没有过,斯大林就是这个思路。虽然在当时那个历史条件下很有效,但我要告诉你,现在时代变了。现代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分工,产业链极度细化。你在麦当劳里吃顿饭,消费品可以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为你服务的人可以成千上万。经济发展程度越高,计划经济的用武之地就越小。 
我们说苏联解体是病急乱投医,主要注意力放在“乱投医”上了。可是它为什么会“病急”呢?这个深层次原因值得严肃讨论。 
工程学的模型再精密,用到经济里来,仍然是挂一漏万。什么时候你把个人的各种行为都模型化了,都数据化了,把人脑原理彻底破译了,那才能把经济学发展成工程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用到经济学里来。 
北昆仑:谢谢你说看了我许多帖子。我认为,如果你把我发表的观点综合一下,不可能得出我是推崇放任自由主义的。其实你看我的整个思维,都是属于马克 思主义的。当然我不照搬照抄经典著作的经典结论。那是因为照搬照抄本身就是违背马克 思主义的。 
我考量问题的整个思路框架,至少是尽量去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人,他的思维是怎么组织的,一分析问题就看出来了。武术里有句话: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希望你是行家,能看出我“有没有”。 
改版,海盗,各位网友:怎么看待我和愚蠢小猪之间的讨论。我们两个到底在讨论什么? 
至少在我看来,我们讨论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把国家建设得更好。目的指向是如何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决策范畴是经济政策。归纳起来,就是如何设计出一个比现行经济政策更好的经济政策,更快更好地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如果是讨论这个。我反对回到计划经济的作法,反对照搬照抄其它国家地区、其它历史阶段的经验。如果愚蠢小猪网友确实有好办法,我很愿意讨论。前面绕了这么多口舌,等的就是要听他的办法。 
大的结论是显然的,有意义的只是商量具体办法。如果大家以为我们还是在讨论“要不要发展科技”“要刷盘子还是要读书”。那我觉得这种问题未免也太低级了。不符合我这个帖子的水平。 
我希望网友们不要沉浸在文字里,跳不出来,抓不住讨论的精髓。 
当然了,网络之大,无奇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